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衡芳珍 《天中学刊》2012,27(5):19-22
大革命后期,工人运动急剧发展,出现了一些过激现象。广东革命政府出于安定革命后方秩序的目的,颁布了《劳工仲裁会条例》和《国民政府组织解决雇主争执仲裁会条例》,开始国民政府的劳资争议立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民生主义为指针,以劳资协调为原则制定颁布了《劳资争议处理法》并进行了两次修正,仲裁制度经历了强制仲裁到任意仲裁再到强制仲裁的轮回。国民政府的劳资争议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生产秩序,但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劳资争议。  相似文献   

2.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先后在欧洲组织了七次反法联盟,最终于1815年取得反法战争的胜利。反法战争给英国经济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激烈的劳资冲突,特别是卢德运动的再次爆发.向英国统治阶层敲响了警钟。如何应对日益剧烈的劳资冲突,成为工业化时期英国政府面临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3.
集体谈判权是现代工业社会劳动者应当享有的一项权利,通过集体谈判解决剧变时期出现的劳资冲突成本最低且最为有效。集体谈判权使个体劳动组织成为可以与雇主抗衡的集体力量,提供了雇主与雇员之间平等谈话的机会,成为连接政府、雇主、工人组织的比不可少的链条,是现代劳动法制不可缺少的环节,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劳资冲突此起彼伏,上海市地方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安抚劳工、缓解劳资冲突的社会保障措施.至30年代中期,陆续建立起疾病、工伤、退职、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体系.这些措施在客观上取得了安抚社会、稳定秩序的成效.但耐人寻味的是,这一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秩序建构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工人福利水平的增进.  相似文献   

5.
现代劳动法是劳资力量均衡法、冲突价值兼容法、劳工权益救济路径疏通法.劳动法现代性品质的生成与劳工结社活动的勃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正是劳工结社活动促使劳动法制模式从传统转向现代,并对现代劳动法制的运行发挥着结构性的支撑作用.我国应逐步完善劳工结社立法,为劳工结社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以不断推进劳动法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劳资纠纷与冲突日趋普遍与激烈。为此,英国政府积极变革劳资纠纷化解机制,改变前工业化时期以管制为核心的家长制劳资纠纷化解机制,转而采用以仲裁为主要内容的劳资纠纷化解机制。英国劳资纠纷化解机制的这一嬗变,发端于1756年法令的存废之争,完成于1800年《结社法》的颁布。纵观18世纪英国推行劳资立法的实况,以家长制劳工立法为核心内容的厘定工资条款和学徒制条款渐次废弛,而仲裁条款成为劳工法令的新内容。与此同时,作为国家化解劳资纠纷的权力主体,治安法官逐渐放弃"家长"的角色,转而发挥"仲裁者"的角色,仲裁制遂取代家长式管制,成为18世纪后期英国劳资纠纷化解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美国劳资集体谈判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把集体谈判作为制度化分配经济权力的法律手段和劳资双方利益博弈的重要法律制度已渐为美国社会各界接受。美国主要工会组织财产法律观的变化,强调要工会应严格遵守劳资合同的义务,并把工人自愿结社和集体谈判视为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内提高劳工物质生活条件的两大政策支柱。为此,劳联极力倡导建立“法理社会”。美国社会的政治主流、经济学者和法律学者等对劳资合作予以积极的回应,倡导创设某种社会机制,强调通过法律制度的设置,确保工会在与资方的利益博弈中,通过集体谈判与资方分享企业利润分配的决定权,使工人的收入在总国民收入中占一个适当的比倒,以稳定和提高工人的社会购买力,使劳工和资方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在美国企业界中,为数不少的“开明的”雇主也在其管理的企业中运用劳资集体谈判方式协调劳资关系的管理。劳资集体谈判思想的变化,推动了美国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出现并成为劳资关系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8.
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留痕》展示了特定历史语境下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和互动,伴随着大英帝国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英美文化的冲突明显地体现出来,小说中英国达利顿勋爵和美国大使刘易斯先生的冲突以及英式管家史蒂文斯和美国雇主法拉戴先生的冲突反映了英国价值观逐渐被美国规则所代替、英国的全球权势最终让给美国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在劳资收入分配方面秉承基本人权观念,创设了税收调节、社会福利保障、工资保障、劳工参与等制度。解决我国劳资分配领域资本与劳动要素不均衡、劳资收入差距巨大、政府角色错位、现代劳工制度缺失、社保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构建现代劳动三权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工会经济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SA8000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缘起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亦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初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贫困,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20世纪30年代,当英国学者罗纳德·哈里·科斯在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一种挑战传统的企业角色或目标定位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或利益相关者理论).  相似文献   

11.
国际社会在劳资收入分配方面秉承基本人权观念,创设了税收调节、社会福利保障、工资保障、劳工参与等制度。解决我国劳资分配领域资本与劳动要素不均衡、劳资收入差距巨大、政府角色错位、现代劳工制度缺失、社保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构建现代劳动三权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工会经济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1960-70年代,英国工会及劳工与英国政府之间爆发了持久激烈的矛盾斗争,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事件。这场影响广泛的工人运动虽然具有明显的政治斗争倾向并显示了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的上升,但其目标却无关阶级斗争与阶级解放的宏旨,英国工会在战后资本主义体制中所发挥的作用,依旧维持在其传统的角色定位上,固守着其保守自助的行为特征。因此英国工会与英国政府之间的矛盾斗争并不是一场政治权力的争夺,而只是一场经济权力的博弈。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区在经历了90年代的经济倒退和产业结构转型之后,于2003年出台了《大量解雇劳工保护法》,通过提前通告、劳资协商、预警通报等制度的运用,对台湾地区的经济性裁员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规制。我国目前在经济性裁员制度上的立法过于简单,存在疏漏。可以借鉴台湾大量解雇劳工保护制度,引进劳资协商等制度,完善我国的经济性裁员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于作为普通民众的劳工来说,教育是其获得发展的社会保障。英国劳工教育在劳工运动及劳工发展中也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社会作用。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英国劳工教育有着一些很明显的特征,如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与政治密切相连、有着浓郁的人文性等。  相似文献   

15.
一战期间,为了应对劳资关系问题,美国威尔逊政府成立了国家战时劳工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有劳资双方代表和第三方代表,目的是保证战时战争支柱企业的生产,避免劳工罢工或企业停工,维持劳资和谐。该委员会认可劳工组织工会的权利、劳工的基本生活工资和同工同酬原则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既遏制了劳工的罢工率,保障了企业的生产,又促进了工会会员的增长,提升了女工和有色人种劳工的地位。该委员会的政策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美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容,成为美国管制劳资关系不可或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转型期的中国,劳资冲突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对劳动力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基础之上。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从而使劳资关系也具有了"二元"属性。这种劳资关系"二元性"的形成主要源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与企业雇主之间的属性差异。要建立一体化的劳资关系,关键在于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与工会都是劳资分立的产物,二者在组建之后均加强了各自阶级的组织整合,也使劳资关系更具有阶级政治的特点。不过,工商同业公会作为行业性的雇主组织,并非如一般所认为的与工人及其工会处于完全对立的位置,它在政府的劳资处理机制、劳资合作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二战之后,西德工会提出了以劳资共决制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政策。由于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和西德其它各界的广泛认同,一战前未能真正得到贯彻的劳资共决制终于在联邦德国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联邦德国的劳资共决制包括企业代表会制、监事会劳资共决制和劳工经理制等内容。这一制度有利于联邦德国的社会稳定,并可为我国劳资关系调整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2006年共审结违例欠薪个案1043起,被定罪785起,有2名公司董事及1名雇主因违例欠薪被判监禁,1名雇主被判罚款11.4万港元。香港《雇佣条例》规定:“工资期间之最后一天完结后,  相似文献   

20.
侵权法的缺陷促使美国寻找解决工业事故的替代路径。劳工赔偿体制只是替代路径的一种。美国的劳工赔偿立法主要表现为各州的立法,因法院的合宪性审查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劳工赔偿立法将驱动雇主去履行注意义务,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美国虽对欧洲国家的工业事故处理机制进行模仿和借鉴,但美国最终确定了处理工业事故问题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