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桑小红 《考试周刊》2013,(47):191-192
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非常重要,他们正处于创造能力开发和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创造是为成年后的创造做准备的,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文章提出,幼儿创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规律,通过创造性地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调查结果表明必须从教育评价体制与教学内容、创造思维训练、创造意识培养、创造品格培养和创造实践与活动等方面,强化和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在《创造宣言》一文中,陶行知指出,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数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通过组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教育。创造教育重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迎接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教师,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创造能力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应注意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造性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游戏来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利用猜想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鼓励学生善于观察,敢于质疑的方法来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四子王旗教研室郭永先乌盟蒙古族中学康瑞武创造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和智力,它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至关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下面就教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谈一些看法.一、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思维是...  相似文献   

8.
再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张文修白永毅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能力的硬件部分,即创造方法论,或创造工程学,它是关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二是创造能力的软件部分,即创造意识,或创造欲望,它是关于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方法论和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 ,培养创造技能和训练创造思维三方面 ,论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的人才,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造精神、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品质三个方  相似文献   

11.
坚定地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创新教育,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重要使用,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对此,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如何推行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目前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在创造教育的施行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是把握创造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创造能力培养的着力点不在于创造成果,而在于学生的创造个性、创造品质和创造思维。学生的创造个性或多或少地表现于日常行为中,若不被发现和培养就容易萎缩。小学生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创造活动的四个心理因素之一--创造人格的培养,分析了创造人格构成的五种因素: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热情、创造常态、创造行为,并提出了培养创造人格的意义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技能和训练创造思维三方面,论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创造有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一是创造态度,二是创造思维,三是创造技能。这三个条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创造活动。创造活动是培养创造态度、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实现创造理想的手段和桥梁。所以,对学生的创造活动,应当加以组织;对于学生的创造成果,应当加以鼓励。这样,培养学生创造力这件事,才可能同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一样,提高到自觉、有计划的地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是由多种基本素质构成的。如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技能、创造美感等。本文着生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个性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高素质已是教育改革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呢。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能力和各种创造方法、解题策略,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出发点。回、依据学生“好奇”。C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好奇心正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学生参加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培养其学习的乐趣。如: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对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和重视。本文拟就有关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问题谈一些个人意见。一、创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谓创造能力,是指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所产生的思维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在学科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打基础的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写作的重要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教学中,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基石;设置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基本途径;创设情景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