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术界的具体研究实践中 ,学者们对于文化的定义还是有基本一致的认识。从广义的角度看 ,文化的含义比较宽泛 ,包括若干方面的内容 ,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许多方面 ;从狭义的角度看 ,文化的含义有被学者们大致认同的规定性 ,比如伦理道德、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等涉及精神文明的某些方面。在学术研究活动中 ,学者们所称的文化实际上是狭义文化 ,而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讲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是相互关联的 ,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统一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狭义文化是广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把握草原文化,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应当说还处在起步阶段。正因为如此,草原文化研究所涉及的很多问题,还未得到学术界的—致认可,有的甚至还未引起注意。鉴于这种情况,本文试就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关于草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问题草原文化的定位,是开展草原文化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只有正确揭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开展草原文化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关于中华文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并经历了一个不断…  相似文献   

3.
赵凤玲 《寻根》2012,(2):14-18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力一直津津乐道,也就是说在近代以前,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和贡献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不论是任何外来文化,只要一踏入中国的土壤,就被中国文化强大的融合力所融化,消失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被中国人所接受、认可。  相似文献   

4.
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七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地区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从 2 0世纪 30年代至今 ,学术界对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的研究已有 70年了。 70年间尤其是近 2 0年来 ,由于考古新发现的不断推动 ,使学术界对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族属、地域和迁徙 ,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 ,文明起源与形成 ,文化交流与传播 ,巴蜀文字和符号 ,宗教 ,艺术 ,科技等等。同时 ,在若干问题上还存在着相当的分歧。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 ,对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的学术背景、内涵、主要成果与分歧予以了分析论述 ,并对其未来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巴文化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特别是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川西地区的考古发现,对早期巴文化遗存遗物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巴文化应该起源于鄂西地区,然后溯江西上进入到川西平原。  相似文献   

6.
研究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界定。在传统的文化研究中,基于对文化概念的人类学和社会学认识,经验方法、结构方法和历史方法是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和文化产业的出现,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文化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因此对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总体上看,厘清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力,探索"文化生产力"的性质、特点、规律、结构和机制,认识当今文化学与其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进而探究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方法和路径,已是摆在理论界和学术界面前的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长江文化研究拉开帷幕本刊讯:酝酿筹备已久的"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1995年8月在长江中游楚文化的腹心之地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召开,这是国内学术界以至国际学术界的一件盛事。这次会议由武汉楚文化学会、湖北省文化交流协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西南丝路的探讨着重以这二、三十年来学者们研究取得较大成果,且又在西南地区考古学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青铜剑、戈、矛、斧、钺钟及有肩石斧、玉?等几种出土文物传播的分析入手。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中人才论的现代启示孟昭燕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上百废俱兴,古已有之的人才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我现在就介绍一下为我国古代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们所关注的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人才问题包括用才和成才两个方面。在封建社会中,使人才发挥作用的权力掌握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三星堆文化的起源、三星堆祭礼坑的年代与功用和三星堆文化来源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外学者进行三星堆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指出国外学者在三星堆文化研究上可供国内学者借鉴和参考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河洛文化与河洛文化圈朱绍侯谈到河洛文化,必然要涉及河洛区域的问题。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学术界对河洛区域的范围,几乎取得了一致的共识。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荣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作为河洛区域,上述意见无疑...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借助于大量考古新材料的面世,巴蜀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巴蜀的族属、地域、古蜀先民的迁徙,巴蜀的社会经济,巴蜀古代文明,巴蜀与中原和周边文化的关系,巴蜀文字以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在有些问题上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巴蜀文化的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巴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巴蜀文化与中原文明及周边文明的关系、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关系方面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中,占据着思想、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关理学的研究,近现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理学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学术成果大量涌现,理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但毋庸讳言,近两年来,由于在研究方法、思路上未能有大的突破,相对于中国思想史上其它学术思潮特别是先秦学术史研究的繁盛状况而言,理学研究略显沉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者都力图另辟蹊径,打破沉寂。朱汉民新著《宋明理学通论——种文化学的诠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就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该著从文化的视界人手,对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进行解构与诠释,使我们获得了对理学文化的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1935年,朱谦之在所著《文化哲学》中第一个在中国明确地提出"文化哲学"概念,从哲学的高度对相关文化问题进行了辨正,其目的在于"说明文化的本质及其类型,对于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生活,均加以根本研究,又分析文化之地理上分布,以明中外文化关系及本国文化之新倾向,并谋建设未来之世界文化"(朱谦之:《文化哲学》,《朱谦之文集》第六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在近代文化思潮的  相似文献   

15.
早在明代末年,著名学者李之藻就翻译过西方逻辑学著作《名理探》。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此书尚未在学术界产生太大影响,西方逻辑学没有在中国真正扎根。直到清末,严复在学习和研究西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西方逻辑学的奥秘,并由此倾注很大精力与时间加以翻译和介绍,从而在晚清学术界掀起一股提倡逻辑学科学方法的热潮。  相似文献   

16.
陈拙 《华夏文化》2000,(4):54-55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著于1938年,是20世纪前期学术界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由于某些非学术方面的因素,这部近代史专著已经被人们淡忘了,不少青年学者对此书及此人缺乏基本的了解,因而有必要从学术角度加以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听到"恨文化"这个名词,还是在一次在有韩中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上,席间一位中国学者提到,一次他和韩国学生们去欣赏韩国的传统音乐——清唱,感觉其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感,思索及疑惑间,韩国学生对他说,老师,这里面表达的主要是一种"恨"的情感和情绪:是我们韩国"恨文化"的一种体现。见老师不解,学生解释道,这里所说的"恨",不是仇恨,也不是一种单一的感情,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感,就像西方人所说的"XX情结";  相似文献   

18.
肖家屋脊文化是两湖地区龙山后期或夏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由于考古资料的限制,该文化许多基本问题尚未理清。本文首先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肯定了"肖家屋脊文化"的命名;继而对该文化出土的玉器加以考察,认为数百件精美的小件玉器当属于海岱或者中原文化传统;最后通过对聚落、墓葬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肖家屋脊文化社会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巴蜀文化源流、内涵的新探索──《三星堆与巴蜀文化》评述范勇巴蜀文化瑰丽奇诡、博大精深,具有浓郁的区域文化特征,历来为中外学者所瞩目。近年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群的发现,使巴蜀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海内外研究三星堆遗址的学者众多,而且研究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如何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五四"以来中国三次文化宣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甲申文化宣言>,其显主题是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问题,隐主题是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即有建设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问题.从文化心理来看,这三次文化宣言展现的是中国文化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到真正确立"文化自信"的复杂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