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芳 《生物学教学》2003,28(11):4-7
本文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定义、发生原因、生态和社会危害以及我国对生物入侵的防治现状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本文阐述了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其对生态、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特点,提出了对我国危害比较严重的入侵植物的防治措施和防除途径,并介绍了国外防治生物入侵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入侵现象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2年岁末 ,被称为“水中狼族”的南美鱼类食人鲳在广州、南宁、沈阳、成都等多个大城市的宠物市场热卖 ,有关管理部门和生态专家对此如临大敌。因为食人鲳生性凶残 ,一旦流入我国江河形成种群 ,将攻击其他鱼类 ,造成生态失衡 ,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生态学家和环保专家惊呼 :是敲响生物入侵警钟的时候了 !生物入侵作为当今世界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难题之一 ,被美国视为未来最重要的十大科学挑战之一 ,已引起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生物入侵在我国不断加剧 ,日益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  相似文献   

4.
生物入侵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以及生物入侵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生物入侵的因素,总结了治理生物入侵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汪玉琳 《商洛学院学报》2006,20(4):51-54,81
自然选择及生存竞争是生物演化的根本动力,自然选择的双重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来生物入侵的结果.自然环境与入侵生物具有双向选择作用,自然选择对生物入侵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既有有利选择也有有害选择.外来生物进入新栖息地后,由于自然选择双重作用形成与土著生物间生存竞争,逐渐产生优势特性和较强的选择压力,同时对生境产生重大干扰和改变,土著生物选择性衰败和淘汰,形成生物入侵.在论述自然选择双重性内涵基础上,用自然选择的双重性原理分析了外来生物入侵过程的基本问题,为人类控制和治理生物入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三大环境难题之一。我国受生物入侵的影响广泛,危害非常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物入侵现状及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与防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由外来入侵生物所引起的系列生态安全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生物入侵的危害情况,对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归类和分析,概述其入侵机制和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闽东外来生物入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大米草、豚草、美国红鱼、福寿螺等外来生物入侵闽东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影响经济发展 .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危害的研究 ,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对闽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生物入侵”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生物学刊物及新闻媒体中,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恶性“生物入侵”,也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人们对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还缺乏了解。这对于预防和抵御恶性“生物入侵”,化解风险非常不利。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介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青岛发生的毛毛虫事件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入侵这一严重问题。文章以此对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提出了如何防止生物入侵,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生物入侵对我国农林等方面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论述生物入侵的概念、危害、途径以及防治措施,旨在引起世人对生物入侵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世界范围内的异地生物入侵愈演愈烈 ,对全球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造成很大威胁 .研究异地生物入侵 ,尽早制定防范对策 ,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现综述了异地生物入侵的危害 ,分析了其入侵的原因和途径 ,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一个外来物种入侵一个新的生境无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尽管目前对这种条件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但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入侵机制是极为多样的,可能没有一般的通用的机制。文中主要介绍了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旅游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增加以及全球环境的变化,生物种类在全球扩散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外来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生物入侵一般包括有意引进、无意传入和自然入侵三种途径.它通过改变物种组成,破坏生物多样性;改变种群结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污染生态环境,影响人畜健康,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物种多样性的威胁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拿大一枝黄花极强的入侵力和江苏泰州的气候、空生态位、自然控制机制缺乏、人类活动等是入侵的主要成因。尽管在泰州多措施,综合防除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存在防治成本高,清除难,检疫难度大,缺乏健全法律、法规等问题。因此,加强新型环保除草剂、天敌利用研究和普及生物安全知识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条件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负性特点。社会急剧变革和转型是其特点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心理、性格特征是其特点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即自身的主观因素。净化社会大环境,优化学校的德育生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正确的道德价值机制干预,是特别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m23在食道癌、胃肠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基因在39例食道癌、39例胃癌、42例肠癌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nm2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且nm23低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有关;与患者的性别、癌的分化程度等生物学行为无关。结论:食道癌、胃肠癌nm23低表达者具有较强的浸润转移能力,nm23可作为预测食道癌、胃肠癌转移及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
RNAi是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双链RNA(dsRNA)所诱导的一种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RNAi是生物体进化过程中抵御外来基因和病毒感染的进化保守机制,是真核生物中存在的一种抗病毒入侵、抑制转座子活动、调控基因表达的监控机制,具有重大生物学意义。RNA干扰技术的发现及其作为基因敲除工具在模式生物、哺乳动物细胞和体内的成功应用的例子确保了它在药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RNAi在药物研发中显示出极大潜力,目前已有部分RNAi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RNAi在药学的应用:一是RNAi在药物靶点鉴定中的运用;二是siRNAs作为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cl-2及c-f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中bcl-2、c-fos的表达.结果:bcl-2和c-fos在胃癌中表达的强弱与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胃癌侵润深度、年龄无关(P>0.05).结论:bcl-2和c-fos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