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传统武术技击形象的窘境已经形成,其公信力也因此下降,对于这种窘境的成因及如何破解虽然有研究但是仍有许多困惑。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文化、社会和认知等多视角对传统武术技击形象窘境的成因及再塑造的路径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技术技击形象的窘境是由主体的技击功能弱化和客体的技击能力不足两方面原因造成;再塑造需要从练习者"事实技击"的"切身感"为依据检验并汲取适应于格斗的传统武术技击之道、置身格斗场以"切身感"为依据优化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术和以技击的身体认知范式建立为基础发展传统武术练习者的技击能力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产业现实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分别指出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因素,并据此提出对其发展模式的构想,特别是在后奥运时代,中国传统武术作为世界武术的母体,将如何导向传统武术这个活化石方舟,提出传统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西方体育的冲击,传统武术的生存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近年来,泰拳、跆拳道、柔道、空手道、剑道等东方优秀武技也加速了在我国的推广进程,这对于已经处于濒危境地的传统武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如何应对挑战、与时俱进是关乎传统武术生死存亡的大事。在深刻分析之后,文章认为复兴传统武术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群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且只有将这种教育制度化、体系化才可能重塑传统武术新形象,再次焕发她的魅力,守住传统武术最后的阵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拓展,对中华武术,特别是传统武术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新的形势,如何传承发展传统武术,就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武术工作者肩上。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比较分析法探讨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武术固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却积极地促进着传统武术的进一步转变,尤其是传统武术价值的转变。竞技武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武术价值的转变,适时改变实现传统武术价值的表现形式,能使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洪美玲 《体育世界》2010,(11):115-116
近代以来,西方体育称霸全球,中华的瑰宝——中国武术在西方体育的冲击下,它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武术在这种冲击下,中国武术经历了趋同于西方体育;分化成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最终中国武术走向了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7.
顿悟的传统武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跋涉而来的传统武术,历几千年岁月而不坠,但在21世纪的今天,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武术发展中的种种困惑也正在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直面传统武术的生存问题,很多人认为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更有很多传统文化情结浓厚的人士站在保护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发出了"关注传统武术,拯救传统武术"的震耳之言.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武术有别于其他武术,它是在文化理论指导下,发展出现的武术。它以道家文化为理论基础,是通过肢体来表达对道的理解和感悟,是通过武术这种方式,使生命能够更好存在。本文通过研究传统武术的发展历史,分析道家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结合十三势,提出传统武术的本源所在。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走进一个瓶颈的时代,着实让那些热爱传统武术、关注传统武术的人们感到困惑.爱其博大精深,是无可厚非的,但面对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确实不可能使更多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它、呵护它、研习它.这是一个包括专业人士都认可的事实.传统武术已经远离了它曾经辉煌的时代,而如今的社会对于一个个体来讲,个体角色的多样化,知识的广泛性却越来越对社会成员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面对改变了的社会境遇,传统武术的继承着实应该重新做出选择,从体系庞大中、从博大精深中进行筛选,从传统意义出发,从"短"字入手,也许会成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认同研究视角,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变迁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武术在发展历程中在对异文化认同的境遇下产生了相应的文化变迁,正是由于这种对异文化的认同而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异化发展。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以中国文化传统作为其发展基点,在凸显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下寻求传统武术发展新的内在动力,以实现对于传统武术文化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现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武术生存和发展环境逐渐消失,以技击为主要价值的传统武术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实现自己新的文化选择即大众健身文化、现代竞技文化、校园文化三种文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马廉祯 《体育学刊》2012,(3):114-120
在总结早期武术现代转型的基础上,得出国术体系的形成是近代武术现代转型承前启后、不断积累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合理路径,并由此引出竞技武术在发展中对旧时代文化积淀与实验结果的无差别抛弃与排斥,不但直接导致传统武术文化的断裂,还造成传统武术价值体系的丢失,及武术现代价值观的下移,最终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发展中遭遇瓶颈,面临专业人才匮乏,学科水平下滑等诸多问题,使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付出高昂代价。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语境中区域文化间不断的碰撞、融合、消亡,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巨大压力,武术需要让受众认识到它的魅力。文章从生产与消费的视角,探索武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之路,以促进武术文化消费,使武术融进这个消费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和推理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对中华民族体育产生影响的几个文化形态。从中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历程,正是广泛地融合了众多外源性跨文化体育资源,才使其拥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华民族体育应该珍惜来自外源性体育文化资源,不断地借鉴、汲取和融合其中的养分,为本土民族体育文化的积累多元资源,保持民族体育活力。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在今天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文章通过就如何传承中国武术文化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为中国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的异化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在改革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因淡化技击的现代化改造导致传统武术本质特征的偏离;因适应入奥要求而进行的西化改造导致了传统武术精神实质的丧失;因追求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而进行的削足适履式的改造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个性的泯灭。对以上异化现象全盘否定或部分接纳的怀疑和反思后,为永葆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又要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武术的重构作出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众多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着各种各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武术的社会功能被不断的认识开发,在新的时期展现了不同的社会功能。文章从武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来阐述中国传统武术的嬗变,并从中分析产生这一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视角,审视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在文化的深层维度下,对传统武术文化在主文化与亚文化的角力中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剖析。提出传统武术文化在主亚文化中求同存异;武术亚文化的禁锢及亚文化向主文化的转型,以寻求传统武术文化的变革与转型,实现其软实力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