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科技风》2016,(23)
轨道交通单程票因为其单次使用、出站回收的特点,造成不能虚拟换乘、连续计费的技术瓶颈,本文提出了引入二维码技术,起到复制信息的作用,从研究乘客的行为方式出发,通过软硬件设备研发,研制出单程票虚拟换乘的专用通道。这项研究从技术上实现了单程票虚拟换乘的业务流程,为轨道交通全路网所有换乘站的单程票站外换乘提供了解决方案,拓展了单程票这一类型车票的功能,减少乘客投诉,降低乘客出行成本,提高了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各大型与特大型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出行的客流分担量日趋上升,且时间上、空间上高度集中。只有实时动态地把握轨道交通客流数据信息,及时快速进行定量化、科学化分析研判,才能迅速采取针对性的预案,做出可靠决策。传统客流检测方式,无法掌握乘客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的具体行动线路,无法了解乘客的换乘线路。本研究利用手机技术持续追踪手机用户的出行轨迹,识别并处理得到各个站点的客流总量及客流组成情况,即,每个统计周期内,各个站点某线路进站客流量、某线路出站客流量及某线路换乘至另一线路的换乘客流量。从而提供了更全面、更精细的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数据,为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调整提供了定量化的决策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3.
换乘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规划设计换乘站,可使乘客换乘更快捷、更方便,同时也会减少各个方向的客流交叉.为此,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方式,并分析探讨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干线公交和轨道交通覆盖率有限,我们提出基于互联网的随约巴士。该巴士是一种新型公共交通,可以解决公交覆盖不全问题以及与轨道和干线公交接驳换乘问题。随约巴士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灵活地设置线路,并将最优线路显示在手机端让乘客选择,同时采用线上线下付款方式供乘客自行付款。手机端提供二维码作为上车凭证,且在运营期间可根据反馈量开设新的线路。  相似文献   

5.
公共交通换乘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子系统。文章把公交、地铁、高铁等城市公共交通融于一体,综合考虑换乘次数、换乘距离、换乘费用等因素,建立公交线路的组合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虚拟站点的交通换乘算法,最后给出了算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地铁是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结点,地铁文化可以延伸和提升城市文化。地铁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承载和体现城市文明。从乘客、管理者、基础设施三个维度论述地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当我们彻底摆脱了自我中心主义,努力培育出乘客的公共意识,将管理者的规制意识转变为对乘客的平等关爱,并放弃工具主义思想转而追求地铁的美学价值,地铁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7.
孙童龄 《科技风》2012,(18):227-228
城市综合换乘枢纽不仅实现了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转换,极大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而且充分发挥了高容量公共客运系统的性能,落实了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但由于我国的综合换乘枢纽建设起步较晚,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我国城市综合换乘枢纽在投资政策和建设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为完善综合换乘枢纽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涛  胡小敏  郝格格 《科技风》2023,(24):144-147
随着现代经济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地铁行业发展迅速,地铁成为我们出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其连接着我们出行的其他交通方式。本文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重点分析西安地铁2号线与西安北站高铁的换乘中,以大数据作为研究背景,导航路线规划作为基础依据,在此之上添加乘客出行时间限制,来优化智行地铁与高铁的换乘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分类,分析了不同换乘方式客流组织的特点。其次对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客流组织在时间上、在空间环境中、客流组织中信息传递的要求及规范乘客乘车流线四个方面阐述加强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的对策。最后介绍了引导标识系统的合理设置对于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科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8):177-178
从方便乘客换乘与快速疏导交通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型、综合性换乘枢纽交通组织的复杂与混乱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总结了站前广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对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公交停靠站、长途客车站及自行车停车场的布置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抑制社会车辆泊位需求,出租车停车场靠近出站口,公交站点设在外围以及完善行人诱导系统、简化行人流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交通换乘功能是城市交通枢纽的核心功能之一,交通枢纽的交通换乘能力及枢纽内部客流交通组织状况是评价枢纽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引进交通分布原理,将每种交通方式近似看作为一个交通源,其服务范围看成为交通影响区,对枢纽内交通方式间的换乘量进行分析与预测。在充分考虑行人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乘客步行距离作为评价枢纽客流交通组织的主要量化指标。测算行人最大步行距离、平均步行距离、绕行系数评价枢纽布置的方便性,进而评价枢纽内部布局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陈秋燕  张兵 《科技广场》2014,(6):153-156
本文随机选取南昌市7条公交线路对其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判断公交服务质量的差异显著情况和计算服务质量的平均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感知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有无空调、停站数量、首末班时间安排、发车频率以及换乘便利情况均是影响乘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公交服务质量、提高乘客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科学合理的换乘量预测分析至关重要。通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枢纽总量预测和非集计模型对枢纽换乘分担率的基础上,得到客运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间换乘量,并以新成都站为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介绍换乘系统设施构成的基础上,对换乘系统的特性从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一定要在规划设计时完成统一协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蓝骆驼 《知识窗》2014,(9):12-12
曾几何时,司机接不到活的同时乘客却也打不到车,“打车难”对于很多城市来说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有个小伙子却对司机师傅说了句:“其实,你也可以坐等乘客‘送上门来’。”  相似文献   

16.
创造絮语     
张贴在汽车内的号码乘客的物品遗忘在出租车上的事 ,天天都在每个城市无数次的重演。据报道 ,天津市一年中丢失在出租汽车里的财物价达 2 0 0 0万元之多 ,其中只有三分之一能重新回到乘客手中。要是乘客能记得乘坐过汽车的号码 ,他们查找失物、司机送还拾物就会变得容易得多。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车前车后的牌照 ,即使有过匆匆一瞥 ,那一连串字母和数字恐怕也难于留下记忆。针对这一司空见惯的事情 ,有的城市的管理部门想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他们选用了几十种动物图 ,配上两位数组成号码 ,张贴在出租汽车内。乘客只要留心看一下…  相似文献   

17.
褚祺晟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87-188,190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流量逐年上升,市民乘坐地铁出行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目前的车站结构和规模滞后于快速发展的要求,运能和运量矛盾愈发突出,经常采用限流来缓解车站压力,特别遇到列车故障或大客流集中出现时,对大型换乘枢纽站车站客运组织、乘客安全、服务质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热敏计数系统实现了对换乘区域的客流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的信息系统,通过实时的大客流预警,帮助运营人员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达到安全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巴特利特建筑学院学生亚历克斯在自己的毕业作品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未来机场不必再建在郊外,飞机可以从城市街道上方起飞。在亚历克斯的设想中,未来的机场应是城市的一部分。跑道建在建筑的屋顶上,乘客们乘坐通勤车可以便利地往返于机场和城市之间。航站楼、飞机跑道和大型行李门将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19.
王鹏 《科技风》2014,(13):20-20
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现已开通多条线路供居民日常出行。但通过实际运行发现,轨道交通线路间的换乘站常常出现换乘压力大、换乘距离远等问题。笔者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结合其他城市的运营情况,提出了对换乘站的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模式和规模既要适应近期城市交通的需求,又要适应远期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城市当前客流规模和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非集聚模型进行城市公共交通换乘客流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