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新闻是媒体的主打产品,对经济活动的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深入挖掘与提升,是把经济和新闻有机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记者素质的考验。所谓经济与新闻的结合,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经济报道的主题的提炼,即经济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体现从而成为新闻价值。湖北  相似文献   

2.
批评报道的主题确定之后,紧接着的工作是选择典型的新闻事实,以便充分而鲜明地体现和表达主题。 一篇批评报道的主题是它的全部新闻事实(材料)思想意义的集中概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新闻批评报道的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主题是从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是包含在材料(新闻事实)之中的道理。但材料并不是道理本身,它只是供作者提炼主题的原料。换句话说,主题是作者在观察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写作的时候,材料又必须由主题来统摄,如果没有主题来统摄,不分主次的、散乱无序的材料,不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时甚至会损害主题,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王夫之说过:“意(主题)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堂永曰绪论内编》)批评报道写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选择典型的新闻事实来体现和表达主题。  相似文献   

3.
袁媛 《新闻爱好者》2012,(18):44-45
一条新闻,有没有新闻价值,不仅仅在于新闻事实的大与小,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思想意义,在于记者在报道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如何,在于新闻的指导意义和舆论导向作用如何。所以,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发掘出选题的思想意义,是记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深入开掘过程。在依据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主题方面,笔者提出从九个"着眼"发掘主题的思想意义,与新闻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4.
开展重大主题新闻报道,进行舆论引导,是新闻网站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新闻网站在报道重大主题方面尤显快捷、海量、互动的独特优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重大主题新闻报道和应对突发事件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新闻背景,就是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发生成长的历史、环境与成因的说明。它是解释事件发生、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的材料。这其中包括与新闻事实相关联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人物经历、遗物遗迹、科学知识等原有影视录像、图片图表、史志记载等图文资料。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事,二是主题.没事写不了新闻,没主题或主题不好成就不了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核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后,经过对事实、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成果.主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事情有大有小,主题也有大有小,大主题是一切新闻作品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徐松华 《视听纵横》2009,(6):114-114
主题报道是新闻宣传报道中非常重要的节目样态,也是新闻宣传创新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当前形势下做好主题报道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地方新闻媒体来说,做好主题报道是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做好主题报道,必须重视主题报道的生动性,把主题报道做的“好看些”。  相似文献   

8.
新闻角度,简单来说,就是报道新闻所选取的不同的侧面,亦指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选择新闻事件的某一方面,通过着力表述,从而表达这一新闻的主题思想。新闻角度同一篇新闻的主题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主题是指一篇新闻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和体现的中心思想,它是选择新闻角度的主要依据。但是,好的新闻角度则能够充分、恰当地表现新闻主题,揭示新闻主题。我自己感到:在采写新闻的全过程中,选择新闻角度和确定新闻主题一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好的新闻角度对于表达和体现新闻主题有着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当一则新闻事件发生时,往往会有多路记者从四面八方赶往事发地进行采访,如何写稿,从什么角度写稿,取决于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和把握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谈谈社会新闻角度的把握。报道事件要以人为本当一则新闻事件摆在眼前,新闻主题的社会意义往往是报道角度把握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参与新闻事件的"人",还是受新闻事件影响的"人"及受众,都是记者在把握新闻事件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把握积极的、人性化的报道角度,显  相似文献   

10.
任何体裁的作品都有明确的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是建立在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观察、情感或意见的基础上的。新闻的主题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观察世界得出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决定新闻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也是选择和组织新闻材料及安排新闻作品结构的主要依据。一篇稿件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那么,如何提炼主题,深化主题,表现主题呢?  相似文献   

11.
何谓社会新闻?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新闻就是反映奇闻怪事和报道社会阴暗面,就是猎奇。这是对“社会新闻”概念的不确切解释,或者说是一种误解。社会新闻一般是指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道德的新闻。在西方新闻学里,由于这一新闻的报道手法比较轻松,大多反映世态人情,容易引起公众兴趣,被称为“软”新闻,以区别于重大题材和主题严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主题报道是时代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重视在新闻主题报道过程中响应“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提升新闻主题报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新闻主题报道响应“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闻主题报道响应“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新闻主题报道做到思想在场并更好地对时代精神进行弘扬。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在网络新闻中展现出的社会形象对公众感知图书馆、使用图书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近20年新浪新闻报道的图书馆新闻,首次使用网络新闻作为数据来源,采用LDA主题模型方法建模,以探测、排序及归纳主题。文章归纳七类高价值主题:实体书籍业务、业界会议、地区图书馆、图书馆与政府部门合作、图书馆公众文化宣传、图书馆爱心公益、特殊群体图书馆,提出图书馆借助媒体建立社会形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报道视角的偏失对媒体亲和力的损害 新闻报道在进行主题的表达时,首先要选择好一个新闻的报道视角.新闻视角是记者报道新闻的价值观定位的出发点,记者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使之更好地将真正的新闻价值显示出来,当记者剖析新闻事实、寻找或提炼主题时,不仅要研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要寻求表现这种意义的最佳角度和基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系列报道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事件性的,就是围绕某个典型事物或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比较系统或深入的报道,来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另一种是事件性的,就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新闻事态进行及时和连续的追踪报道。本文谈的就是后一种系列报道,《黄河新闻》中把它定为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是大多数群众所共同关心的事,或者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和有社会意义的,它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多次新闻的组合,是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作动态式的追踪式报道。它有很强的时效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新闻来自基层,离百姓生活最近,也新鲜生动。如果再善于深化新闻的主题,通过主题的升华来提高整个新闻的质量和高度,那将大大加重新闻的厚度与分量。对于电视社会新闻深度报道,揭阳广播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一、用思想寻找新闻,突破传统采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刘杨 《新闻实践》2001,(12):36-37
新闻报道不仅要有闪光的主题,还要有好的报道角度。报道角度指的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发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或者侧重点。好的角度不但可以吸引读者,帮助人们增长见闻、获取知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还可以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使读者感受社会发展的强劲脉搏,激发起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特别是在媒体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四通八达,同一个新闻主题往往被新闻嗅觉灵敏的好几家媒体所共享,记者要想写出与众不同、出奇制胜的新闻,赢得读者,也不得不在新闻角度选取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8.
徐占焜 《新闻界》2000,(5):16-17
二、新闻背景的作用   有的记者、编辑认为新闻背景可有可无,其实不然。新闻背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衡量消息水平的主要标准是新闻价值的高低,新闻背景能提高新闻价值。主题是消息的统帅、灵魂,新闻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新闻事实是消息的主要内容,背景能使新闻事实更鲜明、更充实、更有可读性。新闻背景还能帮助记者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视新闻背景的后果是消息单薄,没有深度,受众搞不清来龙去脉,产生种种疑团。 具体说来,新闻背景有五个作用。   1烘托和深化主题,点明事物的实质、意义,提高新闻价值。   在背景…  相似文献   

19.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是网络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做好重大主题网络报道报道,不仅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成为重点新闻网站树立权威形象,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新华网在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中积极实践、主动作为,逐步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闻是媒体的主打产品,对经济活动的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深入挖掘与提升,是把经济和新闻有机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记者素质的考验。艾青在谈到对经济报道的体会时认为,记者素质“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善于把经济和新闻结合。”所谓经济与新闻的结合,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经济报道的主题的提炼,即经济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体现从而成为新闻价值。我们在经济报道的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