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应对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对经济转型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内在发展要求。建立高校教育的内部质保与外部质保的联动机制,培育高校的"质量文化",强化质量意识,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持续诊断改进为目标的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系统和高校内部评估系统的发展现状,从评估内容出发比较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教育评估机构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情况,提出了外部教育评估机构和高校协同发展的建议:共享评估专家、共同开展教育评估研究、互派人员交流学习、评估项目二次委托等。外部教育评估机构通过指导高校内部评估组织的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进高校自我质量保障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质量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对教育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进一步明确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保障及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基础上,高校可通过开展质量文化教育从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强化质量意识、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制度建设、完善质量控制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四个方面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评价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常用监控手段。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外部教学评价和高校内部教学评价。外部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估者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进行的教学评估,如我国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也可以是第三方评价,如质量认证、大学排名等。外部教学质量评价通常  相似文献   

5.
按照OBE教育理念,注重研究生教育的输出质量,重新思考高校评价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切入点和内容。以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为导向,确定以学位点的氛围、学位的要求、学位点资源的丰裕度、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度及与社会需求的衔接度作为切入点,兼顾政府、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四个主体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果的要求,构建更好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做好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以及课堂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于高校建设以及学生学习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模糊数学方法的应用对于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模型的建设而言是一种新的建设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指标的确立以及评价方法的更新能够做到教育质量评价的先进性。本文立足于高校的角度,通过对模糊数学方法以及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建设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实例开展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制约因素和内部控制因素两大类:社会发展现状、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高校的基础教育资源为外部制约因素,研究生培养体系及评价体系为内部控制因素.梳理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助于高校抓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审批制度、年报年检制度、网络统考制度以及招生管理制度。实施主体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面向高校、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三类机构。这一体系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却没能明确划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对第三方机构和行业组织重视不够,缺乏权威、科学的标准以及标准之间的衔接。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组织建设、标准制订、运行机制调整等方面加强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刘丹平 《高教论坛》2011,(10):78-81
根据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分析了质量文化建设策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即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构建了质量文化建设策略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质量精神文化、质量制度文化、质量行为文化、质量物质文化和质量文化建设成效等五个方面,计算了指标权重,为高校组织实施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的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质量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形象、质量制度与规范、质量行为方式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创建学校质量品牌与特色,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高校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狭隘化、形式化、功利化、割裂化等认识误区与实践偏差。为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构筑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创新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质量文化宣传与教育、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以便切实提高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创新力逐渐成为大学校本教学评价制度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中,回归教育本质是其主要特质,创新力维度是其构建的基本原则,而要构建以创新力导向的大学校本教学评价模式则需要树立大学自主的特色办学理念,营造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校本评价文化,组建合格的校本教学评价团队,建立有效的校本教学评价监控机制等。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校本教学评价模式在推动大学自治与大学自由,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实施有效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培育大学创新力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本科校内专业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内专业评估是高校发挥专业建设积极性、能动性,实施专业“自我诊断”,自觉推动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对教育部门组织的由外部专家实施的(校外)专业评估的重要补充。校内专业评估目的在于:通过校内专业评估实践,构建专业持续发展的促进机制;凸显专业评估“常态化”,构建“低重心、常态化、开放式”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专业评估,构建“招生一培养一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个“立体”的运行机制,校内专业评估体系的设计和运行必须以“理念创新一一机制设计一一实践探索”为基本模式。在设计的理念层面应围绕“内涵建设”,立足“学生”与“专业”的共同发展;在具体的评估体系的设计上,应以专业特性为导向,凸显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评估体系的运行上,应凸显评估体系与实践的互动(并通过互动完善评估体系),实现“上行”与“下行”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深入挖掘了当前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后,针对新校区一系列共性问题,给出了改善建议,加深与周边高校的交流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对内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让良好的学习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并通过增强教师归属感将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留在新校区。积极建设校内优秀的寝室与班级文化、创新文化、科研创新与学生参与互动文化,同时积极引入校外主流的名企文化,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对外对内双向进行,增强引入同时进行”,让校园文化这一重要软实力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强化其实践导向,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引领大学生更早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确立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练式的教与学生自主性的练相结合、规范式教育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是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众文化已成为今天大学文化建设不容忽略的现实语境。大学的人文教育者不应一味以对立的眼光看待,而要理性分析,寻找对策。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大众文化中符合人文精神的内容,与学生形成认同,建立沟通;其次,要正视大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大众文化的语境特点,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全方位地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品质。  相似文献   

16.
香港公开大学的高质量教学水平与其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密不可分。香港公开大学在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四个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为发展成人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办学经验。因此开放大学的建设要从树立"质量立校"理念、加强过程监控、引进外部评价监督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如何评价大学文化及其建设效果,是当前大学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大学文化评价必须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从大学文化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功能性等三方面着手,分阶段进行循环评价。其中,系统性评价考察大学文化的有无问题,先进性评价考察其优劣问题,功能性评价考察其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18.
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明示了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高校在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强化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效能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大学制度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对大学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如认识上的误区、官本位倾向、功利化和缺乏人性化等方面的剖析,对新时期我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寝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时代大学新生寝室文化的现状,培养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文章通过对1188名大学新生的寝室文化建设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新时代大学新生寝室文化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和内外影响因素,并从精神文化内涵、自我教育平台、命运共同体、和谐网络空间等四个方面的建设,提出提升新时代大学新生寝室文化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