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换个角度看世界”复习课教学为例,基于化学学科理解,抽提出元素和原子、分子的认识视角,将物质的组成、结构、分类和变化等具体化学知识与“宏微辨析”、“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相联系,建构基于元素和原子、分子的物质组成、结构、分类和变化的认识思路,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于化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王雨  毕华林 《化学教学》2021,(4):49-53,86
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改革,重视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层面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甲烷”作为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起始。基于三重表征视角,从“甲烷”教学内容素养价值的挖掘、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突出三重表征对认识有机物结构与有机反应、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可见,在原子,分子等微粒的基础上认识和研究物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任务。掌握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学习方法,并将微粒观纳人自身的认知体系,已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任务和必然要求[1]。中学化学的五个核心素养也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可见“微观”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微观的抽象性,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容易停留在宏观认识上,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多媒体在化学“微观”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立了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要求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是在原子、分子、超分子、离子等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从不同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  相似文献   

5.
胡正怡 《化学教与学》2023,(1):26-30+44
以化学史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化学史展开“水的组成”的研究,引导学生建立化合与分解两种认识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建构“元素观”“微粒观”等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在高品位的主题下,渗透学科文化。并提出本节课的化学史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模型教学等方面的新思路,融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提出了“科学素养”和“化学素养”的概念。尽管新课标没有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是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难理解,此处的“化学素养”应该是指“化学专业素养”。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化学专业素养”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主要指:(1)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正确表征;(2)认识学科的特点,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变化普遍性、特殊性、局限性;(3)认识物质变化的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分析1.课标背景新课标要求,要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在此基础上,《物质结构与性质》(以下简称“结构化学”)教学重点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要求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机理”的观念[1]。  相似文献   

8.
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以硫铁矿烧渣酸浸还原制备硫酸亚铁为主线,以建构模型为核心,对“硫与环境保护”专题复习采用微项目教学。通过建构化学工艺流程图、物质性质对比、物质性质实验、价类二维认知模型,深化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的认知,发展化学工程思维和化学学科思维,培养模型认知素养,提升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2022年)》注重大概念统领的多维课程内容结构。尝试基于“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设计“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大概念统整下的项目式教学,融合厨房中物质的分类;奶茶中淀粉、葡萄糖的检验与含糖量测定;提取水果/蔬菜中Vc并测定其含量;蛋白质的检验、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等探究活动,发展学生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法、数据处理能力,形成“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从营养均衡的视角,开展自制多彩营养美食实践活动,使学生由经历的活动而建构的知识结构留下生命的痕迹,形成重要态度价值观以及需要经历的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以“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含硫物质转化”的复习教学。学生将项目拆分成子任务并转化为化学问题,完成了“硫代硫酸钠的性质预测及制备原理的探究”“硫代硫酸钠实验制备条件优化及产品分离提纯的探究”“硫代硫酸钠产品纯度的检测”等三个子项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含硫物质转化的“价-类”二维图,使学生掌握从物质结构、元素价态和物质类别等多个角度认识物质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尝试将核心知识、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等有效落实,形成适用于元素化合物复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教育的根本旨趣,它的形成是学生对化学认识的过程。从认识视域、认识思路、认识深度、认识结果四维度,以“电化学”主题为例,探讨了化学认识观念、认识过程、认识价值三方面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其中化学认识观念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及“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过程关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与“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而认识价值则主要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立足课堂教学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海带提碘的微项目教学为例,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课中展示汇报、讨论优化,完善方案,建构“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微量成分”的模型,并运用模型设计“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实验方案,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学科,从传播文化的视角构建课堂和设计教学、挖掘文化素材,丰富教师化学文化素养,讲究化学文化的融合与融入五个方面,论述了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应该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递、单纯以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提高化学文化的融入度,实现“知识为本”向“核心素养为本”的转变,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以探讨新能源物质——氢气制取过程中的新物质、新方法为主题化情境,将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融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和创新应用中,实现知识结构化;通过设置辨识关联、分析解释、创新设计等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建立真实问题解决的认识视角,实现认识结构化;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建立真实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确立项目“合理使用洁厕剂”,规划四个子任务“确定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探究洁厕剂的除垢原理”“建构酸的化学性质的认识模型”“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一般认识思路”,融具体知识“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实践应用中促进学习理解、迁移创新等化学学科能力的提升,形成结构观、分类观、变化观和科学的物质观,发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化学文化源于人的本质规定性建立起对物质世界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化学知识体系及衍生而来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总和。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自然依附”到“文化回归”的形态特征转变,从“狭义科学性”到“广义文化性”的属性特征转变,从“社会建构”到“文化建构”的机制特征转变。基于此,面向化学文化的化学教育,以培育人的化学文化素养为目标,通过创设合理的化学文化语境和生活化评价标准,实现对“文化之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任慧  庄山 《化学教与学》2023,(22):62-68+74
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基于学科大概念剖析单元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发挥大概念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的功能价值。通过多样的活动、自主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对含碳物质的分类、含碳物质的性质及含碳物质间转化等化学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强化,结合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典型事例,从高层次的认识物质的变化及意义,形成学科思维,最终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立足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聚焦于核心素养培养,其中“模型认识素养”是通过建构化学模型,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分析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本次研究以“醇的化学性质”为例,在课堂上建构化学模型,发展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最高目标.不同于知识与技能,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隐性的特征,其形成可以借助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过程逐步达成.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变化”知识为载体,以“元素观”的建构为线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