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讲述甲醇合成反应机理;影响甲醇催化剂还原的因素分析;催化剂中毒的种类以及如何延长甲醇合成催化剂使用周期的措施。对甲醇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负载Cu-Mn催化剂催化甲醇与乙醇一步合成异丁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文凯  许娇  徐瑾  陆雁 《科技通报》2002,18(6):490-494
分别使用CuO-MnO/Al2O3和CuO-MnO/SiO催化剂,甲醇与乙醇在常压和250、300和250℃条件下一步合成异丁醛。研究了CuO-MnO/Al2O3和CuO-MnO/SiO2两个体系催化剂的组成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uO含量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而MnO含量则主要影响催化剂对异丁醛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用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硫酸铁为催化剂,采用蒸馏分水工艺,合成α-萘乙酸甲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酸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适宜反应条件为:n(甲醇)∶n(α-萘乙酸)=10∶1,催化剂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7%、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产品收率为93.5%。  相似文献   

4.
科技中国     
广州能源研究所合成燃料实验室与香港大学合作项目生物质气制甲醇近日来取得进展。实验室研究出几种活性及选择性均优于合成气制甲醇工业催化剂的新型合成甲醇催化剂,其中有的催化剂粒径达到纳米级。 由于生物质气化后产生的气体组分中CO2和CO含量较高,H2含量低,H/C严重不足,如果不经过后续的合成气调整过程,就不能按照传统甲醇合成工艺生产甲醇。实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壳聚糖硫酸盐为催化剂,甲醇作溶剂,由没食子酸和甲醇合成没食子酸甲酯,研究了影响催化酯化合成的各种因素,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甲醇与没食子酸摩尔比取1.25:1,催化剂与没食子酸摩尔比0.42:1,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6~10 h,收率98.6%。以60%乙醇重结晶可得到白色颗粒状晶体没食子酸甲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60万吨甲醇项目变换工段Co-Mo系耐硫催化剂(QCS-01)装填后的升温硫化和过程控制及相应硫化过程中不正常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法制备了不同Ag含量(1%~8%)的Ag/MgO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含量及制备方法、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腈和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CO2-TPD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加入的Ag对Mg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提高,而沉淀法制备的Ag/MgO催化剂基本上没有活性.对浸渍法制备的Ag(5%)/MgO催化剂,催化剂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托普基辅石油化学合成研究所以瓦伦帝·特瑞加科夫为首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工业合成甲醛的对环境无害的新技术,它基于甲醇的直接非氧化催化脱氢化,甲醇的转化率很高。甲醛合成的常规方法是基于甲醇在银或铁-钼催化剂存在下的氧化脱氢化。但这一方法有某些缺点:所制得的甲醛中混有水,产量低,生产过程不防爆,且在外排气体中含有许多污染物。甲醇的直接脱氢化更可取,但问题仍然是催化剂。现在的催化剂应用于工业生产时甲醛产率太低。托普基辅小组开发出了氧化物催化剂,它们能使甲醇直接非氧化脱氢化变成甲醛的比率达到9…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钢厂副产煤气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副产煤气中的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中提浓氢气和一氧化碳用于合成甲醇。提浓后氢气的浓度约为97%,一氧化碳的浓度约为98%。在反应条件:压力5.3MPa,温度230~260℃范围内,低压催化剂的性能较好,原料气合成粗甲醇,经精馏提纯后,得到纯度较高的甲醇。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的托普基辅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工业合成甲醛新技术,它基于甲醇的直接非氧化催化脱氢化,甲醇的转化率很高但是对环境无害。甲醛合成的常规方法是基于甲醇在银或铁-钼催化剂存在下的氧化脱氢化。但这一方法有缺点:所制得的甲醛中混有水,产量低,生产过程不防爆,在外排气体中含有许多污染物。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催化剂碳酸钾的用量、乳化剂大豆油酸钾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蔗糖大豆油酸酯的影响,从而确定定出合成蔗糖多酯的最优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介绍钯催化剂的性能与结构;对双氧水生产工艺中钯催化剂的装填,使用与维护作的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任海峰 《今日科苑》2010,(16):113-114
本文介绍了坐落在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区的克石化公司20x104t/a甲醇项目,建设前期由于距克石化公司距离较远且公用工程已近满负荷,因此甲醇厂外系统自配套了空气压缩机、制氮机、氮气压缩机以满足厂内供气需求。重点对甲醇厂内配套的干燥器的运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掌握其工作性能,提高压缩空气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获得高品质的产品气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热法合成出Bi_2O_2CO_3催化剂,通过XRD、UV-vis DR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制备出的Bi_2O_2CO_3属于正方晶系,对可见光有较好响应,将其在可见光照射及室温下用于催化苯甲醇与苯胺偶联反应,可获得产物亚胺。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低过饱和共沉淀法合成了物质的量比为2,3,4的钴铁水滑石,XRD、TG-DTA和IR分析均表明它们晶形好,纯度高,以其焙烧产物为催化剂研究了乙酸正丁酯催化合成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焙烧产物都可以催化乙酸正丁酯反应,其中4CoFe效果最好,3CoFe次之,2CoFe第三;以4CoFe为催化剂,在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为2h,催化产率为79.0%。  相似文献   

16.
氢气化学性质活泼,如何实现氢气的高效储存和输运是限制整个氢能源体系发展的瓶颈。一种有效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是将氢气存储于高的氢质量含量液体燃料如甲醇中,在需要时通过水和甲醇的液相重整反应,原位释放氢气。而这一过程能够实现的关键在于高效甲醇水重整催化剂的开发。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团队有目的性地设计合成了一种铂-碳化钼(Pt/α-MoC)双功能催化剂,在190℃时,催化产氢速率高达18 046molH2/(molPt*h),活性较传统铂基催化剂提升了两个数量级。通过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反应机理详细的研究表明,载体α-MoC与Pt之间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在较低担载量时Pt在α-MoC表面呈原子级分布状态,使贵金属Pt的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Pt/α-MoC表面甲醇水液相重整是一个双中心反应。其中,甲醇和水的氧氢键解离发生在α-MoC载体上,原子级分散的Pt催化甲醇的碳氢键解离;甲醇解离产物CO在Pt-Mo界面处与高表面覆盖度的羟基发生高效水汽迁移反应生成CO2。该研究成果为氢气的低温制备、高效存储运输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微波固相法合成了MCM-41固定AlCl3固体酸催化剂,用FT-IR表征其表面酸性,用Hammett 指示剂测定酸强度,用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表征催化剂的性能,考察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固相法制备的MCM-41固定AlCl3固体酸催化剂表面存在L酸中心,对TBC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0.5 g,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条件下,酯化率可达到93.4%.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有关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等方面研究进展,并对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甲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甲醇的生产技术、速度和规模不断地扩大。我国合成甲醇的原料以煤为主,因此,确保煤化工甲醇合成装置的稳定运行对安全和高效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煤制气合成甲醇工艺的介绍,对煤化工甲醇合成装置的稳定运行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新法合成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蔗糖大豆油酸酯技术。以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采用两步法合成蔗糖大豆油酸酯。第一步,利用大豆油与和乙醇合成大豆油酸乙酯。第二步,用蔗糖和大豆油酸乙酯制备蔗糖大豆油酸酯。通过考察碳酸钾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蔗糖大豆油酸酯的影响确定最优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碘值测定和相对密度测定等方法对产品结构做了初步鉴定。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大豆油酸加到了蔗糖骨架上,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蔗糖大豆油酸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