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玉霞 《兰台内外》2020,(12):30-31
基层单位电子档案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要想有效应对挑战,就应科学制定电子档案安全工作规划,加强归档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落实电子档案全程信息安全管理,确保电子档案安全。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安全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菲 《湖北档案》2009,(8):22-2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应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对机构内产生的电子文件、档案部门保存的电子档案进行安全严谨完善的组织和管理,防止电子文档在网络传输、介质存储和提供利用等过程中被故意或偶然的非法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识别、控制,确保电子文件的保密性、完整性、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必须融合管理与技术要求,实现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肯定了数字签名在技术上保证了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认证性的同时,从档案保管利用的视角,剖析了数字签名技术在保障电子档案长期安全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保证数字签名文件/档案长期可信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唐祖军 《云南档案》2007,(11):24-25
随着电子档案的广泛出现,在电子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如何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已被提上研究日程.电子档案自身在信息生成、信息结构、信息存储和信息传播等方面的特征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档案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保证电子档案载体物理上的安全.电子文件是以脱机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所以要建立一个适合于磁、光介质保存的环境是很重要的.空气中的灰尘是影响电子档案误码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电子文件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化的作用能否实现,倘若电子文件安全保管不到位,被非法窃取或者保存电子文件的载体或者格式遭到篡改,由电子文件的数字信息特点可知,生成于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将无法保证其作为文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失去文件真实性的电子档案不仅使得档案机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无法得到实效,同时也无法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可靠的电子档案,致使档案部门的工作和职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谈电子档案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涛 《档案天地》2003,(3):24-25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部门形成的电子文件越来越多。电子文件 ,基本包括图像文件、图形文件、数据文件、文本文件、计算机程序、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多媒体文件等几种类型。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 ,需要依据其特性进行保存与维护 ,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长期地处于可理解、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一、电子档案的保管电子档案同纸质档案相比较 ,档案保管主要是针对电子档案的物质形态开展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电子档案存在和显示的技术环境 ;保证电子档案存储介质的存放条件 ;按规定及时检测电…  相似文献   

8.
1950年由东京帝国大学的Yoshiro Nakamats发明了软磁盘。其销售权由IBM公司获得。由此开创存储时代新纪元。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数量日益增长,关于电子文件(档案)应该选择何种介质作为长期(永久)保存的载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毕学军 《云南档案》2010,(12):36-37
为了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国家档案局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通过建立异地备份库等形式,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的长期安全。电子文件备份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成为确保档案信息和档案实体绝对安全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孙立徽 《云南档案》2011,(11):22-22
<正>(省档案局电子文件备份管理处处长孙立徽:各级档案馆不但要对电子文件进行全面备份和异地存放,对其他档案也要按其重要程度,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备份和异地存放,确保万一情况下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档案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已经提上档案工  相似文献   

11.
高校电子档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以及各部门直接产生的电子文件;另一类是高校各部门产生的视频档案以及各类系统数据档案,其有可能通过局域网直接上传档案馆,也可能是通过光盘、磁盘等介质移交给档案馆。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及备份是保证档案信息真实、完整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因为电子档案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存在于计算机中的电子档案也容易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造成损坏丢失。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为确保电子文件价值的长久发挥,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应用电子文件时代下的新技术,运用"前端控制理论",采取有利、有力的方式完善对电子档案的便利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电子档案信息是以网络化、数字化的形式而存在,当接入互联网之后,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来自网络的攻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探索。本文分析了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文件应运而生,档案部门管理电子文件成为必然,档案工作面临着电子文件带来的记录方式的改变,而产生了档案管理活动和利用方式的变化,正确认识电子文件的特点和性能,是档案工作者必备的知识点,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电子文件的完整、真实、准确与安全也成为档案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出现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方法与策略.电子档案的发展时间相比纸质档案要短得多,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比纸质档案更复杂,因而探索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意义重大,同时也是电子档案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子文件作为未来社会现行文件的主要形式,也必将是档案部门接收的主要文件类型,研究如何安全保管电子文件,对于电子文件的长期存取利用,电子文件价值的发挥,延续数字时代人类的记忆有着重要作用,从而使得档案保护技术学科体系更加完善。从档案保护技术学的角度看,电子文件安全保护技术学应当包括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量的电子文件的产生,对高校的归档与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因此,做好高校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与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从而使电子文件的归档和保存,得以有序完整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电子档案元数据构成和归档安全性要求,提出了基于XML文件访问控制机制的电子档案安全保障模型(xERSPM).通过敏感性信息嵌入、文件访问权限控制、XML签名、XML应用防火墙验证等信息安全机制,解决了电子档案访问、传输等操作过程的安全性问题.在xERSPM模型的XML文件访问机制控制下,采用电子档案数据分类封装、数字摘要和XML签名等技术,解决了电子档案封装包持续更新和多次数字签名认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对电子档案安全问题的认识   电子档案是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纸质档案比较电子档案安全性更需要防范.这就要求电子档案管理要突破纸质介质、账册登记、静态管理、封闭管理的局限性,建立新的电子档案标准体系,规范电子文件的形成过程,研究电子档案存储、管理、检索和使用问题,建立电子档案信息资源中心和发布体系,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