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争上游,是每一个正常人的天性,谁都希望自己高人一筹.赛跑时希望跑在前面,考试是希望考出高分数;谁都希望受到表扬,不希望受到批评;谁受到表扬时就高兴,受到批评时就难过.可是,人群中总有先进落后之分,每一个人不会时刻都在前面,不会一切都在前面.请问,当我处在落后状态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又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2.
高琳 《华章》2011,(33)
批评是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前现代教学中多强调以表扬为主,反对过多地批评学生,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批评,那么表扬将变得毫无意义.其实批评是中学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任何学生都不可能不犯错误,问题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哪些问题应该批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应该怎样批评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个中学体育教师都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学体育教学中经常运用表扬和批评,而批评是对学生的否定评价,目的是使他们熟悉自己的言行与教师要求或与同伴的差距,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由于教学中不慎重使用否定评价,造成有的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慎重使用否定评价,必须注重使用否定评价的时机和场合,必须避免使用使学生感到绝望的斥责方法以及喋喋不体的斥责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总结教育经验,将批评教育的技能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怎样上好低年级的体育课呢?表扬与夸奖是学生管住自己的良方;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创新的游戏是课堂的主旋律;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构筑和谐向上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你们知道吗?人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多都是靠心理来对待、处理。心理作用对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有时,心理作用的威力能大到掌握人的生与死。所以,人人都要争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有许多表现,如:嫉妒、恐惧、胆小等。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一、引导学生捕捉素材,抓好小文章1.每天的晨检课是捕捉素材的一个窗口,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表扬和批评的理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同学的变化,猜一猜原因,这些内容可以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每周一次升国旗时,国旗下讲话的内容都是小文章的素材。如学校对一周工作的小结,对各班级的表扬与肯定,对同学们的某些行为的表扬或批评,名人名家故事,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和历史上的今天等等。  相似文献   

6.
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别人受到表扬和称赞时,自己就生气、难过、闹别扭,心里酸溜溜的,觉得不是滋味,这就是嫉妒心理。从心理学上看,嫉妒是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一般人都会有所体验,有些人控制的比较好,有些人则表现得比较严重。嫉妒心理严重者,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学生,尤其是教育那些对教师已经形成了抵触心理的学生时,一般的批评没什么作用,因为这些学生已经对教师的公正产生了怀疑,总觉得教师处处针对自己。这时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错误缺点及由此受到的批评惩罚,也就不会去反省自己的问题。学生没有自省,批评惩罚就失去了意义。于是,有些老师想,既然批评不行,就表扬激励吧,有事无事就表扬,但这种为了表扬而表扬只在低年级有用,高年级学生则会敏锐发现其中的空洞虚假,同样没什么效果。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郭天玲 《教师》2014,(27):121-121
正心理学教授杨凤池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许多值得表扬的地方。他们偶尔会做错事,但这正是个体生命成长、向前发展的必经过程,他们需要有好的指引,这时正确的表扬和批评就能成为一个推动力,使得他们的潜能、求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施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面对个性差异极大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积极鼓励他们努力向上,从而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呢?本文结合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1.平等地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要爱每一位学生。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刚接手这个班  相似文献   

9.
怎样对待嫉妒和被嫉妒东北师范大学心理教授张嘉玮先生嫉妒是指担心同伴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或者记恨同伴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情绪状态。嫉妒他人,往往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也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被人嫉妒就会使自己感到委屈,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使我懂得了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摸索出了一套做小学高年级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用笔和学生谈心。一、用笔“批评”和“表扬”学生─—是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班主任工作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尽力将工作做到他们的心里去。高年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很爱面子,用笔表扬或批评效果会更好。此外,他们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如果当众口头批评,会适得其反;而口头表扬,则往往受到嫉妒,甚至孤立,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另外,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他们更需要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能…  相似文献   

11.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地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的日常教育中,批评和表扬都是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被广泛使用.表扬和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的信息反馈,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期望.对学生而言,这些信息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会相应地根据其得到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求获得更多的奖赏和认同. 那么,怎样进行建设性的批评和表扬呢?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几点心得,归结起来就是要有爱心、内容适当和情境合适.  相似文献   

13.
一次给一个班的学生做辅导,学生说出了这么一句歇后语:被老师表扬———千年等一回。惊讶之后问其原因,学生说他们的老师只知道批评人,成天都板着脸,见谁做得不好就批评谁一顿,没见他表扬学生一次,哪怕他们做得再好。也许学生说的这种现象并不是普遍的,但至少向我们喻示着一个信息:学生渴望被表扬,学生希望被赏识。被他人赏识、被别人赞美其实是每一个人的希望。它能让我们感受自我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假如我们的勤恳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肯定,那么,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将会慢慢丧失,对工作的厌恶则会一天天增长。学生学习也是…  相似文献   

14.
余启泉 《教书育人》2002,(22):28-29
一、嫉妒心理的界定大家都夸你品貌端庄,但又说你的眼睛不如邻座的姑娘漂亮,于是你一看到那双眼睛,心里就不是滋味;一个同学本来外语成绩比你差,后来慢慢超过了你,你心里就感到不舒服;在单位文体活动中,领导表扬了别人而没有表扬你,你心里就感到很别扭,甚至隐隐作痛。诸如此类,都是嫉妒心理的表现。在汉语辞典中,“嫉”被解说为憎恨比自己好的人,“妒”被解说为埋没贤良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嫉妒是指抱怨、憎恨某方面超过自己的人,嫉妒心理是一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唯我独尊心理,是一种对竞争者发出的仇恨心理。…  相似文献   

15.
嫉妒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是由于个人与他人比较,发现别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不满、怨恨、愤怒等组成的复杂情绪。嫉妒心理在小学生中很常见。究其原因,在家庭方面,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对子女施加的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在学校教育方面,与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手段使用不当,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目的性教育等不够有关;在孩子自身这方面,则往往是心理尚不成熟不完善所致。嫉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四年级语文考试中出现了这样的一道题目: 考试结束以后,不少学生就着急地询问老师"桃符"一题的答案,老师们也都在埋怨"桃符"一题出得太偏.在批阅试卷时,大家意见不同,引发了争论.一种观点,答案就是春联;而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古时候人们用来避邪的桃木.那么,究竟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在教学<元日>中的"新桃"与"旧符"时究竟应该怎样把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试题的批阅?在此,笔者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莫少清老师问:1.如果你考试国复习好而得了高分,或者你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表扬,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或那一段日子的想法。A学生(朱琳):如果那次考试或表扬特别重要,特别能激励自己,我也许会一辈子记得……为什么要忘掉呢?以前受表扬时没想那么多,做得好嘛,可如果表扬太多了,自己真的会觉得不好意思。具体想法记不得了,这样吧,下次表扬我时,一定好好体会,写一份更好的答卷给您,不会晚吧……也许老师批评我时我会不舒服,更渴望得到表扬,可过后我会感谢那批评我的老师…··哦的感觉是表扬与批评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不可…  相似文献   

18.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每一位办学者都在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因此,对学校的特色建设作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一、学校特色定位的依据在特色建设过程中,准确定位自己的特色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所学校,究竟应该确定怎样的特色?特色定位的依据又是什么呢?1.区域文化背景。区域文化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左右着人们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文化土壤”。因此,学校在定位学校特色的时候,需要考虑下面一些因素: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怎样的特长;学校是打算将…  相似文献   

19.
表扬和批评这对矛盾统一体永远是教师的两大利器.表扬与批评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情感、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运用得法,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如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昵?一般老师认为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表扬与批评,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在我看来,为了适应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顾及学生的自尊心,更好地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教师有时可对表扬和批评作"模糊"处理.  相似文献   

20.
要考试了     
《小学生》2007,(Z1)
我是谁?我在生活中有怎样的位置?每一个我都是独一无二的,认识自己,拥抱快乐,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那天,我和我的好朋友打架了,老师狠狠批评了我。快要考试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心里总感觉慌慌的,手脚软软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上课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背课文也很难,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刚刚背会的过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