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寻求其“必然之理”时,往往指向人性.并将人性归结为道德之性,形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德性主义精神.在这种德性主义精神的基础上,衍生出一整套传统伦理的观念和准则;其中,最高观念和准则是传统的人生理想和生命目的.德性主义精神,一方面在注重人生的精神追求,强调人生的道德价值,倡导道德自律性等问题上,有其值得大力弘扬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造成了道德至上主义,抽象人性论等重大缺失.  相似文献   

2.
家书涵盖了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衣食住行,承载着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亲缘文化,维系着家人间的亲情,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是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家人间的私语言说、尽情倾诉,是家书的最大特点,其审美价值集中体现在真、善、美的三位一体。清代浙江余杭闺秀陈尔士寄给丈夫及儿子的二十八封家书,以平铺简洁的叙事、朴实真挚的感情深深打动读者,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家庭伦理美。陈氏家书婚姻家庭伦理美集中体现在夫妻之伦、母子之伦和妻妾之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家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无数的真情实感,红色家书作为一种十分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有着重要作用,其蕴含的种种理念也高度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中,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红色家书的现实意义,发掘其思政教育价值。本文将以当代大学生为主要论述视角,以新疆大学为例,探索红色家书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意义和现状。  相似文献   

4.
《诫子书》作为家书名篇,体现了深刻的家庭教育目的,蕴含着丰富的家庭育人观念以及内涵,承载着独特的家风文化;又因其在语文教学中以其文、质、情带给学生以深远影响。因此,教师需注重家书教学,从经典家书中获得教学启示,发挥家书对学校教育以及家风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结构的隐喻和象征的"家",在巴金的小说文本中关于"家"的书写显示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独具特色的艺术思考和审美追求。作者是以家庭为窗口来透视社会人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家庭文化所承载的家族制度文化的重新审视,深刻展示了传统伦理制度与现代观念的冲突,提出了极具文化价值的社会命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隐喻是关于教师形象的社会共识及其文化符号。其蕴含的伦理包含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知识、教师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之理。传统教师隐喻蕴含的正面伦理价值体现在:教师是灵魂的启蒙者、人生的指导者、无痕的大爱者、学习的模范者等等;然而其负面价值如对平等的忽视、对知识的盲从、对自由的遮蔽、对生命的践踏等,迫切需要我们反思、批判与扬弃。生命的守望者,作为一种新的教师隐喻,它蕴含如下伦理内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生命存在;教师与知识的关系是一种创造存在;教师与自己的关系是一种精神自治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人类认知和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人生最高价值的体现。因而人类的认知和实践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作为人类认知和实践活动形式之一的科技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对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可从内外两方面考察,就内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科技活动中的认知价值;就外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科技的应用价值,具体表现为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彰显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价值,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知识分子有自己的价值标准,以此衡量个人行为,衡量社会人生,衡量某种事业,构成他采取行动的座标系。倒不一定是经济上某种价值的策动,也并不是经济学上价值概念的机械迁移;这里有着深沉的文化积淀,有着伦理观念的强力渗透,与经济学上的价值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家书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家教思想。本文通过对《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三部经典家书家训的研读,择其部分家教思想,如颜之推的不教不知、曾国藩的身教明理、傅雷的父为子镜等进行阐释,进而提出对当代家长的三点启示:立养德性,为孩子奠定人生底色;培养个性,为孩子搭建成长阶梯;涵养性情,为孩子铺垫幸福之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教思想进行学习和借鉴,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和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注重伦理,注重利他和和谐.建设校园文化的根本在于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In 1981, the New Zeal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UPPORT jointly opened Glenburn Centre, which operates residential, school and home programs for assisting families whose young children present severe behaviour problems at home and at school. Time‐out is the most restrictive procedure employed at Glenburn and its use is limited to certain classes of severely disruptive behaviour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As the “bottom line” procedure, for ethical reasons its use is carefully monitored and systematically recorded. Examination of Time‐out data cumulated over two and a half years 1) has showed positive effects coincidental with major changes in program development; 2) unusual shifts in data have pointed to the need for extra attention to staff training at particular times; and 3) the data have proved useful in providing feedback to staff and in evaluating program development. The data demonstrate the value for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 of keeping systematic records of an institution's use of its “bottom line”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伦理学,具有厚实的生成基础:生态共同体,是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生成的本质论基础;自然价值,是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生成的价值论基础;生态科学,是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生成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制度的伦理道德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制度作为规范主体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受着主体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指导和支配。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规范文化,既为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提供了伦理价值基础和导向,又为教育制度的运作提供了伦理道德担保。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创造性地把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各个环节,揭示了家庭教育对人成长过程的深远影响,从终身教育的视角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规范,并在家教实践中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5.
德性的教化和道德之民的诞生以伦理的精神家园为始点。缺乏伦理认同和伦理信念,丧失伦理的精神家园,以抽象的道德自由遮蔽甚至取代精神归宿,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伦理建设的重大难题和现实困境。故乡作为人们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本身就是伦理实体的一种现实样态;而在希腊语中被诠释为“返回家园”的乡愁(nostalgia)则是人们形成伦理信念与伦理认同的典型方式,是具有“精神”气质的伦理认同。“留住乡愁”为深陷伦理困境与道德危机的现代人开辟了一条回归伦理精神家园的康庄大道,为个体伦理造诣的提升提供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6.
契约思想是西方社会一种广泛的社会伦理思潮。契约伦理的现代转向,以其价值合理性,较好地解决了多元民主社会的终极价值困境。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精神,它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课程领导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复杂情境为课程领导践行者带来了诸多困境和价值冲突。作为课程改革相关人员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课程领导伦理具有丰富的内涵表征,体现出外在的社会性和内在的自觉性。课程领导伦理的实现应该从其伦理德性的回归与重塑、伦理行为的认同践行、伦理制度的建构与革新等方面寻求课程领导的基本标尺和方向,规范课程改革行为,保障课程领导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庄子注》中,郭象试图依据个体性原则构建起为整个社会所赞同的价值与规范体系(即道德哲学)。然而,凭借个体性原则来探究道德又使其显示出伦理利己主义的倾向:以足性逍遥或满足个体的天性作为评判道德价值的标尺,其结果可能导致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进行判断;无为原则所主张的放任个体天性的立场也无法形成普遍有效的行为规范;“独化于玄冥”则从形而上的层面为个体性存在提供了终极依据。正如所有伦理利己主义理论那样,郭象的道德哲学也蕴含着取消道德生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承载着伦理精神发育与生长的伦理实体,民族精神既蕴含着对精神本质的追求,又外化出活的伦理世界,同时表现为各种价值合理性的规律存在:它不仅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生存,是形成价值共识的原动力;而且还是世界精神的诞生地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家居服作为新兴的服装类别,以特有的舒适感和温馨优雅而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文针对目前家居服市场的发展趋势,家居服流行的风格、色彩、材料、价格和消费对象,进行市场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