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琼 《辅导员》2009,(6):6-7
2009年将是某些省市在高考时最后一次使用大纲版,从2010年开始,即将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后的高考。基于此,2009届考生要关注新课程的理念、关注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高中课程改革对高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今后小学、初中要开设综合课程。那么高中是否也将开设综合课呢?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这又会对现在的高中课程安排产生什么影响呢?……带着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处长郑增仪。问: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快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部分中小学课程将做重大调整。例如将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整合为科学课,而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涵盖了历史、地理与社会等内容。那么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是否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开设既与初中课程接轨又与现行高考“3+X”改革呼应的综合课?  相似文献   

3.
高考资讯     
2016年,全国将有26个省份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统一命题试卷不等于使用同一张试卷,而是"同纲不同卷",即同一套考试大纲,但卷子不同。为与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相协调,我国将全面修订高中课程,从课程方案的设置,到每一门课程的标准,以及每科的教材,都要全面修订,加大高中课程的选择范围,满足改革后高考"选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考改革首先要在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必须切实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其次,推行高考社会化,明确政府职能。再次,把基础教育评价的标准与高考分割开来。最后,高考改革给农村基础教育也带来挑战。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高考,答案要在实践中寻找。  相似文献   

5.
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问题日益凸现.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是高考改革的价值选择.新高考方案与高中新课改的契合程度较高,但仍需完善.高考与高中课程的衔接并不一定要完全对应.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双向衔接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衔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素质教育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有效的双向互动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关系演变经历了创立与政治化、改革与错位、深化与协同三个发展阶段。高中课程育才与高考选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高考科目仅是全部高中课程科目的一部分,高中课程标准也只是选择高考内容的依据之一,这导致二者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议健全高中课程实施的督查机制、增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与作用、优化高考科目设置、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以提升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协同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7.
高考是联系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桥梁,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除了应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外,还必须认真处理好推进素质与高考等六大关系,惟其如此,高考才能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发挥对基础教育的导向功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自2001年始,教育部相继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等一系列课程改革文件,在实验的基础上拟于2005—2010逐步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体系。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理念发生的变化,技术含量、资源需求等的大幅提高,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制度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但最根本的是考试和评价制度;否则,新课程改革必然胎死腹中或“名改实未改”。学生评价、中考、高考等都要改,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高考。中学的“填鸭式”、“题海战术”为什么至今盛行不衰?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对付高考。高考是指挥棒,高考改革具有强制性。高考改了,其它方面必然跟着改。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 回归教育——科学发展观与高考招生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给高考招生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的高考招生虽然流弊丛生,但只能用扬弃的办法,以改革促发展。制度的改革必须与内容的改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高考招生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江苏新高考方案既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实施衔接的重要依据,也是直接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凸显了高考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协同照应,引导全社会建立对"教育公平"的普遍认同,在平衡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和多样性,规范引导高中学生的科学选科,持续优化创新师生的评价机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理念内在规定性的具体体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要促进高校多元选择学生,要利于基础教育并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基本途径是:将综合素质评价逐步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内容,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引入高考,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联动机制。改革招生管理体制,增强高校选才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政 《中国考试》2021,(5):40-47
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分类考试改革先后经历了从“制度类型化”到“类型制度化”的过程,呈现出效率导向的基本特征。在效率导向下,能力本位评价成为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关键特征与核心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各地高职分类考试所实施的能力本位评价仍处于低质量的水平,如评价内容的碎片化、评价实施的离散性、评价结果的孤岛化和评价影响的阻滞性,低质量的能力本位评价与分类考试的类型地位确立之间形成了内卷化的改革桎梏,导致考试的信效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作为评价方式的权威性和外部认可度,破坏了其作为一种高考形式存在的合法性。因此,应将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作为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基础性工程,构建“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职教高考”的双阶段能力本位评价模式,进一步强化高职分类考试成绩的价值尺度和流通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美、英、法、德、澳、加、日、韩8国将过程性评价成绩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的范畴、使用方式和所占权重,对我国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改革有如下启示:1)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有利于推动高中教育回归育人本原;2)过程性评价成绩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要适应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3)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的过程性评价成绩范畴界定要兼顾公平、有效性与可行性;4)探索过程性评价成绩与高考成绩的量化融合方案,以适应我国高校招生按分录取模式;5)在维护高考权威性的同时,合理分配过程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避免弱化或虚化;6)加强舆论宣传,完善制度体系,为过程性评价成绩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创设有利的实施环境。  相似文献   

14.
高考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点,是新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环,对基础教育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为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自2007年以来全国共有11个省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改革的新方案,这些方案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虽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尽相同,但整体上体现出"求稳、求变、求新"的改革新理念,从而贯彻了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稳中求变,变中有新"的原则,使高考制度朝着分散化、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推进,让学校和学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选择自由,从而使高考真正实现科学选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成人高考内容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当前成人高考内容设置出现了一些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问题,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针对问题提出成人高考内容改革取向,按照生源分类成人高考不同考试层次,提出成人高考内容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6.
自进入现代化历程以来,中国长期存在着文化冲突。当前,复兴中华文化,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严峻的任务。为此,高考应肩负起重要的文化使命,这主要包括:增强人性中的求知倾向;增强创造的倾向;增强正义观念。高考肩负文化使命的途径主要包括:改革高考制度,尤其是改革高考内容和招生标准;在中小学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在全社会加强相关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新高考改革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职业生涯的专业指导呈现需求。通过对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实践的比较和分析,总结对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国家应以政策为导引,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开发专业课程和培养师资;学校应培训各科教师,实现学科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应以教育的本质和高考定位、转型期的差异化特点、国外高考改革的经验及国情实际为依据。如此,才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使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推进中学素质教育,进而促进高校自主办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面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综合评价方式的效度和公正、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等问题。改革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为促进教育公平,有助于人才脱颖而出,推进素质教育,推进高校自主招生。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路为:坚持标准化考试,统一组织;改革高考形式与内容,注重能力考试;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考试选拔制度;健全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