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春伟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1):81-83,96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指导下,要求学生以"There is a man standing by the door."句式为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结果发现,学生在教学步骤设计环节上出现了两大分歧:"There+be+NP"结构与"NP+be+doing"结构何者应先呈现;方位词语置于二者当中哪一种结构中呈现。这需要从句子的基本句法结构、常见句子结构的生成以及句子的意义和功能方面对以往的语法教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句子表层结构的线性顺序不一定正确反映了语法成分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同时对成分之间深层语义关系的认识也需要结合着句法结构的历时演变来分析。通过对一个特殊句式“我+把+你+这+NP”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进一步印证这一分析方法。从把字句的语义特征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共时平面上这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句子结构,没有交际层面的省略;从历时角度看,这个句式中的“你”与“NP”之间的谓词隐去了,从而否定了“我+把+你+这+NP”句式后面省略动词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死了一个人"和"一个人死了"是一价动词同义句式。国内对于同义句式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准备在前人的基础上具体研究"死了一个人"和"一个人死了"这两个句式,对哪个是基本句式,哪个是派生句式进行确认,并分析由形式的差异所导致的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雍茜 《语文知识》2011,(2):83-86
四类句式"L+VP着+NP"(A式)、"NP+VP+在+L"(B式)、"在+L+VP+NP"(C式)和"L+(正)在+VP+NP"(D式)通过多维度变换分析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句式义,这四类句式的变换皆有交叉。不同构式对动词的不同选择制约了相互间的自由变换,动词不同的词汇意义使得相同构式浮现出不同的句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关中地区方言口语的角度出发,对"人称代词/名词+‘一’+动词/动态词"这一句式结构的实例进行阐述和说明。不仅从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上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而且与相似结构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展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和多样性,为以后此类方言语法结构的再次研究作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6.
文章先简要说明"‘看/瞧’+D/NP+VP+De!"句式句法形式上的特征,即分析了D/NP的构成、VP的动词类型、De的性质及"看/瞧"之前的"空语类"情况,然后,文章重点探讨了句式中D/NP的语义角色及VP的语义特征等问题,并认为对整个句式影响较大的很可能是"看"或"瞧"的虚化与否,而非VP。  相似文献   

7.
杨帆 《语文知识》2011,(2):87-88
"有+VP"的格式在古汉语中就早已存在。它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仍在少量使用,这是汉语言发展与时俱进的表现。本文以"有+VP"句这一特殊句式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有+VP"句的历史发展进程,并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NP"结构是越南学生习得介词"在"过程中使用较多、偏误率也较高的一种结构,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在+NP"时产生了9种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目的语规则的泛化、介词"在"自身的复杂性、学生学习策略的主观偏离等,在对越汉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病句教学、基本句式教学、语境教学、汉越对比教学等教学方法能有效避免此类偏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朱光栋 《广东教育》2014,(10):17-18
【考纲解读】 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样的语病就叫杂糅。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句式杂糅"是病句题六大错误类型之一,也是近年广东卷甚至全国18套高考考卷较为青睐的病句错误类型,以下,笔者尝试通过图表1、图表2将"句式杂糅"考点的考查趋势分析出来:  相似文献   

10.
问句研究中,多将"X+不"句式看作"X+不+X"的省略,作为反复问句来处理,但有些问句无论从形式还是功能看,均不在此列。从实例出发,把"X+不"句式单独出来,进行分类说明。从形式上看,"X+不"与"X+不+X"不同,从功能上看,二者也不完全等同;"X"的复杂使"X+不"也变得复杂。另外,"不"的功能在"X+不"中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
"动宾式动词+宾语"曾被邢公畹认为是"说汉语的人应尽量避开的句式",然而近几年来,这种句式却在新闻报刊中频繁出现,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其实这一句式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都是有理据可寻的。本文就以上三个层面展开了相关论述,试对"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流行给予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yes+否定疑问"的句式经常出现在英美人口语中,其作用有三:一是出于礼貌随声附和,二是表达强烈的认同感,三是相当于一个感叹句,有强调、讥笑或嘲讽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关于表索取义NP1+V+NP2+NP3句式的身份问题,学界分歧很大。否定该句式双宾句身份的学者,其理由有两个:1、坚持"领属说",2、坚持动宾可搭配原则。实际上,根据对语言事实的观察,这两种观点均不足以否定该句式的双宾句身份。根据分析,该句式应该看作双宾句,与给予双宾句一样属于双宾句中的一个小类,即索取双宾句。索取双宾句在句法语义上具有自己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句式"NP1+V1+NP2"的偏误分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文章将讨论的范围限定在谓语为一价动词的句式中进行。从语内干扰,语际干扰,句式本身变换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尤其对句式本身的变换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对句式"NP1+V1+NP2"的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从语法分布角度,分别对此类句式中的NP结构(一般是人称代词或其他名词结构)、动词进行分析。重点是可进入此句式的动词类型考察,在论述句式中的NP结构与动词类型的同时,探讨了此类句式所表示的特殊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多考题中的句式结构趋于复杂,这在高考卷的单项选择题中尤为突出,许多小题的题干形式在保持综合性和语境化的前提下,几乎都运用了较为复杂的句式结构,如复合句、强调句、省略句、被动结构及修饰成分的增加,有时甚至是几种句式的"大串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过度依赖"make+Obj.+Comp."表达"致使"的偏误迄今依然严重,已有相关研究主要侧重在问题及其根源等方面的理论阐释。本文依据对于汉语"使"字句及英语"make+Obj.+Comp."结构的相关研究,探讨综合型与分析型"致使"表达手段在英汉语中使用差异、汉语"致使"句式的利用、中外学生相关负迁移的启示等方面对纠正这一偏误的教学启示,认为其矫正可重点关注正确、全面的认知与长期的防微杜渐及适时强化巩固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数+量+之+名"结构是普遍的语言现象,其中的数量结构属于事物的量化成分,从"对焦点敏感"的形式上看是句中焦点;然数量结构成为焦点不仅源于量化成分,还源于指示代词"之"的复指强调,"之"的存在,是数量结构成为焦点的一种外在显性标记,意即"之"是一个焦点标记词。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该用何种句式对日语俳句进行汉译,翻译界一直众说纷纭。围绕这一问题,译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其翻译句式——汉译时到底该取义还是存形。根据对俳句翻译中形与义的矛盾以及中日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分析,为了如实、完整地传达俳句韵味,汉译时应采取异化译法,尽可能保留俳句原有的句式,亦即用"5、7、5"的句式进行汉译。而由于中日两国语言的特点,这也是完全可行的,该句式也较易为汉语读者所接受,通过"稀释"、"叠字"等手段,也可解决俳句汉译带来的中日语信息量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定语+的+人称代词”句,即人称代词前加定语进行修饰、限制的句式,这一句式在五四以后书面语中已屡见不鲜。那么,这种结构句式是什么时代产生的呢?许多学者如王力、倪宝元、詹开第、游汝杰、王希杰、刁宴斌等先生认为是汉语欧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五四以后新出现的。对此,张崇先生在《人称代词前加定语的两条近古用例》(《中国语文》1991年5期)一文中列举了《金瓶梅》等白话小说中的两个例子进行质疑,指出这一句式至迟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