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的师范教育经过一百七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为主导的、专业设置完备的、体系完整的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美国的师资培训机构为中小学教师设置了大量的学位与证书教育计划,以满足中小学校对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2005,(3):27-27
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教育改革中,英国各地中小学普遍采取了以在岗培训(on—the—job—training)取代教育学理论(pedagogic theory)培训的做法,实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养模式。同时,师资培训机构与中小学之问加强了联系,一些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了伙伴合作关系。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模式是对已有的各种师资培训模式进行反思后提出的。英国谢费尔德大学教育学院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相似文献   

3.
日本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录用和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因此日本一贯重视研究教师的培养与师资水平的提高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其师资培养制度。本文拟对日本现行的中小学师资培养体制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师教育存在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分离的格局,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为实现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有效的整合,需要强化政府在教师培养与培训整合中的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采取高校内部实施面向终身教育的管理模式,推行“三位一体”的师资培养培训模式,积极吸收中小学优秀教师来优化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教师培训是加强师资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进一步加强培训师资建设,对大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整体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前期探索教师的来源渠道和培训形式问题,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此问题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如何构建一个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支撑体系问题。为此,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及其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索培养和培训职业教育师资的有效途径和形式。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参照普通中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模式,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先后在全国批准建立了10多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由这些学校来培养培训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但这种做法在后来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以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为实验案例,分析了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的特殊性,师资培训的急迫性,目的在于探讨教育网络条件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模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影响新课程师资培训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课程师资培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影响新课程师资培训质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制约继续教育发展的传统因素,又有新课程自身特点带来的挑战性因素。从宏观角度看,影响新课程师资培训质量的因素涉及培训者、培训过程、中小学教师和培训环境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小学国学师资培训体系是国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最具可行性的路径主要包括:将国学教师资格证纳入国家教师资格证的体系中,确立中小学国学师资准入制度,确定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的内容大纲,根据各学校师资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中小学国学师资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发展渠道。只有政府、民间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国学教师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来,国学教育才能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做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师资力量,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供优质资源。浅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1.
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催生了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教师培训师是教师培训者专业化的必然取向。教师培训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从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来构建。根据培训师素养结构,科学构建培训师的课程体系,组建专业从事培训师培训的理想培训团队,开展体验式培训,是培训教师培训师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论有效的教师培训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本文就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从现代培训理论的角度对现实中教师培训在理论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培训应有的观念以及对从事教师培训的培训者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形式、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担当培养中小学合格教师的师范院校,其电教工作的开展,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改革尤为重要。师范院校首先要认清电化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了解当地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去改革自身的电教工作,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电教能力的,适合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中的师资培训成为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做合一"的幼儿教师领雁工程的培训模式具有明确的方向性、适宜的学理性、较强的操作性、深刻的体验性、灵活的迁移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领雁工程的培训质量,需要不断提升培训者的综合素养,按照相应的规定选拔有资质的参训者。  相似文献   

15.
A pair of papers re-examined the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initiative to train all teachers in England to bring them up to the level of newly qualified teachers, who are required to know when to use and when not to us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n their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first paper confirmed that multilevel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as robust for ICT teacher training. This second paper contrasts the highest and lowest rated designs for ICT teacher training: an 'organic' approach that provided training in schools was highly rated, whereas a centralised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approach with online access to trainers was the lowest rated design. The study supports an ecological view of the diffusion of ICT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recommends that ICT teacher training be designed to support evolution of each teacher's classroom, school and region, as well as the training of the ICT teacher trainers.  相似文献   

16.
教师培训的依附性及其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在参与培训中"亦步亦趋"、"顺从附和"、"一味从师从众"等依附性现象的产生,源于社会、培训机构、培训者以及教师自身等因素,具体表现为各种依附性行为.教师培训者应在心理、制度、时间、组织上、物质等方面给予参与培训教师全方位的支持,进而消解培训的依附性,帮助教师形成自主意识,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培训中,实现教师培训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加快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并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青年共产主义者。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是 :坚定的理想信念 ,鲜明的政治态度 ,无私的奉献精神 ,艰苦的思想作风 ,深厚的群众基础 ,良好的文化素养 ,积极的进取精神。培养青年共产主义者要重视理论武装 ,要重视实践的锻炼和考验 ,要重群体考察和群众评价  相似文献   

18.
参与式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参与式教师培训是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教师培训模式,自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也运用该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本研究对2所小学54名教师进行了以“合作学习”为主题的参与式教师培训并评价了培训效果,结果表明:(1)培训提高了教师对合作学习有关知识的掌握水平;(2)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教学行为有了显著的改善;(3)教师对培训的整体感受比较好,乐于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培训中学到方法、理念等。  相似文献   

19.
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先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在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必须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搞好师德建设,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是国家为在职教师设立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在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以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更好发展。设立教育硕士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需要探索出最适宜教育硕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且均衡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具体差异。本文旨在探索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并能批量的培养出合格的新型教育硕士,来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更好的创建一流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