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阶思维作为创新人才的必备品质,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包括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之一的科学精神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中“勤于反思”,实践创新中“问题解决”都指向高阶思维。通过精设课堂提问、深耕情境教学、钻研学科融合等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素养,从而实现提升育人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克龙 《化学教与学》2023,(3):17-20+88
日常课堂中难以落实素养发展评价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不具有素养发展评价功能。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与同行分享素养发展评价的问题设计四个策略:问题设计指向学习目标达成,为学生素养发展评价护航;问题设计指向学生增进学科理解,为素养发展评价提供可视化思维;问题情境设计来自真实情境,为素养发展评价提供表现场域;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为全体学生素养发展评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评价是核心素养指向下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诉求,也是高阶思维课堂构建的指挥棒.文章分析了表现性评价对高阶思维发展与评价的适切性,依据高阶思维、高阶学习、表现性评价等基础理论,以具体学科为例,从统整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高阶思维特征与表现刻画、凸显高阶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表现性目标设计、驱动高阶学习活动的表现性任务设计、指向行为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评价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高阶思维发展的表现性评价设计过程与方法.以期丰富高阶思维评价理论研究,驱动高阶思维课堂构建,促进核心素养一体化落实.  相似文献   

4.
施璐嘉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103-104
本文直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现状,聚焦课堂提问的本质诉求与价值取向,指出设计提问绝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肤浅的植入,而是指向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是指向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升、思维品质的培塑和文化品格的培育的系统行动。“有氧英语”课堂问题设计应聚焦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完整人”,架构多元平台激荡起学生的语言想象,链接多维生活建构起学生的言语磁场,从而在日常课堂中真正培育起每个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实现英语习得从语言到言语的自然进阶。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堂上,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追问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目的的再次提问,促使学生更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所谓"生长数学教学"主要指以数学知识结构、思维方法、重要思想的生长、形态与方法,来构建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为学生的知识成长助力,从而物化为具有生长性的数学课堂.其价值指向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生长.其目的是形成前后一致、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必需的手段,是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的重要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心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训练.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结合笔者和同行的教学案例、反思,探讨了设置有效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但是,目前的课堂提问多指向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此,教师要对提问的策略展开研究。课堂上,教师可采取“殊途同归”“跳摘果子”“及时追问”“反问促辩”等策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主动探究,落实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提问方式、把握提问时机、拓展提问深度三个策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建构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必需手段,是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的重要纽带,曼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心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提问呢?文章结合笔者二期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结合本人和同行的教学案例、反思.探讨了设置有效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技能,也是深度教学的实施途径.教师应该深入解读、挖掘、整合教材,带领学生超越对浅层、表层知识的学习,进入对知识内在意义的探索中,通过课堂提问的层层深入,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不断进行高阶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分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索正确答案时学生的接受度与效率。相对于那种前后颠倒、信口开河的提问,有效提问必须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指向要清楚、明确,既能疏导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疑难,更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学功能。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核心素养已经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思维发展 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引起语 文教师的足够关注。课堂提问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的主要互 动形式,教师应使用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提出合理且有意义 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且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核心素养”一词迅速成为教育界的热频词。提炼心理学科核心素养并梳理学科知识网络,对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为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力、社会适应力、学习品质。由此提出,探讨构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网络:自我认知、学会学习、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生命教育,并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习得的“情境浸润”“问题驱动”“活动体悟”“评价反思”四个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设计好每一节数学课,进行课堂的有效提问,这是构建高三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路径.如果说随时生成的课堂能够带  相似文献   

15.
洪兵 《教学月刊》2023,(10):21-24
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和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可强化思维训练,关注知识生成的过程和知识学习的过程,贯彻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课堂指导思想,形成可借鉴的数学高阶课堂建构范式.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高阶思维培养的学科素养目标、活动情境、探究问题、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猜想、提问、创新、整合,从而发展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6.
胡雪芹 《广西教育》2013,(41):12-12
课堂提问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师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对话的主要方式,其核心及宗旨应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领会数学知识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然而,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上还充斥着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7.
科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要途径,"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力学发展的重要历程,揭示了力和运动关系和物体具有惯性的性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其前概念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本课堂通过质疑、迁移、建模、论证、推理、创新环节,重现物理学家的研究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用策略,也是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文章对课堂提问的认知导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课堂提问是学生认知思维发展的中介,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思维水平是促进学生认知思维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作为"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只限于对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实质性知识"考查上,而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多地关注学习能力、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反思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学生对自己思维与学习过程的再思考."反思可以促使学生的认知由指向问题转移到指向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监控、评价、调节、纠正自己的认知活动,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14):27-2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核心与重点。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基础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实施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有效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则需要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依托。基于此,本文将从精心设计问题内容、使用诙谐幽默语言、抓住适当教学时机、注重因材施教理念、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注重课堂有效追问六个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策略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