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作为人的存在,不同于动物的存在,人的存在具有价值性,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生产者和延续者,教育要以人为本,去延续和传播人类的知识和价值,必然要与人的价值存在相联系。人的存在价值问题也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遗憾的是,在现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确实在这方面存在着视角的盲区。他们只认识到人的"生存问题",看不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所以现代的教育归根到底就是"生存的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这种生存的教育给予了人们以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的存在具有一种禀赋价值自主与教化自觉的"存在逻辑",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本体性关联:价值教育因人的存在而发生,人的存在随价值教化得以生长与扩展。人的存在的自觉性、多维性与未成性,使得价值教育得以扬弃人的自然生命、个体生命,实现朝向文化生命、历史生命的超越。奠基于人的存在的"价值本性",价值教育获得了一种内在的确然性基础,人的存在也因与价值教育的相因互成,展现出特有的自我选择、自我教化和自我提升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3.
邱琳 《教育研究》2012,(5):42-47
人作为价值性存在,经历着一个被价值塑造的过程。价值并非独立于人之外,而是内在于主体的人格、思想和行为;教育不仅是价值塑造人的首要方式,也是人追求和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自现代以来,教育的价值本性随着价值基础的危机而渐趋流失,要遏制现代性价值危机、消解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必须还教育以价值本性,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价值教育引领人的价值生存。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的教育中将“人”的地位忽略到最低,从而形成了“人”在教育中的缺失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得教育追求由人的发展转向社会利益价值的实现,教育评价体系使得人的存在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被漠视,个体的价值选择存在偏颇。指出,“人”在教育中的彰显是教育价值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5.
解构与建构是教育实践的价值主体,是实现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理想的存在方式,教育理论是通过解构与建构的交互过程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的。人的生命只有有了价值才富有意义,人是为价值而存在的,并不是为了存在而活着。关注人的生存环境、生存质量和生命理想成  相似文献   

6.
教育以人为对象并通过人来完成其使命,而"人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奇怪混合物,他的位置是在这对立的两极之间"[1]。人的非存在性促使他要求生命不断地超越现有目标,提高自身的存在价值。人的这种超越意识投射到教育中,便使教育预设出种种应然状况,表现为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对教育的应然追求的理论探讨,正是为了解决教育为何为人以及如何为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育以人为对象并通过人来完成其使命,而“人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奇怪混合物,他的位置是在这对立的两极之间”^[1]。人的非存在性促使他要求生命不断地超越现有目标,提高自身的存在价值。人的这种超越意识投射到教育中,便使教育预设出种种应然状况,表现为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对教育的应然追求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教育是无“根据”的教育。教育研究有本质说而无本体论。本体论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方式。教育哲学必须究问本体论,也就是追问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人以领悟存在的方式来成就其存在,这种存在方式称为生存。因此教育哲学也就是究问生存论的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生存论以人存在的时间场域为起点,追问人存在的时间性、意义性和体验性。教育的意义在于完成人的美好生存,为此何谓生存、何以生存、以何生存相应地构成生存论教育哲学的主要题域。回归本体的教育即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者开始从价值论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地位等问题.价值的主体是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又分为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个体存在的价值与社会存在的价值综合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价值,二者的关系既辩证又统一.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罗崇敏教育负载和传承人类生命、生存及生活的经验;彰显和追求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教育指向人的生存目的,它使人认识到自身存在目的和存在价值,使人成其为有价值的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价值的生成和发展经历求取知识的价值、求取生存的价值和求取幸福生活的价值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为: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进程中,受工具、技术理性主义的强势渗透,无限崇尚理性、迷信数字和追求效率的现代教育管理走上了麦当劳化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人文的失落和自由的压抑,个性的丧失和创造的消解,人格的扭曲和道德的失范,陷入了现代性危机的漩涡。以人学理论为分析框架,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其实质上是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在理论层次、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究其根源,就是现代性以绝对理性去定义人——"单向度"的理性人假设,使人的存在失去了根基而出现的"人"的观念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在课程中所遭受的不同境遇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想的变迁.自西方近代以来,"圈养"式课程与"游牧"式课程企图用不同的方式关照人的命运,都难以真正与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传记"式课程为我们理解课程及其与人的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迪:课程即人生传记过程,课程就在生活中.课程只有回归生活本身,才能促成"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存在与人的发展就是为了寻求人的和谐。人的和谐发展就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我性的有机整合。讨论人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得出人的和谐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自由的实现,追求人的主体性实现。教育因此是主体教育,主体教育是走进人的生活世界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教育的时代任务就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适应意识和选择能力,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提高人的生活境界,追求人的自由与“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人文教育,重视诗歌生命教育的特殊价值。促进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地发展,乃是诗歌生命教育最根本的价值;而滋养灵魂、增长知能、激活思维、陶冶情感、审美创造,则是诗歌生命教育的具体价值。只有采取诵读与涵泳、积累与整合、移情与入境、多元与开放、发现与创新等有效策略,诗歌教育方能引导学生感知生命意识,发展生命智慧,唤起生命激情,彰显生命个性,提升生命境界,达成人的发现和解放的生命教育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人的价值”有“属性说”和“关系说”两种对立的观点,本文认为“属性说”立足于人的内在价值的角度,体现的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的属性;而“关系说”则立足人的外在价值,体现了对人和社会存在属性的肯定,二者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即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是实现特定教育目的的手段,其应用必须体现教育领域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开放教育要认真对待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理性,思索自身发展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对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应坚持成人教育的价值诉求,恪守自身"教育"的元真与本性,既需要对新技术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也要用实践理性来丈量教育技术使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发挥,根植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诉求之中。它既是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现实回应,也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能途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能之一,也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美育在教育人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它让教育对象更好地把握主客体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美育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目标领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更是一种创造教育,美育也就具有了最高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的理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 ,必须对大学教育的内在逻辑进行重新审视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讨论大学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 ,应该承诺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重视人的自我完善、生命价值以及终极关怀 ,直面人类处境的有限性与其理想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 ,最终引导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