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昌荣 《考试周刊》2014,(44):38-38,23
舞蹈节目要通过电视手段更好地表现出来,要注意舞蹈艺术与电视手段艺术形式的区别与统一,不同舞蹈形式在电视语境下的表现手法,不同舞蹈形式在电视语境下的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多机位设置,更好地增强舞蹈节目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了电视舞蹈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艺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舞蹈艺术更加平民化、大众化.电视舞蹈的出现为我国高校传统的舞蹈教学带来了重大变革,适当地运用电视舞蹈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变的更灵活,更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传媒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的今天,舞蹈与电视等多种传媒形式发生了艺术形态的多维交流,伴随电视舞蹈、舞蹈虚拟表演、网络舞蹈教学以及舞蹈的远程互动表演等形式的出现,传统的舞蹈艺术作品传播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旨在对数字化进程中,电视与舞蹈两种艺术形态的的发生、交融与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视是现今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传媒手段,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借助电视走入了千家万户,如何更好地运用电视这一二维平面、表现四维空间艺术形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认为,电视的视听语言以其多景别、多机位、多种运动方式和特点,与四维空间中的舞蹈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二的巧妙结合能使舞蹈散发出更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蒙古族舞蹈作为现代中华民族文化代表之一,现在已经成为舞台表演节目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在各个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它经历了从原始图腾舞蹈到宫廷舞蹈再到民间的宗教舞蹈的发展变化。蒙古族舞蹈表演形式的演变,不仅体现着舞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也在根本上体现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演变。研究舞蹈的表演形式的演变,就是对蒙古族社会文化的一个发展进步历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快速发展,电视频道、电视节目激增,节目形态和内容花样翻新,电视游刃自如地展示着人类生活的全景画面。如此高速的发展和强大的兼容力,真的能够使电视无所不能吗?回答是否定的,虽然各种题材的电视剧、以《艺术人生》为代表的文艺谈话节目、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综艺节目,始终在收视排行榜上稳居前列,然而对于一些电视戏曲、电视舞蹈等节目,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却颇有微词,认为与真正的戏曲、舞蹈艺术相比,“电视化”戏曲、舞蹈缺乏美的神韵,而电视诗歌、散文等曾使电视人颇引以为荣的电视艺术片,则收视率更低,这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思索文艺节目在经过“电视化”之后的存在性状及其与原创艺术之间拉开距离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以《舞蹈风暴》为代表的综艺舞蹈节目一度成为“爆款综艺”。就其形式和内容而言,该类型节目有悖于“舞蹈本体”艺术,具体体现在影像技术的泛化、大众审美的干预以及身体语言的弱化等几个方面。基于此,文章提出建构舞蹈动作的“身体修辞”、强化文以载道的“审美标准”,以及形成“本土化意识”的综艺理念,以此为标准对综艺舞蹈节目进行规制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电视与舞蹈结缘,最初是因为电视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舞蹈的"活态"记录。其后,舞蹈借助于电视传媒实现了大众传播。然而,对于生存于电视生态中的舞蹈而言,如何保持并拓展电视舞蹈的受众群体,如何更好地实现舞蹈与电视的共融,形成成熟、完善的"电视舞蹈"艺术种类,是目前舞蹈界应予以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从传播学角度切入,探讨了电视舞蹈的传播特点与观众接受的审美特征,以期通过电视媒介真正实现舞蹈的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9.
舞蹈艺术教育是通过舞蹈实践活动而开展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舞蹈教学中受益?首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其次,应结合舞蹈艺术教育的特点,以舞蹈艺术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鉴赏、体验等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完成舞蹈艺术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舞蹈艺术中,通过人们身体动作所表现的艺术形式就是舞蹈造型,运用人们的肢体语言,将舞蹈的艺术中的情感、效果和特点有效的展示出来,通过连贯的身体语言将舞蹈的时代性和文化精神表达出来,有效将舞蹈的艺术特点展示给观众,也有些的提升了观众的审美特征,也为舞蹈艺术的发展铺垫坚实道路。本文就通过对舞蹈造型的身体语言特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并将舞蹈造型与身体语言的文化感特点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1.
"舞蹈与传媒技术交互"形式的艺术实践是20世纪以来新媒体舞蹈的结晶之作.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新媒体舞蹈艺术是通过媒体技术将现代与后现代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良好的展现形式.从技术应用方面来分析,新媒体舞蹈艺术是通过网络、影视等方面的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这种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传统的电视剧、电影、剧场舞蹈等方面各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性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媒介化已成为当前突出的文化发展趋势,在电视已成为满足人们部分艺术生活需求的今天,各种艺术借助电视来传播是必然的。舞蹈艺术是表达人类生命情感的艺术,舞者和观众当下的、鲜活的心灵上的交流是舞蹈艺术不可缺少的传达方式。电视既为舞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受众,也给舞蹈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代舞蹈表演形式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并为后世民间的舞蹈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对宋代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了解宋代娱乐文化的发展特点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文化大环境下,我国舞蹈艺术迎来了其自身发展的繁盛期,大批量的舞蹈艺人登上舞台,展现自身的舞蹈艺术与创作作品.这也对舞蹈艺术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舞蹈艺术的创作形式,才能使舞蹈艺术的发展能够迎合当下社会对于舞蹈文化的消费需要,也可借此机会促进舞蹈艺术自身的繁荣,通过创作上的创新,我们能够不断探索舞蹈艺术的新形态,新内容,新内涵.  相似文献   

15.
荧屏与舞蹈应是相得益彰,电视成为舞蹈的有力载体,舞蹈则成为电视艺术的重要内容。通过电视传播,舞蹈艺术的个性魅力得到极大展现,并转化为人体造型的强大能量,在肢体动律中释放出来,展现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介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传统舞蹈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多媒体艺术参与了舞蹈艺术的创作和表演,扩大了舞蹈艺术的表现领域,拓宽了舞蹈传统的表现途径,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受众及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7.
舞蹈是一种时间性、空间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结合了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的长处,对人的动作加以提炼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舞蹈艺术中,动作是最重要的,高于其他组成部分,因此动作是舞蹈表现方式最重要的手法。幼儿舞蹈也同样如此,主要反映了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多数结合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结构与心理特点加以创编,在适当的时候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可以促进幼儿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与骨骼等方面的发展,加速幼儿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其肌体得以不断地生长发育,由此可见,正确的舞蹈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同时舞蹈艺术也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人类组织提炼的富有节奏的人体肢体动作和造型,并通过这些富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艺术。舞蹈在人类历史上是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文明之初,就存在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上古时期,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开始萌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各个阶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逐渐的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以及东方神韵的艺术形态。舞蹈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由王克芬编写的《中国舞蹈发展史》是一本专门研究舞蹈历史发展的著作,梳理  相似文献   

19.
在彝族悠长的历史发展中,舞蹈艺术永远伴随着彝族人民生活的转变而成长与发扬.艺术形式的演变往往揭示着一个民族社会的进化状态,而舞蹈艺术恰好最能充分展示一个民族的基本风貌和民族精神,所以舞蹈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社会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众所周知,舞蹈的呈现是综合性的,身体作是它的主体媒介,运用身体语言(动作律动)来进行舞蹈活动,同时结合身体辅语言(舞台、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共同呈现舞蹈表达的特色风貌.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还没上幼儿园时,一看到电视上小孩的舞蹈节目,我就会跟着手舞足蹈起来,一边跳还一边用手指着电视对妈妈说:"舞——舞——舞!" 我一上幼儿园就参加了北区幼儿园的舞蹈小组,在上中班时,我还参加了小荷艺术团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