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北京市199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理论课程的考试和阅卷工作业已结束。我参加了阅卷工作,现在谈谈本年度考试中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供其他备考者参考。从卷面看,这次新闻理论考试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融会贯通较差;基本原理的领悟方面,学以致用不够。自学高考是人们公认的难度较大的成人教育形式,考生利用工作余暇时间看书,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1986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理论试卷的阅卷工作已告结束,多数学员的成绩不够理想。作为阅卷教师之一,我觉得有责任向参加和准备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志说说阅卷后的一些感想。这次考试共分四类五题,一类填空,二类阐述,三类简答,四类论述,其中论述题中又包括两道大题,各占20分,共40分,第二道论述题为:“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当前新闻工作的实际说明如何贯彻这些要求。”正是在这道题上,多数同志“跌了跤子”。这使我们从中发现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志在学习新闻理论过程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考生的回答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走上档案工作岗位后,我深感到自己业务知识贫乏,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我走上档案专业自学考试这条路,开始了艰难的求学历程。丈夫自封为“陪读先生”,说我是“两耳不闻家务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进了自学考试的“无底洞”。每天晚上,不是去单位加班就是在家看书学习,记笔记或者做作业。双休日更不例外,因为那是上辅导课的时间,万万漏不得。当我奔波于单位和学校之间扮演一个好职工和好学生的角色时,当我为争取那一门门功课考试成绩合格而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时,再想演好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多少已有些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4.
<正>为促进我馆工作人员对《机关档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学习贯彻落实,我馆按照市档案局的安排,于6月14日上午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考试。考试前,我馆在OA办公系统、干部职工微信群中将《规定》原文进行了转发,要求每个干部职工对《规定》认真进行自学,按时参加集中考试,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让每一个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的同志们要我谈一谈新闻专业的学生该怎样学习。这个问题大概每个人都有不同体会,我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一个穷苦出身,在革命队伍中长期摸爬滚打、不断自学出来的知识分子。几十年过去了,我已老了,回顾一生,并无大的成就。要谈辛苦,倒是不少,我现在把一生辛苦得来的经验向青年同志交交心,也许对大家有点用处。正因为我幼年贫苦,读完初中就辍学了,但我读书之心不死,养成了读书习惯,即使走路,也常常索解书中之困。青年时期爱读小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参加了革命,为马克思主义所吸引,爱读理论书籍。那时农村环境非常艰苦,延安解放区只…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是参加复旦大学新闻专业自学考试的学员。我和周围一些学友最感苦恼的是,我们都不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缺少参加新闻实践的机会。因此,对于新闻业务课,尽管我们平时学习都比较努力,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有些同志连考两次都未能通过。为什么我们花了工夫,却考不出好成绩?我们今后该怎样学好新闻业务课?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涂渝 《新闻记者》2006,(11):7-8
1981年10月,我参加新民晚报招聘考试后正式调入副刊部工作。复刊伊始,指定我负责群众来稿和“灯花”专栏,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副刊编辑生涯。 复刊之初.夜光杯的群众投稿每日高达200至300篇.8小时不停地“手不释卷”,地板上摞起厚厚的一大叠。但当时来稿质量不高,每日能选出的仅一两篇而已。后些年,媒体日多,群众来稿呈减少之势,至今百篇左右(现开电子信箱,各版面信箱中的来稿未计此数)。但今非昔比.如今因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来稿质量大增.每日里选出五六篇已是常事,所以已“不患寡”,而合格的稿件要排长队了。  相似文献   

8.
杨子才 《新闻窗》2005,(3):29-29
来信要我谈谈在实际工作中怎么搞好读书自学。我长期做新闻工作。人生苦短,去日苦多,如今年过70,“老马犹未识途”,学无专精,惭愧得很。要我谈自学,我只能回头把自己在弯道上寻觅的脚印,捡上几个奉献于你。  相似文献   

9.
为便于广大学员尽快掌握自学考试的学习方法,顺利通过考试课程,我们选登了这组通信。胥向东同志1970年初中未毕业即入伍,1986年6月转业到市档案局后,开始参加档案专业的自学考试,现已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并通过6门本科课程的考试。他的经验总结为广大学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广开办学门路、加速人才培养、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已在各地普遍推行。为了帮助有志参加自学考试的广大职工干部有效地进行自学,就需要有一种适合自学考试特点的教材。赵瑞芳同志主编的《世界近代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就是针对这种需要而切合自修世界近代史的一部有特色的教材。  相似文献   

11.
凡是和钟静靓共过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她的勤奋和敬业精神。1984年,高中毕业的她来到瑞金县广播电视局工作,从1990年开始了她的记、编辑生涯,很快成为业内的行家里手,为《瑞金新闻》的开播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为充实自己,钟静靓克服工作忙、小孩无人照顾等困难,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专业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瑞金电视台唯一一个取得新闻专业大学凭的。平时她总喜欢把学习比喻成“充电”,“我们采编人员不‘充电’,  相似文献   

12.
放歌长白山     
上大学前,我参加了三次高考,每次都是去离家很远的县城,在那个年代里,这是决定命运的考试。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文化水平不高,靠自学来逐步提高写作能力。但在学习中最苦的是缺少合适的学习资料。有些定期赠送的内部资料,文章长,理论性强,不容易消化。今年,我订阅了《新闻通讯》,当收到第一期时,首先就被栏目吸引住了。我利用休息天一口气看完了它。我觉得《新闻通讯》办得好:一是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业余通讯员学  相似文献   

14.
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长在大山里,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父母为了我能考个师范学校,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在80年代,我一个农家娃点着煤油灯昼夜苦读,终于以5门课4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5.
1992年7月28日,我拿到了盖有“郑州大学”和“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印章的新闻专业毕业证书。三年的自学考试,数不尽的汗水,使我这个失去上大学深造机会而始终做着大学梦的人,终于圆了大学梦。上中学的时候,我梦想做一名记者。可是中学毕业时,却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从此,梦破灭了! 1989年3月,我成了河南新闻函授学院的一名学生时,已经39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上课通常安排在周六和周日,而我家距离上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普通的乡镇中学教师,在可爱的校园里辛勤耕耘了35年后,于2003年10月退休。时至今日,虽然我已忘记了在自己从教的岁月中,都组织学生参加了哪些考试,但是对于自己48年前在初中读书时参加的一次考试,却至今难忘,并把那次考试所得的一张奖状一直珍藏到现在。  相似文献   

17.
年过五十从头越一个红日街山、余辉横照的傍晚,苏太平乘车奔驰在渭河大桥上。桥下,一只木船沿着弯曲的河道艰难地逆流而上。车厢里.他不由思绪万千。他已经先后八次在全国获奖、两次进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会了。仔细想来,获此殊荣,决非偶然。他从1956年参加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业务学习.毫不懈怠。如今已近退休.还依然参加大学自学考试。搞新闻工作,少不了一付铁脚板。可以说,好新闻是用铁脚板路出来的。幸好五、六十年代在陕北,下乡总是背上行李跑几百里山路。艰苦的经历.同样是做人的“财富”。如今他已超过五十五岁,还常…  相似文献   

18.
黄鸿森 《传媒》2002,(2):4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考”,行用多年。这一简称,《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已列为条目,释文为:“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参加~。”在此以前,商务印馆199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已收此词,释文和1996年版相同。由此可知,“高考”这个简称的应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近三四年出现了另一简称:高招。下面是笔者读报时偶然记下的几则用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国考委、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考委[1998]4号文及湖北省高等自学考试委员会与湖北省档案局联合下发鄂考委[1998]6号的文件精神,经过半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的宣传发动工作,截止8月20日,全省有260人报名参加档案学本科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片羽 《新闻界》2001,(5):63
当记者是我中学时代的梦想。范长江等老一辈记者的职业风范一直为我所景仰。今年7月,我从大学新闻系毕业当上报社专职记者就整整6年了。记者这个特殊职业确实给我不少磨砺,不少人生体味。记者,总是在对轰轰烈烈的社会“说长道短”,而社会对记者的评说则不被人注意。有些被采访对象给我聊过记者,褒扬已印象不深,对记者的贬斥和反感却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他们在评价记者时所表现出的对记者职业道德和人格的怀疑,严重挫伤了我的职业荣誉感。虽然我已过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总使我想为此写点什么,和我的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