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问题和对策华南理工大学苏锡坤刘永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无形资产作为获取特殊和较高利益的竞争手段,其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无形资产的评估。无形资产评估是指无形资产价值量的确定,对这个价...  相似文献   

2.
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无形资产的评估应运而生。已有不少论著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内容、理论等做了很有见地的论述,本文不再赘述。但对无形资产作出了评估价并不等于就是真能够实现的价值,其原为有二,首先要评估的价与评估出的价和在不同途径中实现的价之间就有差异,即要评估的是无形资产的客观价值,而实现评估的则是带有主观因素的评估人,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则会有不同的估价,而实现的价值则是被评估的无形资产在市场上交易的成交价格或附着在有形资产上的获利.其次由于无资产的特性导致其价值本身就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的…  相似文献   

3.
王志田 《软科学》1994,8(3):24-25,67
谈谈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山东省教委王志田当前,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有夫无形资产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引人们的关注.制止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急需加强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一、无形资产的内涵一般说来,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独立实体,...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知识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显得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它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约束性的影响,因而如何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从而更完整地、公允地、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进而更好的满足投资者等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评估和决策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资产评估管理的体制条件和形势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方式改革提供了基本条件。为促进资产评估机构真正做到客观公正执业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既是国际惯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十分及时和必要。  相似文献   

6.
从几则案例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等无形资产交易提供了法律保证和交易规范。但就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状况来看,问题还不少。高校与企业间发生了许多知识产权诉讼案件,这些诉讼案,对高校来说,有成功的例证和经验,同时也反映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和教训,亟待加强管理,提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本文拟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或建议。(一)案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各项资产业务迅猛发展。对无形资产价值量的估算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取得最为准确的评估值,本文从技术资产的概念、范围出发,根据现有的评估环境,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和参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资产评估管理的体制条件和形势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方式改革提供了基本条件。为促进资产评估机构真正做到客观公正执业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既是国际惯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十分及时和必要。  相似文献   

9.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无形资产将作为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第一要素,对企业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是建立在有形资产评估基础上,难以对知识管理的效果作出评价,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面向知识经济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与方法,以满足知识经济管理的需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美国现行若干无形资产计算方法,然后根据新近出版的研究文献,介绍一种面向知识经济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无形资产是指高校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高校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声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高等学校以自身人才、技术、科研等优势开展广泛的技术服务,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并且不断转化为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1.
蔡晓萍 《今日科苑》2007,(20):96-96
为了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企业无形资产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一一无形资产》。但会计理论界对无形资产的认识至今仍未统一,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无形资产特征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必然会引起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下势必会造成完全学分制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冲击,为了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更好发展,要充分研究问题的产生的宏微观因素,从内外两个方面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企业无形资产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被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但会计理论界对无形资产的认识至今仍未统一,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无形资产特征的、不可辨认的项目是否应该确认为无形资产,争议较大。本文就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陆飞 《科研管理》1996,17(2):59-64
本文归纳了高校涉及的无形资产的各种类型,分析了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种种途径,提出高校应该重视并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和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包括技术保密制度、成果申报制度、非职务成果审核制度、科技合作监察制度、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奖励惩罚制度等,使无形资产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无形资产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京辉 《软科学》1999,(1):11-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许多企业开始注重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界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然而,对于无形资产的一些理论问题尚有研讨的必要。一、无形资产的界定无形资产在我国一直是一项薄...  相似文献   

16.
陈艳萍 《金秋科苑》2008,(4):116-116
为了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企业无形资产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被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一无形资产》。但会计理论界对无形资产的认识至今仍未统一,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无形资产特征的、不可辨认的项目是否应该确认为无形资产,争议较大。本文就目前会计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品牌、研究开发费项目的确认、计量及其会计处理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本文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来分析并初步探讨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福 《内江科技》2009,30(8):134-135
无形资产是先进的生产力要素,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不断加快,以智力成果为特征的无形资产在我国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于是如何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管理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对新旧无形资产准则存在的不同之处做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思考了目前无形资产新准则颁布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图书馆的本质职能入手,提出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信息服务,论述了开展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魏欣 《科技广场》2002,(1):38-40
一、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状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资产评估已越来越被重视。近年来,无形资产评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在资产评估行业诞生近九年的时间里,无形资产评估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理论来说,自我国开展评估之始,就将无形资产纳人了评估范围。《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资产评估的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这为开展无形资产评估提供了法规依据。1992年,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财》,历史性地将无形资产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使这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