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周培付⒇(湖北省浠水县汤铺中学436208)托里拆利实验能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又能准确地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教学中理解并做好这个著名实验,很有必要.学生能否理解大气压强的值就等于玻璃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的值和教师安...  相似文献   

2.
多用简易气压计简介张俊玲,张艺芳在初二物理“大气压的测定”一节中介绍了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托里拆利实验虽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又为测量大气压提供了一种方法。但它在教学演示中存在着两个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一、托里拆利实验的缺点1.托里拆利管又细又长,...  相似文献   

3.
托里拆利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数值.但我认为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上面并不是真空。  相似文献   

4.
托里拆利是物理学史上第一位准确地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至今仍是测定大气压值的有效方法.托里拆利是怎样设想出他的著名实验的?又是怎样确定大气压的数值的呢?  相似文献   

5.
托里拆利实验是中学物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不但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可以精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改进的必要性传统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既简单,又经典。说它简单,是因为该实验装置的"主  相似文献   

6.
《气体性质演示器》是在J2116型托里拆利实验演示器基础上作了不少改进而制成的,它除了能测定某些液体的饱和汽压及演示饱和汽性质之外,还能测定大气压强、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及验证玻—马定律,即它能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上,由于有大气层(图1)的存在,地面上的大气压就“无处不在”。可是人们却感觉不到大气压。因此,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图2左)用实验才揭示了这一客观存在。在托里拆利实验(图2右)中,玻璃管水银柱上方是真空。管内的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支持着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除了考虑水银上方是否存在“托里拆利真空”外,还要考虑玻璃管的选择。下面笔者仅就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系统误差作一点分析。设用密度为ρ的水银,内径为d的玻璃毛细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水银柱高为h。一般我们把实验结果表示为: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高为h的水银柱液体的压强值。即:p_0=p_h=ρgh. (1) 如图所示,由于毛细管中水银蒸发将引起附加压强△p,同  相似文献   

9.
人类很早就知道空气的存在,但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却比较晚.大气压强的大小,是1644年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的一个著名实验测定出来的.并发明了气压计,表明大气压可用水银柱的高度来量度.为纪念这一科学成果,将他做的实验命名为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为;用一根长约1米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用手指封住开口端,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水银粮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等于大气压强的大小.为什么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由于玻璃管原来装满水银,倒插入水很…  相似文献   

10.
托里拆利实验能直观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但通常的托里拆利实验演示器存在着灌水银困难、水银不易回收、浪费大、测量误差大、对人体不安全、耗时费力等缺点,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展.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1.
对大气压强一课的处理,历来都是由马德堡半球实验、纸片托水实验、皮碗实验等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然后介绍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这样的讲课顺序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但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不够深刻,尤其是对大气压约能支持760 mm高水银柱、约能支持10 m高水柱的理解不够透彻.如果按科学家认识大气压的历史过程讲授此课,可以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1.首先用实验方法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实验者是____国的____.解析: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在1643年所做的托里拆利实验,不但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比德国人奥托·格里克在1654年所做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早11年,因此本题的答案应是:托里拆利实  相似文献   

13.
顾江鸿 《物理教师》2002,23(12):40-42
由于在教学中,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真空、大气压等是分散在不同章节里进行教学的,我们很少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以真空的探索为线索把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憎恶真空”、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真空、大气压等之间的历史联系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测定大气压的托里拆利实验十分重要,而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规范及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容易形成定势。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时,常会因定势障碍产生失误。今举三例分析之。 [例1]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图1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则大气压值为 [失误剖析]由于学生熟记标准大气压值,形成了  相似文献   

15.
一、用粗细不同的玻一或弯曲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其结并,引和吗,答;相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水银柱,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户一Pga,只跟水银的密度产和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有关.跟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和形状无关.二、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把玻璃管慢慢往上提,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当把玻璃管完全提高水银槽时,管内水银会漏掉吗?答:不变化.只要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高度保持不变,只是在玻璃管不断上提的过程中,上端真空部分的长度不断增加;当玻璃管下端…  相似文献   

16.
《物理教师》1989年笫10期上刊登了《“大气压测定”一节的教学之我见》的文章——下称《我见》,把书中一段借用连通器来解释的难懂的叙述,通过两个辅助实验使之易于接受。我认为所加的两个实验虽能起一点辅助性的作用,但在一堂课内由于增加这些实验将会冲谈了对丰题——托里拆利实验本身的印象。这节课的展开宜作如此安排:托里拆利实验的思想,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果的分析,最后落脚到大气压强的数值。这一切都围绕着这节课的中心——托里拆利实验,不必要有第二个实验。首先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思路,这可从上节“大气压强”中一个实验现象引入:一满杯水用纸盖口后倒过来被大气压托住不垮  相似文献   

17.
课型:演示实验导向,概念新授.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2)理解大气压的产生原因,会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及测量原理,知道大气压的大小.教具:大、小玻璃试管各一支,广口瓶,剥壳熟鸡蛋,酒精棉,细砂,玻璃茶杯,硬纸片,水,红色水,水槽,真空罩,抽气机,模拟马德堡半球橡皮碗一对,托里拆利实验器材一套,钩码若干,幻灯片若干.投影仪一台.  相似文献   

18.
“大气压测定”一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液体压强的公式、连通器、大气压强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实践证明,本节教材若按课文的论述进行教学,学生普遍对大气压测定的原理感到比较抽象、难理解。所以,在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之前,教师可补充演示以下二个辅助实验,(作为过渡性实验)以帮助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一、取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一支(可用压强计玻璃管),在管内注入约一半红水,静止时,左右管液面一定相平(如图1)。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即能回答:同种液体  相似文献   

19.
托里拆利实验是学习大气压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如何认真仔细操作、观察并提出多个扩展问题来渗透思考这个实验,是学好“大气压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托里拆利实验是将大气压值的测量转化为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值的测量。用刻度尺能够精确地测量出大气压托起的水银柱的高度h水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