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南教育》2013,(2):75-75
<正>大家都知道,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价值和人的品质,尊重学生既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下面本人就结合在海南临高县支教时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切身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对学生的人格尊重支教期间,有一次,我拿着一个很漂亮很精致的教具去教室准备上课,当时还没上课我就放在讲台上出去了一下可是等我回来的时侯那个教具就不翼而飞了  相似文献   

2.
戴萍 《黑河教育》2014,(4):53-53
“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在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虽身份有别,但人格是平等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是师生,更应该是朋友。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有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尊重和了解,就会让学生感到心灵的满足,让他们自信大增。应小蜜蜂教学网站的邀请,我在本校的四年一班开一节录像课《找规律——有趣的搭配》,这可是展示本校教师和学生风采的一个好机会,为此我和学生做了精心的准备:备教案、做课件、做教具等,但是……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浓浓的师爱,为学生撑起一片艳阳天。一、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教育原  相似文献   

4.
万广蓉 《职教论坛》2001,(10):28-28
尊重是人的内化言行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品质范畴。赞美是人对事物认同的态度,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也就是说,尊重与赞美都是人的心理状态。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很好地运用这一心理状态即人格的言行化去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告诉我,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应具有以下的品质:责任心强,热爱、尊重学生、知识面广、有特长、有才干,讲课清楚、方法好,辅导耐心,对学生实事求是,不偏向、温和、易接近。不欢迎以下品质的教师: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课拖时间…  相似文献   

5.
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学生只有受到尊重与关爱才会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所述的尊重就是一种道德关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内驱力,需要从尊重与关爱开始。  相似文献   

6.
王颖 《中国教师》2014,(7):70-72
<正>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我们教师的尊重。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当代教育进步的基础。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尊重学生的价值和作为人的品质。尊重学生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  相似文献   

7.
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还要以身示范,为学生做榜样,更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爱是教育的根本,有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7,(12):86-8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用心来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关心呵护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比较注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我会用一颗柔软的心尽力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管他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9.
尊重是看到一抹新绿萌发时,由衷的赞美;尊重是看到一只青鸟飞过天空时,会心的微笑;尊重是刻在人们心中金光闪闪的信念: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尊重学生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美德之一。作为教师,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尊重别人,尊重教师。可是,有时候,是我们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尊重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是爱学生的,但是爱并不等于尊重。  相似文献   

10.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成林 《师道》2006,(4):21-21
上个学期,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教研组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向我指出了这么一个缺点:上课开始和结束时,应该让学生起立;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起立。如果不起立,往小里说,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养成,任课老师没有尽到责任;往大里说,有损老师的师道尊严。希望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改正。我当时听了,微微一笑,心里想,假如这叫缺点的话,我恐怕永远也不想改了。从走上讲台开始上第一堂课,我就很不喜欢学生喊起立然后鞠躬问好,下课也不喜欢学生起立鞠躬说再见。学生一天八节课,已经够累的了,还要鞠十六趟躬,岂不是累上加累?有老师说,上课前让学生起立,…  相似文献   

12.
教师十问     
《教育情报参考》2010,(3):35-35
一问:上课前还有哪些方面我没有准备好? 二问:课堂上我组织教学的情况怎么样? 三问: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了吗? 四问:课堂上我尊重、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了吗?’  相似文献   

13.
张玉明 《学苑教育》2012,(17):66-66
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当代教育进步的基础。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欣赏学生的“亮点”,欣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宽容学生的过错,鼓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虚心向学生学习,才能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也是一种宽容,不懂得宽容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缺点,学会去宽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犯错误,有的是即知即改,可有的却是屡教不改,这就很令校领导及教师无可奈何。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批评学生要首先尊重学生,可有时教师的尊重却不被学生理解,尊重没有使教师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把握不好尊重,那么尊重有时就显得无奈、无助、无效。  相似文献   

16.
尊重自我     
现在老师们总是问:“我如何能让学生尊重我?他们在见到我之前就已经决定当我走进教室时表现得不尊重我了。”很明显,你是无法让所有人都尊重你的。你可以去要求他人尊重你,可这是无法强迫的。儿童已经理解了这个概念,所以他们偏要执拗下去,反抗你要求尊重。  相似文献   

17.
宽容与微笑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以宽容与微笑面对学生,会让学生有一份对学习的热爱与自信。 一、老师的宽容让学生对学习多一份热爱 作为教育工作者,给学生以宽容,给学生以厚爱,努力当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会让学生对老师更加尊重,并对学习更加热爱。我去年送走的毕业班中有个学生小A,他很聪明,平时懒于写作业,上课不爱发言,学习成绩一般。  相似文献   

18.
自尊是自我尊重并且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教育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一点自尊,就是多给他们一种自我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师生和谐相处,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出力不讨好,弄得一团糟。师生怎能和谐相处呢?我认为,尊重学生是关键。 尊重学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艺术。我从陶行知先生“为违纪学生发糖”的故事中,深切地感受到尊重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产生一种力量,可以使人理智,也容易使人悔过。但这一点许多教师(包括我)往往不在意或不屑一顾。认为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教育方法和措施都是出于好心,学生  相似文献   

20.
高玉安 《辽宁教育》2005,(10):12-12
时下,“尊重学生”已成为教育界非常时尚的一句话:“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考”、“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尊重学生”被看作是转变教育观念的最核心的问题。然而,我们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了吗?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许多地方,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远远没有落实。一些教师随意训斥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依然很严重;在学校的管理中,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