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杞 《图书馆论坛》1995,(5):46-47,52
《中图法》法律类目第二分类体系简评杨杞(陕西西安西北政法学院175信箱)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即《中图法》,下同)第三版法律类目中,首次采用了双表列类,即在保留原来按照“国家——法学部门法”分类标准使用次序编列的Dg法律类第一分类体系的同时,又...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图书馆自清末成立以来,曾先后使用《四库法》、《杜威十进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外图书馆统一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对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使图书馆藏书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也推动了读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图书分类法》(第7版)为例,从编制原则、类目体系两方面对海峡两岸的分类法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反映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图书与日俱增,旧分类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许多图书馆都在试图编写新分类法。1948年东北图书馆(现为辽宁图书馆)编写的图书分类法简称《东北法》是我国解放后第一部分类法。1949年7月山东省立图书馆刘惠吾副馆长根据解放后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参考《杜定友分类法》和《生活书店总书目》的类目等编写了《山东省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新法》,简称《山东法》油印本。这是全国解放后第二部图书分类法。共分九大类:100总类、200哲学、300教育、400社会科学、500语文学、600自然科学、700应用技术、800文艺、900史地。从总体上看它仍属《杜威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问世以后,已被全国各种类型的许多图书馆使用。年内即将修订再版《中图法》详表和简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也在组织修订之中。按着同一分类体系,结构和标记制度,同时编制出三种详略不同的出版本,这在我国图书分类法发展史上是创举。当前,运用图书分类理论,总结图书分类工作实践,结合分类法发展客观规律,提出科学地、长远地使用《中图法》的全面设想,对于分类法的使用者和编辑者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档案分类法》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档案分类的角度出发,说明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档案信息分类法。又通过分析图书分类排架与组织分类目录两者的兼容性,论述了图书分类法被赋予两重职能的原因,而借鉴图书分类理论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实体分类与档案信息分类两得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只具有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检索体系的一种职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图书分类法的原理编制图书分类表应遵循的原则,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对“民法”的列类并不科学,不能满足类分文献资料的要求,并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回顾清末我国图书分类思想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包括:对传统分类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对西方图书分类理论的传播与鉴别.对图书分类基本理论的探讨,以及对图书分类法编制技术的探讨。文章指出,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思想大量吸收了西方图书分类理论、特别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编制体系,但又有诸多创新,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9.
粗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及其使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平 《图书馆论坛》1996,(5):47-48,17
粗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及其使用问题黄建平(上海申联文献信息公司)《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是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含《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和《汉语主题词表》的基础上编制的成为两者兼容的一体化词表。这种词表是两种检索语言(先组式...  相似文献   

10.
我与文献分类法(回忆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 言我在研究文献分类学 4 0多年中 ,前后共收集到 30 0多种文献分类法 ,比较著名的有 :中国汉代的《汉书·艺文志》 ,宋郑樵《通志·艺文略》的分类体系 ,清《四库全书总目》的“四部法” ,沈祖荣、胡庆生的《仿杜威书目十类法》 ,杜定友的《世界图书分类法》 ,洪有丰的《图书分类法》 ,查修的《中文书籍分类法》 ,桂质柏的《杜威书目十类法》 ,陈天鸿的《中外一贯实用图书分类法》 ,上海通信图书馆的《S·T·T·图书分类法》 ,王云五的《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 ,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 ,裘开明的《哈佛大学燕京大学中文图书分类法…  相似文献   

11.
从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关系的两次讨论谈起(上)邓绍兴本世纪的档案工作中,有过两次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关系的讨论,发表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见解,推动了档案分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本文仅就两次讨论加以剖析和评述,兼论《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与《中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医药卫生”的某些类日用于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类目的图书分类、类目设置的不尽完善之处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期刊分类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邹贻洪(西南交通大学峨眉分校)《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以下简称《期刊分类表》),较第一版具有更完整的结构一致性和更大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是比较强的。但是由于期刊固有特点,在分类过程中仍感到该版分类表...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出版以后,有不少大型图书馆根据这个《草案》的五分体系编制适用于各馆的分类法。如《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等等。到目前为止,流行而且占相当地位的分类法,集中起来只有三家,那就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其中《人大法》,本来是坚持四分法的,第五版修钉时,也由四分法而改为五分法,可见图书五分法的体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历史,地理类的对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历史、地理类的对应杨鸣放(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称《中图法》)第三版中的实有类目与《汉语主题词表》(以下称《汉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在概念上进行对应转换,从而形成分类号与主题词兼容互...  相似文献   

16.
附《教育主题词表·中国法教育专业分类表》序二一部精心设计的检索语言工具书张琪玉(空军政治学院图档系)《教育主题词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教育专业分类表》是一部精心设计、精心编制的情报检索语言工具书。它的问世,不仅标志着我国词表编制技术的进步,而且也标...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图法》(三版)S类“植物检疫”子目序列的商榷林昕梅(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图法》(三版)是我国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图书分类法。它推陈出新,使得图书分类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对图书情报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也有些类目的设置值得重新考虑,如s类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档案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档案界和图书情报界广为使用的两部文献分类法,目前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献信息管理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同异,不仅有利于促进不同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享,而且对推动分类检索语言在档案工作中的进一步普及运用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药学科学集中、西药物两大理论体系于一体,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广泛交叉,给药学图书分类带来了新的难点,出现了列类的某些不适应。结合实际讨论了图书分类法(表)的编制在理论上,特别是在编表实际操作中,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图书分类知识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分类法(表)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情报机构中文献检索经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类法,一种是主题法.这两种捡索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可相互取代。因此,充分发挥分类法和主题法各自的优点,使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分类主题一体化,是广大图书情报人员的迫切要求。《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的编制,为广大图书情报人员提供了一个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兼容互换的检索工具,为方便检索、提高检索效率创造了条件.笔者结合文献标引工作实践,在此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