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起步于本世纪50年代的我国核农业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其中许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中国核农业利用核辐射诱变技术,已在40余种植物上选育和推广应用优质突变新品种513个,约占世界辐射诱变育成品种2050个的1/4,居世界各国之首。年种植面积保持在900万公顷以上,约占我国各类作物年种植面积的10%,每年为国家增加粮、棉、油30亿至40亿公斤,社会经济效益近60亿元。增产价值相当于“六五”和“七五”10年间国家对核技术在农业中应用总投资的数百倍。核农学已成为我国改造、革新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核技术主要包括反应堆技术、加速器技术、同位素制备技术、核辐射探测技术 核分析技术、核成像技术、核军事技术、电离辐射计量技术、辐射防护技术和应用核技术等。其中应用核技术又包括同位素示踪技术、辐射加工技术、辐射改性技术,同位素仪器仪表,核医学和核农学等。可以说,“核”与“核辐射”基本上囊括了该学科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用型、多样化技能的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农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加强学生与农村农业的联系,“农业技术推广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加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方法、促进科研成果的创新应用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学重要的步骤。农业技术推广学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推动下,更加有利于促进农学专业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辐射源和核能的广泛应用,现代核技术几乎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个方面,核技术已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辐射源和核能的广泛利用在给人类带来莫大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接触核射线的机会明显增加。因此,人类应该在最大限度利用核射线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研究核辐射的生物效应,核辐射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机理。该文主要介绍电离辐射与脑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朴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天、地、人"三才传统农学思想.以此为纲,形成了二千多年的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孕育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其间产生了间作套种、优化组合;循环利用、多极优化;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系统思路以及发展农业、稳定社会、推广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用养结合、常新地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朴素农业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卓越农业人才,西南科技大学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用技能为核心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教学实践证明,该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了专业培养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可显著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20世纪形成的农学专业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探索并形成了农学专业多方向教学新体系.在农学专业下设置了“农学”、“药用植物”、“农业标准化与贸易”、“农业产业化”和“烟草”等专业方向.构建了这些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农学类高职院校担当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重要责任。农业类高职院校人才队伍是国家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如何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农学类高职院校也承担着这样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农学类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本文以湖南两所涉农类高职院校为例,说明农学类高职院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一、我省农学类高职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9.
农学专业是职业技术教育中一门既普通又传统的专业.它为社会培养大批急需的人才,同时还要为“三农”服务。职业学校办农学专业.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突出本地农业特点,积极面对本地农村,选择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专业.下苦功夫.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为当地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加强农学专业本地化。在新形式下,对传统的农学专业进行内涵的改造,与时俱进,培养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复旦大学恢复重建本科核技术专业,恢复重建后的复旦大学核技术专业构建了新的本科生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为了建设有特色的核技术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体系,首先开设少而精的专业基础实验,使学生能够得到严格的、必要的核相关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在此基础上,利用本系拥有的在上海地区少有的大型设备,开辟核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在建设一个有特色的核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基地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建设课外实践环节,提高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龙江县农民中专农学专业实习基地现有耕地面积40亩,设立了以大田作物为主的科学试验区、生产示范区、良种繁育区。基地为教学服务,使学员在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基地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目标落实科研课题,促进农村的经挤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基地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生产示范的功能。(一) 立足于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创造条件让学员直接参与基地的科学试验和管理,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能力。农学专业教研室在基地管理上以“技  相似文献   

12.
农学类高职院校担当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重要责任.农业类高职院校人才队伍是国家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如何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农学类高职院校也承担着这样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农学类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本文以湖南两所涉农类高职院校为例,说明农学类高职院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 国家教委统一制订的农民中专的教学计划中,农学专业不设农机课。龙江县农民中专教学实践表明,农学专业开设农机课是很必要的。农学专业开设农机课,是由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农村经济发展与需要所决定的。从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事实说明,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搞什么模式的农业现代化,都必须搞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农村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将逐步向商品化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将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为着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流通渠道,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共四川省潼南县委利用农村有线广播网,举办科学种田广播学校,组织县、区、社干部和社员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干部开始改变了(目下)指挥作风,社员不断提高了科学种田的自觉性,促进了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欢迎。以前不少农村基层干部不懂农业科学,许多社员不会科学种田,农业增产幅度不大,有的社队甚至造成减产。这些教训,使县委认识到,干部不懂农业科学技术,盲目指挥,造成  相似文献   

16.
要想发展农业经济,必需坚定科教兴农的信念,兴办电大农科大专学历教育是科教兴农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内蒙古电大乌盟农广校农学专业教学班的一些基本情况、办农学专业的体会及农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被资源、水土流失、水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等几个方面,通过分析一系列数据指出了制约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所在.同时,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整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实施的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以点带面,促进生态农业基地建设;从加速农业环境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对改善和促进环境状况,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招生》2009,(2):122-126
农学 学科:农学 门类:植物生产类 专业名称:农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此总结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建立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对改革的经验进行思考与总结,即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应现代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对于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现在和未来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特征、现状、障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