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向师范生培养是高校师范教育在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在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中,城市化倾向明显,与非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度,缺乏乡村文化浸润,难以滋养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与乡土认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乡土认同存在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三重向度。乡村文化中蕴含劳动基因,劳动教育与乡土认同存在深度契合。劳动教育通过建构身份认同、培植职业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来培植重塑乡土情怀。劳动教育可从价值引领、课程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浸润四个路径展开,以培植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形成乡村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将乡土认同转化为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对于落实新时代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这一关键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聚焦了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界定、价值探讨、困境梳理、实践路径等问题。研究仍明显存在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内涵不够清晰、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系统性实践方案及实证研究缺乏等问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意涵,深化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推进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深化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身份问题是对个体价值尊严及其作用发挥得以确证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呼唤乡村教师身份重构。在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中,乡村教师的身份大致经历了乡村教育的“启蒙者”、乡村社会的“播火者”、乡村文化的“守望者”等多种定位。而时代转型、教育理论范式的变革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又是乡村教师身份的外源性、综合性和内生性动因,也是乡村教师身份变迁的深层次互嵌式的诱因。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身份重构应聚焦在教育身份、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重构上,以期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支撑。作为乡村教育主力军的乡村教师,其主要来源于公费定向师范生,而公费定向师范生政策大都具有定向、分类及本土化培养三大特色。研究发现,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存在利益化、去乡土化等问题。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应注重采取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组建全程育人导师制及厚植乡村情怀教育等措施,从而为乡村地区输送一批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优秀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有助于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困境、储备乡村教育发展人力资本、平衡教师教育改革政策代价、弥补其他补充渠道缺陷。对定向师范生高考志愿选择自主性、高校乡村教师培养经验和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目标实现的政策前提进行反思,发现存在以下政策风险:高考志愿选择的“非自主性”,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在校学习动力,也不便于学校甄选优秀乡村定向师范生;高校欠缺乡村教师培养经验,会相对拉低乡村定向师范生毕业水平,给乡村孩子带来新的不公平;乡村定向师范生社会化过程的城市化特点,不利于培养乡村教师职业情感、树立乡村教育思维、涵养乡村教师特质。建议对政策进行微调,吸引有志乡村教育的优秀生源、允许乡村定向师范生更换专业、提升大学教师的乡村教育教学素养、注重定向师范生培养的乡村特色。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重要支撑,其身份认同对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对122名乡村教师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逐渐成为半城半乡的“第三者”,文化知识“传播者”身份被削弱,变成乡村学生的“监护人”,存在所属身份责任逐渐泛化、与相近职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多重身份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等困境。基于此,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优化策略:首先,明确乡村教师责任范畴,落实相关政策,健全职前培养体系,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正确认识民族习俗,减少学校额外职能,完善乡村学校管理,优化身份认同的协同场域;最后,重点培育教育情怀和动机,加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从内部形塑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7.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是他们在认识和了解乡村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于乡村社会、乡村教育持久而稳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乡土热爱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乡土情感能够激发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乡村定向师范生服务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地方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完善招生选拔制度、确立“服务乡村”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乡土元素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及重构基于乡土素养的乡村定向师范生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路径培育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问题是阻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民族八省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文本梳理发现,教师数量和质量、工作待遇与条件、师德建设与教育观念、激励机制与职业认同四个问题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支持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反映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现实境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政策环境、政策内容、政策主体三个方面呈现出自身特征,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发展现实诉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政策将来应进一步回应目标定位、治理方式和文化适应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促进非公费定向师范生投身乡村教育是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非公费定向师范生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了解程度低;但对其八大举措的认同度高,认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是基础,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是根本,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是关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能切实促进非公费定向师范生主动投身乡村教育,但他们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落实持观望态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应细化政策文本,落实责任主体;创建活力机制,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加强在校师范生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定向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师范生违约问题逐渐显现,打乱了乡村教师的补充计划,影响了政策效能。基于25个省份的乡村定向师范生政策文本和3个省(市)的实地调研数据发现,当前的政策以“前补偿+约束”的方式形成契约关系,强调师范生的责任与义务,缺乏对在读师范生以及服务期师范生持续性的激励,易引发师范生的违约行为。为了降低违约率,应基于激励相容的原则,强化“后激励+约束”设计,弥补个体预期和政策目标之间的差距,避免政策“后激励”不足。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本土化建设工作越发成为摆在乡村教师教育改革面前的重要一环,这是涉及我国区域平衡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之一。伴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必须在乡村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厘清城乡基础教育改革差异、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差异扩大的现状,认清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角色困境、政策困境和发展困境。加强对乡村教师政策支持,保持政策延续性,促进新时代乡村教师角色重构,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感。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生活环境,建立促进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战略机制等多种路径来切实推进乡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师范生是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从源头上树牢师范生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赋能乡村教育优质发展、赓续传统乡土文化根脉、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同时师范生也面临乡土情怀淡薄、乡土文化教育渗透不全、乡村实践经验贫乏等困境。为了促进师范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须加强国情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发乡土教材和设置乡土课程、增强乡村教育实践,不断增强师范生乡土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激励师范生到广大乡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塑造者,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诸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乡村教师的工作场域在乡村,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乡村环境,因此,其最好的生存状态就是与乡村环境进行位育,走一条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成长之路。乡村教师的位育过程,是教师个体生命能量投入与乡土资源交换的过程,是乡村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教育内涵以及乡村社会共生的过程。然而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教师面临乡土文化价值观薄弱、身份定位错乱以及自我发展内驱力弱化等方面的问题。要重构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就需要培养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相协调的能力,推动他们投身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发展,使乡村教师在广袤的土地上完成自我升华和超越,生成其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为实现民族自救,对乡村教育与建设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开展大范围的乡村教育实验,形成了其兼具时代性和个人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其中,他对乡村教师的从业要求与角色期望构成了他的乡村教师观,从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处理等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或寄予期望。通过深入挖掘梁漱溟的乡村教师观,引导乡村教师增强乡村教育中的乡村文化认同、建设好自身师德修养、根据乡村学生发展特点而教、积极实现教师学习者身份的转变,能够为新时代我国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供借鉴与指导,推动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如何培养师范生在未来成为高质量的乡村教师?这从根本上说是培养教师如何满足乡村学校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特定需求以及具有乡村从教情怀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东中西部学校的2588名师范生和337名新手教师的抽样数据,考察了当前师范生的乡村从教情怀及教学素养现状,构建了促进师范生走向高质量乡村教师的培养路径。结果显示,师范生尚缺乏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认识和理解,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较低,扎根乡村从教的情怀薄弱;接受乡村地方性教育的培养匮乏,乡村教学素养亟待提高。研究进而构建了融入乡村地方性的24条培养路径的职前培养项目。调查发现该融合路径得到师范生和新手教师的认同,有益于师范生的乡村地方意识、乡村教育教学能力和乡村地方情感培养。由此提出重构师范生适应乡村从教的培养课程、探索设置乡村教育专业、加强入职支持、保障专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构建是西南民族文化场域、乡村教师和核心素养等视域融合后产生的重要议题。研究采取推导逻辑和结构关系等基本策略,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借鉴、文本分析和德尔菲法等方法,对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专业素养框架进行了构建。研究发现: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核心素养框架由三个维度构成,即个人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具体展现为六个方面的素养,即自我素养、社会素养、认知素养、功能素养、语言素养、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乡村定向师范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的新对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研究主要集中于培养主体、培养定位、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培养效果五大板块。现有研究明确了系列理论问题: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主要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以“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为根本指向,“本土化培养”和“全科教师培养”是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核心任务,等等。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研究还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如研究内容和理论深度需要拓展,研究方法不应限于理论思辨为主,应形成多学科研究范式等。未来研究应注重拓展研究内容、深化研究层次,强化实证研究取向、提倡研究方法多元化,确立多学科研究范式、开展多学科和多视角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乎整个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是影响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包括复杂制度的现实规约、乡村学校环境的弱势、社会支持系统的乏力、教师主体自我的缺席等。为纾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应建立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均衡发展乡村学校文化,激发教师主体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关系到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身份认同的构建需要真正触及人的精神文化层面,故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教师的身份认同问题。文化学的视角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是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与价值认同三重属性的统一。而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基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矛盾,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会遭遇城乡二元的文化区隔,相应体现在物质文化抵牾下自我认同空心、制度文化失序下职业认同模糊以及多元文化冲突下价值认同迷失。本文以为,突破此困境的路径有三个层面:在以文化自觉作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导引下,以物质文化的交融来实现自我认同的内洽,以制度文化的归正来解蔽教师职业认同,以精神文化的协调共生来激发价值认同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确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指向、价值耦合是提出实践策略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跨界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其与民族地区乡村空间、主体及要素特殊性联结的关键耦合点。特征耦合决定价值耦合,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动力系统的核心和终极旨趣在于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主体的自我价值、实践价值、精神价值、伦理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可从人的专业教育、文化自觉、育人理念、内涵发展角度出发,促进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