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世江 《图书馆建设》2011,(2):60-62,67
图书馆员的使命是在读者服务活动中认识读者个体并根据读者个体特点进行类型划分,最终找到自己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价值目标中的规划点和定位点。因此,图书馆员对读者类型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英国学者哈特的内、外在观点论有助于对读者类型进行分析和考查。对读者类型进行划分有助于深入挖掘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的潜力,深化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图书馆员的劳动性质图书,图书馆员与读者是图书馆的三个基本要素。图书馆收藏图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读者而不是为了图书馆员,读者到图书馆来主要是为了寻找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而不是寻找图书馆员。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解答读者的提问,而只能为读者解决问题提供方便;而读者也不一定要从图书馆员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而只是想通过图书馆员得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会给人造成一个错觉;图书馆员的劳动只不过是借还图书,收发资料,纯粹是一种服务性劳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沒有多大的贡献。这种评价和认识,有害于调动广大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首先,我们承认图书馆是具有服务性的,  相似文献   

3.
馆员形象对图书馆工作有重要的影响。读者视角和馆员视角下的图书馆员形象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分析读者和馆员对图书馆员形象的看法,解读其社会及文化根源,提出图书馆员形象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员的基本态度) 第一图书馆员以社会期待和读者需求为宗旨,履行其职责。 (对利用者的责任) 第二图书馆员对利用者应一视同仁。第三图书馆员不泄漏利用者的秘密。 (对资料的责任) 第四图书馆员遵守图书馆的意向,致力于资料的收集、保存及提供。第五图书馆员应致力于经常不断地熟知图书资料。 (努力钻研的责任) 第六图书馆员应不断地致力于个人及团体读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实现精品服务,要求图书馆员善于与读者沟通.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员与读者心理沟通、知识沟通和品质沟通的意义与要求,对实现馆藏、馆员、读者三者良性互动,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张遵俭先生“熟悉文献、熟悉读者是图书馆员的基本功”的理念作为出发点,联系自身实践的感受和体会,阐述图书馆员熟悉读者的意义、内容和基本要求,就高校图书馆员熟悉读者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馆工作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定位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图书馆员和读者两方面人手,具体论述了“以图书馆员为本”和“以读者为本”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心境对人的影响,探讨了图书馆员的心境对读者工作的影响,以及馆员服务心境的修养,提出图书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境状态,为读者服务增色、添彩,提升服务质量,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抚慰和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9.
本章反驳有学者提出的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认为要辨明读者与图书馆员谁该“第一”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读者与图书馆员的关系,并说明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内部管理中,图书馆员的积极作有是第一位的,“图书馆员第一”的观点在此范畴正确,但在整个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读者第一”总原则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图书馆员-读者界面构建图书馆员与读者互动质量模型,探讨互动质量及其形成作用机制,即读者的参与行为和图书馆员导向行为对互动质量的影响,互动质量对关系质量的影响。研究变量的维度和测量项目以及量表的设计,并以广东药学院图书馆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模型,讨论研究结果的理论贡献、管理启示及研究的局限性,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