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李保翠 《甘肃教育》2023,(23):96-99
新课标中提出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从而能够通过阅读的方式,提升语言能力。这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知识储备。基于此,文章结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核心内涵,探索“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一、审美创造:“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价值取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一方面注重“文学阅读”,提升审美力,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实现“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3.
<正>单元整体设计【设计依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侧重对应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本学习任务群应在“审美创造”这一连接点的统整下,建构读写深度融合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素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学习内容”第三点指出:  相似文献   

4.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是语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的主要方式之一,目的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审美表达的能力。目前的文言文教学,要么创意表达缺失,要么创意表达零碎。教师要从聚焦单元主题、着眼语言文体等方面开掘创意表达路径,并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及跨学科学习等方面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实现文言文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相融共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让学生学会欣赏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即神话文体单元时,教师要根据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要求,确定教学核心目标,构建学习任务群,并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全面、系统而又深刻地学习单元内容,使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2022年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内容,教师结合课文特点对学生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重要途径,还可以使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7.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发展型任务群。教师应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立足文本教学价值,搭建学习任务群,整合语文学习活动,展开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落实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学习创意表达,在创意表达中融入阅读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和言语经验,提升感受、体验、表达、创作等语文能力,在学生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能够推动阅读教学资源的有效统整,让学生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语言特征、艺术风格等,并在阅读中广泛积累优秀语言素材、展开创意表达活动。为了充分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文章从制定阅读方案、创设阅读情境、设计多元任务等层面入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以期为学生提供文学阅读、创意表达的平台与资源。  相似文献   

9.
梁昌辉 《江苏教育》2023,(44):34-38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主要对应的是核心素养中“审美创造”维度的培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契合儿童身心特点的言语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实践,使他们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独特且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滋养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姚惠平 《辽宁教育》2023,(23):32-35
儿童诗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一学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最佳范例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点下的儿童诗教学变革应凸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特质,用内觉体验唤醒儿童的文学感知能力,用审美意趣联结儿童的艺术建构世界,用创意表达启迪儿童的语言智慧。  相似文献   

11.
巫娴 《今日教育》2023,(10):60-6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将“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列为发展型任务群的体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触摸文学语言、感悟文学欣赏、评价文学作品,以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从而提高审美品位,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语文教材选文一向青睐文学作品,对于此类文本,长期以来一线教师有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内容都属于民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2022年版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视角引领学生阅读,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作为教学的载体,能够增强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实践探索的能力,推动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素材和资源为例,从解读教材、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角度入手,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下开展深层次的阅读和表达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以学习任务群架构与呈现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迎来了培养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方式全新变革。四川省杨丽名师鼎兴工作室以低学段课文《风娃娃》教学为例,展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创享语文”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注重挖掘单元内容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创生点,引导学生实现从“学”到“创”;实施单元任务群学习“通关游戏”,实现从“创”到“享”。教学策略上,注重以儿童视角创趣味情境,目标指向“审美创造”素养培养,运行教学评一致性评价。以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内驱力的学习任务、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导航,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实现了由“创”到“享”的“审美创造”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应用,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有积极意义。为此,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教学中,教师应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设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应用学习任务群开展教学。从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分解、应用、评价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文学阅读、创意表达意识,最终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时珠平 《小学教学设计》2023,(Z1):81-83+1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要“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此“三者”可以看成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目标。语文学习目标的达成应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真实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自主地运用学习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17.
刘兰 《天津教育》2023,(29):137-139
<正>当今社会,语文素养的培养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尤为关键。作为语文学科的两大支柱,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关系,即“以读促写,以写‘养’读”。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曾艳雄 《天津教育》2023,(32):162-16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分成多个学习任务群,主张一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需求科学处理各个学习任务群的关系。其中,“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则主张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活动中整体感知、积极联想文学作品的形象与语言,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身的阅读感受与审美感知,由此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素养。对此,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设计并组织“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激发审美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寻求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学实践,悉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思辨性,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教学可以依据“文学四要素”架构,从读者与文本、作家、世界以及自我这四个维度实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思辨性教学,从而发展学生思辨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与思辨能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