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保持社会稳定的思想即稳定观,是邓小平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学习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外来优秀文化为辅助,以现代化价值为着眼点,构建起一个富有传统深刻性和思维开放性的科学体系;它顺应人类精神发展的基本走向,代表和引导一个伟大民族新思维的宽广眼界与恢宏气度,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全球化价值;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于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逻辑起点。邓小平从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出发,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一贯把人口问题视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根本同题。邓小平虽然没有专门撰写过人口同题的论著,但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话中,都多次涉及和论述了人口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人口思想.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两种生产”协调发展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为确立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学习研究邓小平人口思想,对于发展科学的人口理论,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的意义,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斗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也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精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的一般原则同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但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等同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虽然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文化资源,但在世界观、经济理论基础与制度设置等诸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有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用武之地,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的产生标志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践已证明还将继续证明:在当代中国,要解决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问题,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理所当然地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9.
简论邓小平的新时期意识形态思想武模桥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思想,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对于我们认清形势、胸怀全局、求实创新,把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为核心的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进行的理论阐述。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创新地发展地去分析和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为中国的四化建设和全面振兴指引了正确方向。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博大精深,邓小平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特别注意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邓小平德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并被赋予了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邓小平德治理论的传统文化渊源,对于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进中国特色杜会主义德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广泛深入思考并做出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这一思想以制度改革为其鲜明特色,既是对传统的政治制度禁区的突破,又是对“革”教训及制度弊端的深刻反思,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行方向。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推进政治制度建设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家庭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家庭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种体现.通过疏导邓小平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了邓小平家庭教育思想坚持以"爱"为基石、以"严"为原则、以"己"为模范、以"民主"为导向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邓小平家庭教育思想在加强子女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家庭育人环境以及促进子女成长成才方面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特区建设思想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矛盾特殊性原理 ,对特区建设一系列决策的形成、特区建设的发展规划等问题做了详尽论述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特殊性学说。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已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多方位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丰富内涵,深刻地阐述了先富、后富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把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强调了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方针、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技术教育、教育工作的领导。邓小平教育思想把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伟大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全面系统地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宗敏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一系列重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述,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形成了富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和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新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其核心内涵是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中去认识,认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并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立足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从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构想和邓小平实现和谐社会思想的基本策略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进行了论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研究邓小平的辩证法思想,对指导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