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分析工程电磁场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和工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出发来组织和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提出了改进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达到专业认证对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工程材料》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结合本校专业特点,对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探索,旨在寻找更好的教学改革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本文从工程能力的定义出发,概述了《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述了在教学方法、形式及与实践实习有机结合等环节中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核心专业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使教学效果更好地支撑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本文分析了《现代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旨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础。为了体现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分析了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前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以满足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涵要义的问题。为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提出以强调工程实践的课程大纲修订、以强调案例引入的教学方案修订、以强调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修订的教学探索思路。通过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9):175-177
从工程专业认证要求出发,分析"陶瓷工艺综合实验"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工程专业认证视角,提出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在工程专业认证中,对相应的毕业要求和指标点提供支撑,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并掌握陶瓷材料生产过程、工艺技术要求,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实施实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理念,本文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内容及主要教学环节对应支撑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点,同时阐述了课程达成度评价的实施过程。教学实践相关的数据验证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能力的达成度,并指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本文相关研究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其他课程,评价结果可有效支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合格认证"及"能力导向"。文章以"检测与传感技术"专业课为例,讨论专业认证背景下实践类课程应如何适应学生需求。从分析现有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从课堂教学内容、教材选取、考试形式改革等方面入手,改进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从兴趣出发去学习并掌握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工程类专业教育的专业认证,能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就意味着该教育机构具有为工业界提供合格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本文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两方面与"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实际相结合,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感器课程教学现状,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个基本理念,结合探索者创新平台,对传感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掌握专业工程知识的能力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综合实践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推动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质量要求。文章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岩浆岩岩石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改进教学方式及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及环节和完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培养质量的"岩浆岩岩石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为切入点,指出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借鉴CDIO教育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将基于"注册测绘师"和"卓越工程师"的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和实践教学,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同时重视科研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以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洋环境”课程目前教学存在难以有效支撑学生解决海洋油气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当前“金课”建设背景出发,依据“两性一度”课程建设标准,贯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和新工科建设要求,从丰富教学内容体系、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三方面深入开展了“海洋环境”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程教学总体达成度良好,课程改革较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支撑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本研究基于OBE理念,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梳理,综合"工程结构电算""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专业实验技能实训"等7门课程构建实践课程群,加强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和软件建模的能力培养,并结合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对实践课程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项目设置等进行持续改进。经过3个教学周期的建设,专业实践课程群已逐步完善,有效支撑了本专业通过住建部全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学生工程结构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较为单纯的代码设计转变为和具体的科学问题、工程问题相结合的系统设计。结合软件工程的专业特点,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实践内容,并有层次地设置考核环节和标准,对软件工程专业"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对促进该课程自身发展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现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课程的考核结果和学生反馈表明,课程组持续改进的教学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当前形势下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工程材料"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与体会,从教学、实验和考核3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让学生学会分析选择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作为自动化类专业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对于全面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平台、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重点提出了一种"闭环结构+开放环节"的新方案,以期更好地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体现基于产出的教育理念(OBE),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实验平台,以学生产出为中心组织,实施教学过程。该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振动信号的测试分析和旋转机械典型故障模拟实验两个教学模块;通过教学案例的实施,既可以完成基于状态监测技术的课程教学实验,又可以通过对工程典型故障案例的模拟实现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实验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将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结合,培养专业认证要求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复杂工程问题(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CEP)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核心指标。“食品工厂课程设计”是食品专业中重点突出CEP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项目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围绕CEP的技术因素进行了重点拆分,以OBE教育理念“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持续改进”为核心,从扩展内外工程实践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评估等方面探索了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提升学生解决CEP的能力和培养工程伦理教育水平,以提高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导向为教学依据,以嘉应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制图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嘉应学院的教学实际,从课前、课上及课后等阶段,以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及学的如何为主线,构建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制图OBE教学模式.工程制图OBE教学模式对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绘图读图实践能力、及解决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分析表明,工程制图OBE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学生在教师指导、引导和帮助下,激励其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教学效果,综合教学评价满足毕业达成度要求,本研究可为其他课程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