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初中生辍学是影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即使在国家和省市“两基”验收合格的一些具乡,初中生辍学率也出现反弹,大大超过了3%的最低控制线,民族地区在这方面尤为严重。我校是一所典型的民族中学,98%的学生是回族,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自 1998年秋季以来,我们在控制初中生辍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辍学率由原来的28.4%下降到2.7%。我们的探索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即建立控流机制,改革评价办法。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农村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仅以湖南省花垣县为例 ,全县总人口26 3万人 ,苗族占总人口的78 % ,是苗族聚居县。2000年基本实现“普九”目标 ,控制初中生辍学是关键。1995年全县初中生为7285人 ,到1996年秋辍学145人 ,辍学率1 99 % ;1996年8334人 ,到1997年秋辍学602人 ,辍学率7 22 % ;1997年秋8596人 ,到1998年秋辍学635人 ,辍学率7 39 %。导致花垣县初中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一些地方目前尚存在写文章的不如…  相似文献   

3.
梁少彩 《教书育人》2012,(29):53-54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校学生辍学现象越来越突出,辍学人员中,尤以初中学生居多。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不仅会影响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而且势必导致新文盲的产生,严重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为了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初中生辍学率偏高的问题,就调查了解掌握的一些情况,谈一谈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校学生辍学特别是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还相当普遍,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学生年辍学率甚至高达20%,即使是实现了“两基”的地方,辍学率往往也高出国家的最大控制范围。初中生辍学在各年级均有发生,往往是第一学年时偏高。自然环境不好、学校设备欠佳、师资整体水平不高的学校,学生辍学现象尤为严重。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灾人祸造成家庭经济困难。这类情况毕竟是少数,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在得到政府、学校、社会的资助后,一般都能坚持就学,而辍学的那部分学生,除家庭经济困难外,其本人学习成绩大多是跟不…  相似文献   

5.
农村初中生辍学率高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学者更多地是从如何降低农村初中生辍学率这一角度入手进行探讨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初中生辍学这一现象还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现从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初中生辍学后的发展这一角度来探讨农村初中生的辍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其中初中生的辍学更为严重。据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地区农村初中生的辍学率接近40%。这样严峻的现实,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普九”工程的一大难题,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初中学生的严重辍学问题一直是农村初中教育的一大难题.笔者了解到,以往农村初中学生年辍学率平均在10%~15%之间,个别学校高达2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两基"攻坚对控辍力度的加强,各级政府和学校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使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得到了一定缓解.  相似文献   

8.
张晓震 《教育》2010,(2):42-43
农村地区初中生的辍学率到底是多少?与6年前相比,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尤其是山区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流失、辍学率,究竟是降低了还是增加了?如何正视辍学问题,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1-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对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乡镇中学竞高达70%左右,离国家3%的控制辍学率的标准相距甚远.调查还显示,初二是学生流失相对集中的年级段.据记者了解,这决不是这几个省独有的现象,从全国来看,不少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辍学率在反弹,辍学率在10%以上的县还为数不少,甚至有些乡镇小学辍学率也达到了5%以上.另据记者了解,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并不仅仅在农村存在,许多发达城市也有不少青少年辍学现象.以上海为例,1996年秋,上海初一招生数为186315人,1999年秋的初三毕业生人数为179486人,有6000多名初中生没有毕业,流向社会,情况也是很严重的,只不过目前还很少进入研究工作者的视野,不像老少边穷地区学生失学那样,无论政府、社会还是个人,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01-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对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乡镇中学竞高达70%左右,离国家3%的控制辍学率的标准相距甚远.调查还显示,初二是学生流失相对集中的年级段.据记者了解,这决不是这几个省独有的现象,从全国来看,不少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辍学率在反弹,辍学率在10%以上的县还为数不少,甚至有些乡镇小学辍学率也达到了5%以上.另据记者了解,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并不仅仅在农村存在,许多发达城市也有不少青少年辍学现象.以上海为例,1996年秋,上海初一招生数为186315人,1999年秋的初三毕业生人数为179486人,有6000多名初中生没有毕业,流向社会,情况也是很严重的,只不过目前还很少进入研究工作者的视野,不像老少边穷地区学生失学那样,无论政府、社会还是个人,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中小学的办学指明了方向 ,一是要求转轨 ,面向全体学生 ;二是提高学生四个方面的素质 ;三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办出各自的特色。而现在的农村镇 (乡 )教育办得怎样 ?经过近两年来统计的数据表现 ,初中生辍学率实际是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2 0 0 1年某镇初中生的辍学率为 8.7%,2 0 0 2年是 9.2 %,2 0 0 3年是 9.8%,这是年度辍学率。而年届辍学率更是惊人 ,某初级中学 2 0 0 1年秋季学期新招初学生 3 96人 ,可 2 0 0 4年毕业时只有 2 5 6人 ,这三年中转出 3 4人 ,没有停学和死亡的 ,实际辍学了96个学生 ,…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学生辍学的政策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现象与问题 :农村学生辍学率高居不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 ,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笔者农村老家是豫东平原上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大致相同。据笔者在该县城郊乡的调查 ,小学阶段学生辍学率为2 .7 % ,而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则高达11 .5 %。与小学阶段相比 ,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高出8.8%。据了解 ,农村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的大幅度上升绝非个别现象 ,而且有的地方辍…  相似文献   

13.
"隐性辍学"近年来在农村初中生群体中愈演愈烈,其危害巨大,影响学生发展,削弱教育质量,阻碍社会进步。初中隐性辍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并且随年级递增,与性别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特殊结构家庭学生隐性辍学率高于核心家庭,主动型隐性辍学高于被迫型隐性辍学。改善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状况,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体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控流保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有所降低。根据2008年教育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4%,比200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66%,比2002年提高了5.27个百分点。但是,该数据也反映了中小学辍学问题的严重性。小学生辍学率约为0.6%,辍学还没有得到完全遏止。中学生的辍学率约为5.34%,辍学率依然偏高。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辍学率更高一些。本文将探讨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以求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有些许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落实了国家"两免一补"的政策,修建了不少寄宿制学校,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也在"控流保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有所降低.根据2008年教育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字,20D7年全国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4%,比200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66%,比2002年提高了5.27个百分点.但是,该数据也反映了中小学辍学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教委《一九九五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1995年我国小学生辍学率为1.49%,初中生辍学率为4.0%。 当前,小学、初中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不仅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而且在一些城镇和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也同样存在。这对于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不够。《义务教育法》虽已颁布10年,但它并没有真正植根于全体公民,贯彻这部法律似乎只是故育部门的事。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忙于经济工作,对贯彻《义务教育法》所采取的措施不够有力,尤其是社会措施不力,学生辍学流失,只是追究学校的责任,而学校在控制学生辍学流失方面,由于缺乏社会力量的配合和学生监护人的支持而显得困难重重,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17.
远程教育高辍学率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外统计数据都显示远程教育的辍学率远远高于传统教育,在亚洲,远程教育的辍学率更是高达50%。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早,理论也比较成熟,但是就如何解决辍学率这个问题,成熟的理论还不多,而国内关于远程教育中辍学问题的研究较晚,理论方面也较欠缺。因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远程教育中学习者辍学的特点、原因,并相应地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期望对认识和解决远程学习者的辍学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揭露了城市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并从班级文化视角去解释各班隐性辍学率高低的差异.班级文化可以分解为班级团结和班级规范这两个基本因素,班级团结与班级规范的平衡状态对隐性辍学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该研究从班级文化视角把隐性辍学类型划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宿命型四种类型,利己型和利他型隐性辍学率可以由班级团结不足或过...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出现了初中学生辍学的严重现象,且来势凶猛。仅一个月时间,全县初中生辍学477人,由原来的辍学率1.5%猛增到4.5%,并且有继续发展蔓延的趋势。有的学校辍学率达10%左右,有的班级辍学率达24%。面对这一严重问题,县政府常务会议认为,不解决学生辍学问题,实施义务教育将要落空,势必影响我县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下决心集中力量象抓计划生育那样,控制住学生辍学。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龄女童辍学问题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鉴 《民族教育研究》2008,19(1):116-121
近几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转向了对大龄女童(10~12岁)辍学问题及辍学的多因素综合治理方面.少数民族大龄女童辍学率高,主要原因是她们已经成为家里的劳动力或后备劳动力,通过她们的劳动或外出打工来支撑贫困的家庭及继续弟妹的学业.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建议通过设立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或发展特区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的这一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