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参与生态环境监管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村民参与生态环境监管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出提高农民参与生态环境监管治理的可行举措,以期提高农村的生态面貌,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对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教育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逐步将推进新农村建设列为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美丽乡村建设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美丽乡村建设顾名思义,是要将我国的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使自然与人类更加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步骤,它的内涵不仅是坚持用先进的生态观念保护生态环境,还包括用经济手段及相关制度加以辅助。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8)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而乡村地域文化是乡风文明、村容风貌建设的基础。其中公共环境设施不仅要满足乡村现代旅游开发的各类基本使用需求,而且还要成为体现村容村貌,保护和弘扬农村特色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互动性的公共环境设施能有效引导人们参与到设施的设计理念中,并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去发挥和感受自己的想象。有趣味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让人产生愉悦的同时,对设施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也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响应,这对打造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因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考量必不可少。借助文献研究方法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发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互为影响、相辅相成,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乡村振兴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对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4)
为乡村创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服务,浙江省举办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美丽庭院专项赛"开创了"政校企村"协同共建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的浙江模式,在高校实践育人、乡村内生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浙江样板。但是在美丽庭院建成后一年的运行使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赛制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扩大美丽乡村建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的推动下,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与武汉大学共同开展了“美丽乡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促进浙江省地理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应用,提升全省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全省乃至全国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样板,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美丽乡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美丽乡村软件体系,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在平台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架构和标准,搭建美丽乡村相关的应用系统,作为当地数字城市的应用示范工程,与数字城市建设大体同步开展。平台目前已经在安吉、磐安、淳安、余姚等县市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产品、产业、开发、管理、人才、环境等层面存在发展瓶颈和问题,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乡村旅游可在“美丽中国”战略的视野下,基于“美丽”、“生态”、“和谐”等理念,从建设美丽乡村、培育美丽产业、创建美丽生活、塑造美丽农民四大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不久前落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的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实现"美丽中国"计划,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飞,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贯穿于社会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小草大事业",发展现代草业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现代草业涵盖牧草、能源草、生态草、草坪草、观赏草、食用草、药用草等范畴,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是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存在天然契合的互动关系,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南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研究了 2010-2018年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滞后状况.计算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明显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2014年12月5-7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主要研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执政能力的战略措施,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相关热点问题。通过此次会议大家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科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尽心竭智,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阐释,提出务实有效的政策建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供稿)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快美丽四川的建设步伐,努力完成"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统筹进程,维护生态安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四川生态建设跃上新台阶。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3.
"美丽中国",一个传统而又崭新的名字。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并首次把这一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也彰显了执政  相似文献   

14.
杨槿  陈雯  杨柳青  耿佩 《资源科学》2020,42(7):1285-1297
乡村生态转型旨在保护乡村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及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以达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共赢,是乡村功能认识回归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农业生产和生态维育功能重新得到重视等外在因素,以及乡村生态资源丰富和村民发展诉求强烈等内在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地处生态敏感区的传统农业村落实现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途径。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特质,本文从要素投入和参与主体两方面探讨了乡村生态转型的可能路径,提出乡村生态转型需要从依靠资本转向依靠知识投入,结合政府、社区等主体在乡村知识投入与应用中的行为及作用特点,提出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更适合采取社区参与的方式。最后,结合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陈庄村的生态转型实践,对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和社区参与策略及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乡村生态转型必要性及其路径的理论认识,并为乡村发展的生态化实践提供一定经验借鉴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摆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十八大提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预示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产生了影响。以湖北省为例,留在农村的以中老年居多,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诸多不利。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探究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尝试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区域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美丽家园,将海北州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州。  相似文献   

17.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农村人居环境差依然是新时期发展中的突出短板。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培养村民自治理念、完善筹资机制、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管护长效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新社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及城中村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武汉市某村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为例,总结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规范和技术路线。农村新社区的合理建设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支撑,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美丽乡村是美好家园、美丽中国的直接体现。作为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的意义非同一般。文章从乡镇居民水法意识的现状调研分析入手,分析了对农村生态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决条件。水利部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黄河流域下游为例,在构建黄河水资源高效管理体系、水工程坚实保障体系、水生态统筹开发体系、水管理法制透明体系、水文化教化育人体系等方面开展探索研究,以期更好推进黄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