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应抓住知行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认知水平与行为规范有差距、知与行相脱节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抓住“知”与“行”的结合,促进知行统一。一是在内容上抓住知与行的融合。要从“知”着手,注重解决教学内容和行为规范脱节的矛盾,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增强“知”的可操作性和对行为的指导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开设行为选择和行为训练课,促进学生行为得到规范,使行中显示着科学的理念。通过两方面努力,做到知中有行,行中寓知,知行相融。二是在形式上抓住知与行的对接。为…  相似文献   

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换心、鼓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其过程应建立在“动情”的基础之上。无爱之教育必定是失败的教育。只有根植于挚爱之中的教育,才能生情,才能有感,才能躬行。中学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既是一个由知到行的心理内化过程,又是一个师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爱”对学生的感染和激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是否具有“爱心”是提高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遵循教育科学原理,遵照知情意行的心理规律,指导学生写总结,在“知”上提高认识,在“情”上激发兴趣,在“行”上树立我就是我,在“意”上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理解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培养自我能力,达到写作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使每一个人“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学生”二字最根本的含义就是学会生存和发展。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一个“生”字自然应该理解为求知与创新,因为不求知无以创新。不创新无以生存。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学生。生生不息,人类才有希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 ,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 ,就成了无水之地 ,任你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可见教育的主要原则就是爱 ,爱心是教育之泉的源头 ,教育想要获得成功 ,使好的教育效果如清泉流淌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把关爱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  一、用爱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也一样 ,没有一定的师生情谊 ,就难以建立良好的心理相容 ,也就难以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效其行”。因此 ,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7.
韩国民 《甘肃教育》2006,(11B):59-59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美术教育既然是一种人文教育.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是“知”、“情”、“意”三方面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在协调学生人格结构内部知、情、意三者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两课"情感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功能。“两课”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情感的积极作用,关键是构建“两课”情感教育目标体系。其体系应以“两课”知识内涵为内容基础,心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从目标分类和水平层次两个层面加以构建,使之规范化、具体化、明确化和行为化。这样有助于“两课”教师对情感教育的掌握、操作和评价,实现“两课”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由知、情、意、行四个部分构成,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感染性,因此,采用“情感教育法”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质就是用教师的爱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较深感化的过程。那么,怎样使情感教育服务于品德课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做到“以德育人”,重点应把握四个环节:一是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会学生做事时更要教会学生做人;二是要全面理解德育的涵义,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融为一体;三是把握德育内容,做到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四是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既要加强课堂传授与引导——授之以知,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增强以德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思想品德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社会的道德知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觉的道德需要,并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这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就是实现知行统一的过程。从当前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现状来看,其主要问题恰恰表现在知与行的严重脱节。因此,深入  相似文献   

12.
温储蔚 《江西教育》2002,(22):11-12
一、“内化式”班级管理的理论依据所谓“内化式”班级管理,就是通过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学思想等“外在”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简言之,就是“内化观点,外化行为”。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的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只有当人们真…  相似文献   

13.
忽略学生学习的情绪因素是导致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把“情”和“知”有机结合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受教育者的学习情绪与知识、智力多位一体得到养成和发展,才能打破职专英语教学中束缚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的“坚冰”,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体育课教学中的“尝试成功”教育模式为研究内容,并结合实践经验,认为“尝试成功”教育模式促使学生除了会做之外,还懂得如何去做,是一种“行与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山东教育》2005,(8):62-62
最近美、法等国一些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情教育”。“心情教育”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人们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专家说,“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i只、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 ,要学地处理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 ,要使德育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知行统一是应当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由知到行的过程。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 ,行是知的归宿和目的。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 ,提高其思想觉悟 ,又要进行实际行为锻炼 ,把知识教育与培养品德结合起来。知识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发展有“奠基”、“指向”作用。“奠基”是为其提高思想认识奠定理论基础 ;“指向”是为其思想行…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非德育过程特有的规律姚文俊,武丰旭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把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作为德育过程所特有的规律。事实上,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非是德育过程所特有的规律,而是整个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自我教育能力的界定 自我教育是学生能自己提出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思想转化与行为控制.自我教育能力则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它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将其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它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思想品德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知”从而达到使学生“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心理学理论中,“亲和力”是指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如果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践其行”,教育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无论是教育者、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制度,都不能忽视教育“亲和力”的作用,要让学生愿意接近,乐于学习,习于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