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蔡嘉 《内江科技》2009,30(4):20-20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认知的过程中得出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语言的精华。语言是文化保存的基础,它直接反映了文化。语言的存在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习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习语上了解到很多不同的文化。本文通过习语来讨论其反映的文化,从而使读者更好地和别人交流,了解相应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丁薇 《科教文汇》2009,(14):254-254,278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本文以英汉动物词为例。从英汉文化中同一动物词文化内涵相近或相同,同一动物词,文化内涵不同,不同的动物词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涵以及英汉动物词汇存在的空缺现象等方面来讨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英国人的日常习语角度来理解、分析英国的独特文化。以英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绅士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例子来讲解,习语在文化中的体现以及文化对习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异同的主要根源。从习语成语和颜色表达来列举中西方文化的相同点;通过交际用语,节日和习语等方面的差异来挖掘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耿海燕 《科教文汇》2009,(5):141-141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语言是文化的媒介,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不仅要作为知识来掌握,更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来使用。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能够充分反映出社会的现实状况,语言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样,在英语语言当中所存在的性别歧视也从一定的层面上折射出了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对于语言中性别歧视研究中英语语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其存在的形态进行举例说明,对其成因加以解析,并从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着手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薛梅 《科教文汇》2014,(34):126-127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能够充分反映出社会的现实状况,语言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样,在英语语言当中所存在的性别歧视也从一定的层面上折射出了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对于语言中性别歧视研究中英语语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其存在的形态进行举例说明,对其成因加以解析,并从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着手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彭岑 《科教文汇》2012,(25):156-156,158
隐喻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方式,却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而常被人忽略。在法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隐喻都被大量使用,在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时不能只是随意地找出对应解释直接翻译,而是要根据不同语言的用语习惯和文化习俗等方面来翻译。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法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翻译方法,探讨隐喻中的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10.
杜金有 《科教文汇》2009,(36):261-261,264
谚语,语言文化世界里的奇葩,它,简洁凝练,形象生动,在各民族语言文化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这些语言里的谚语各有特色,又有一些相似之处。本文将从谚语的来源和谚语的修辞这两个方面来比较分析英汉谚语。  相似文献   

11.
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红  卜毅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161-162
翻译的过程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的成功与否。本文从两种语言发展的生态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历史背景、思维模式以及物质生产活动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探讨,从而证明在翻译过程中应正确有效地认识和处理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赵亚琴 《科教文汇》2014,(1):138-139
在语言交际与教学的过程之中,跨文化渗透现象是一个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在英语教学中,只有把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加以充分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探索英语教学,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内涵,通过分析跨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几点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晓辉 《科教文汇》2012,(17):87-88
汉民族语言文化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必须探索教学特点,注重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观点以及实施文化导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宋淑敏 《科教文汇》2012,(28):103-103,112
礼貌语言具有文化差异性。认知决定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英语教学应当重视礼貌语言的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5.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转换。英语翻译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选择科学的方法避免文化差异方面的错误,译者能够提升翻译的准确性。鉴于此,该文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入手,梳理总结英语翻译技巧,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看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文化渗透的重要性。该文则对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7.
陈新  陈亚敏 《科教文汇》2013,(5):115-116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认知教学的统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直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日语与日本文化的依存关系入手,阐明了在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论述了文化导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叶会云 《科教文汇》2011,(22):121-122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我们总是遇到很多沟通上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多数情况下是文化意识的欠缺所造成的,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的交际规则、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来表达思想。为了减少沟通上的障碍,为了使英语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把跨文化交际的背景知识与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吴敬辉  贾冰 《科教文汇》2014,(18):50-50,52
本文立足辽宁省区域文化建设,提出在新媒体与全微媒体的当今时代,媒体文化素养的现状与提升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政府文化主导部门的方向引领发挥核心作用。本文着重分析政府文化主导部门在媒体文化素养建设中在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人才利用、人才法制观念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以使外语人才的语言优势,中西方文化的积累和底蕴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