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在遵循人力资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该区各教育层次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出: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在教育发展规划上,应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适时推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地方性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地方急需人才;成人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有利于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文章选取2009-2018年成渝地区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28个数据指标并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σ收敛性检验判断成渝整体耦合协调差异趋势并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影响耦合协调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发展指数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两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都呈稳步增长趋势。从耦合协调关系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表现为高等教育投入系统滞后型和经济增长系统滞后型以及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系统同步型。从耦合协调程度来看,2009-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上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性愈发加强。从σ收敛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以及四川和重庆的耦合协调都呈现阶段性σ收敛,高等教育经费、专任教师数、教学仪器设备资产以及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是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耦合协调差异的主要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3.
没有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不会有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民族地区要谋求发展,首要之举是发展教育。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科学知识,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国家重点建设计划中,应优先保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研究,使民族地区教育获得健康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选取泛长三角地区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中物质资本投入、区域科技创新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积累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高等教育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反向影响;由截距维系数可知泛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一经济发展问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探讨了21世纪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一经济发展道路,认为应当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资源和生态,鼓励农牧业人口向工业人日转移;协调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鼓励人口适当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大中型城市,以利于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提高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协调好地区发展与全国发展的关系,调整产业政策,发挥地区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灰色相对关联度为工具,结合我国2000—2005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高校教师人数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和高校教师人数与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关系,且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对经济增长起着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快青海省民族地区的发展,科技是先导,人才是关键。民族高等教育作为青海省高等教育事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主动适应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海省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阻碍,因此必须针对各种问题,在教育目标、发展道路等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使青海省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经济得到协调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些民族地区民族特征淡薄的状况,第一次提出了“亚民族地区”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解决一些学术和现实问题有重大的意义。以重庆“亚民族地区”为例,探讨其经济发展道路与教育发展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归结起来,“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有以下思路:加强“亚民族教育”研究、强化民族认同感、教育形式多样化、处理好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同步、加强“亚民族地区”特殊民族教育立法等。  相似文献   

9.
发展民族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21世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最主要杠杆之一。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立足社会大视野,着眼于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民族经济改.微展相衔接,与民族化氛围相协调。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汉族教师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是密切藏汉关系、联系藏汉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有力纽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教师包括汉族教师,责任心不强且不安心本职工作。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又会对民族团结造成一定影响。经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后分析认为: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上,汉族教师有责任心强的一面,但在协调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关系方面、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在学习教育理论方面的责任心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各层次民族教育事业相对发展最重要的指标——在枝生数占全国同层次学生总教比例与同期少教民族人口比例的差值进行50年的追踪对比,可以看出:中等师范教育发展较好,小学阶段教育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呈曲线变化,职业教育发展严重落后于形势的需要。为此,需要加大力度,努力实现民族地区2007年基本“普九”;关注中学教育,重点办好高中;职业教育要有新突破、大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面向21世纪的广州地区的教育与发展的视角,阐述了广州地区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广州地区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实现该地区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地域文化对高职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升级,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产生了一大批专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要特征,着力于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但由于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影响,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教育与个人生计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增长和社会改造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高职教育的这种功利化倾向,更使其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凸显。  相似文献   

14.
从人口和经济两种视角对扩招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基于人口的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侧重点有所不同,研究生教育呈现显著的差异化格局。相关分析进一步发现,高等教育布局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在加强,与经济水平的相关性在减弱,这表明了政府和个体对待高等教育态度的变化,在基于人力资本的工具理性基础上增加了基于民生福祉的价值理性;但追求公平不应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测算发现我国有诸多省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不协调。增强协调性以更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应作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战略地位体现在:它在个体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具有基础地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在于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全局性和义务性特点,高等教育是测定一个国家文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应有合理发展比例,达到协调平衡发展。办好基础教育需抓好素质教育。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西方教育经济学原理,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含量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同时经济增长会进一步推动就业的相应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与教育发展及就业增长之间往往成正相关的关系。这一关系已被许多国家发展进程的事实所证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也表明,教育的发展受到外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的根本发展,两者成正相关的关系。如果说经济的发展既可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也可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是否可以进一步推论,“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黄河流域的九个主要省份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物流、经济、生态的耦合协调模型并分析其耦合协调关系,探究影响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黄河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其次是上游地区,最后是中游地区;物流业生产总值对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同时在正向影响因素中,进出口总额、地区绿化面积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加速构建黄河流域的物流、经济、生态耦合发展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展民族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阿坝州经济社会进步的最主要杠杆之一,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立足社会大视野,协调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出发,立足现实,考虑未来,按照阿坝州经济社会需要调整教育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学校生机和活力;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民族教育发展要适应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同时要发挥教育的整合功能,促进文化更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的大时代已经来临了。自实施“以教育启动经济”的政策以来,高校扩招推动高等教育走产业化之路,促使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有机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既有通过培养人才而实现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也有通过扩招,增加教育消费而刺激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生态经济学中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较高的耦合协调状态,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其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稍微超前,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必经统筹规划,保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适度规模,整合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