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认同研究视角,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变迁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武术在发展历程中在对异文化认同的境遇下产生了相应的文化变迁,正是由于这种对异文化的认同而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异化发展。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以中国文化传统作为其发展基点,在凸显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下寻求传统武术发展新的内在动力,以实现对于传统武术文化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其传承方式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异化,主要表现为血缘传承、师徒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等.血缘传承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根基,其他方式均是传统武术传承的因势异化.宗族、宗法制度下的人伦道德贯穿了传统武术传承的整个过程,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面临传统武术日益消亡的今天,加大武术师徒传承,才有可能使这种身体化的技艺精髓成为中华民族活的记忆和赖以追寻的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形态多元化在世界范围内正不断趋于同质化。而传统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肢体语言,其"原生态"的提出正是为了将传统武术原有的"生态"实现有效性传承。社会发展需要和历史文化继承对传统武术"原生态"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悖论:传统与本真的不同表达;动作异化和技击需求的悖论;动作的原生态与艺术化的武术相背离;血系宗亲传承和普惠式教育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传统武术现代化面临路径选择的问题。路径的选择关系到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传播,也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现代化需要贯彻文化、技击与健康的发展主题,以科学化和标准化为保障,走大众化、教育化、产业化、国际化路径;严防科学化引发"祛魅化",标准化造成对传统武术的异化;在大众化路径中,强调传统武术的多元化和民族特色,注重推广"大武术",满足大众需求;在教育化路径中,要求具有强制性,注重传播文化价值,培养学生良好武德;在产业化路径中,注重传播高雅文化,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在国际化路径中,发挥传统武术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厚重的文化承载力,积极为中国构建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然而近代,传统武术是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国际化的不断前进发展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武术的价值也开始异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从社会学\哲学的视角,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来探讨传统武术价值的异化。进行细致研究,旨在为传统武术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借用“内在理路”学说,从文化形态由外向内形成的3个方面,即价值模式、制度模式、行为模式对传统武术在明清之际因转变而形成众多门派的内在特性和规律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以期对未来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结论:传统武术门派形成的内在理路是由这3方面依次递进的:即当时的社会价值体系决定着某些武术制度的产生,而制度的产生又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从而产生了众多传统武术门派和拳种.因此,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文化基本理念决定着传统武术门派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传统武术从原始人类生存需要的产生,到用于战争的军事武术,到用于民间的表演、竞赛、健身武术的演进历程,这个演进历程就是传统武术技击性的异化过程。文章认为:传统武术技击性的异化成现在的健身性、娱乐性、竞赛性武术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传统武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所作的导向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观察法、归纳总结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传统武术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发展到今天,已处于尴尬的境地;只有改造和创新才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意义的传统武术将是一个兼容并包、充满活力的结构,并与社会的需求相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武林大会”现象看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显示:康龙"武林大会"开播3个月,即成为CCTV5晚间22点20分后时间段的收视"擂主"。"武林大会"热播现象折射出中国人民的传统武术文化情结,这种文化情结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本文透过"武林大会"热播的表面现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中国传统武术衰弱的原因,提出了振兴传统武术,促进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少林与太极》2015,(8):17-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涉及传统武术文化因素的中国对外交流方式进行综合解读,用归纳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文化形象塑造进行了探索。文章以文化因素作为切入口,分析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现状,并归纳概括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基本涵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塑造途径;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相关问题加以总结,从理论上提出了塑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建议,为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比较分析法探讨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武术固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却积极地促进着传统武术的进一步转变,尤其是传统武术价值的转变。竞技武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武术价值的转变,适时改变实现传统武术价值的表现形式,能使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目前国际化新形式的背景下,对我国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进行探析.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进行探索,综合分析了如何推进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来适应国际化的新形式,并提出了如何促进武术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应措施,以期为我国武术在国际化新形势下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竞艺武术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是武术艺术化的一种创新,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促进了高校间的国际化交流,并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更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并绵延至今,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且履行了某种社会职能,这种职能赋予了它价值。文章从传播的基础和公益视角出发,对武术公益与武术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武术公益活动能够促进武术的传播,起着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武德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文章旨在通过武术公益的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观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至如今,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思想对促进当代武术文化的现代推广和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动。  相似文献   

16.
武打片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表现手段和传播方法之一,武术不仅具有技击的特性,而且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体现着武德——武术的灵魂。当今社会道德沦丧,国民道德素质下降,亟需建设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道德规范体系,武德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建设社会道德准则。武打片也是传播武德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广大的受众并且对武德的宣传起促进作用,加快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为打造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武打片中的武德教育具有时代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古典传播学派的“文化圈”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武术文化圈的结构.研究认为,武术作为中国的身体技术文化,可看作为一个武术文化圈;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共同拥有武术文化圈性质和特征,但又各具其独立的文化特点,成为隶属于武术文化圈的两个亚文化圈;其中相同的文化元素是文化圈的核心轴,既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相互认同提供可能,又限制两者的异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及专家访谈法,对长沙体校武术班散打方向学生训练课礼仪运用情况、常用礼仪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礼”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以文明礼仪之邦而著称.“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学训练中,“以德为本,贯穿始终”作为教学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对武“礼”的淡化带来了习武人武德失范问题.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教育对礼仪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代武术训练、教学中礼仪应用的淡化同样也是散打训练中的一个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武术散打训练课礼仪的运用进行研究,旨在对课堂行为规范中“礼”的要求,以使习武者达到真正“德艺双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博物馆位于上海体育学院,是全国乃至世界首家全方位展示武术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阵地。中国武术博物馆英语解说是向国外游客宣传介绍中华传统武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下文将对武术博物馆英文解说的定义以及功能加以解释,并分析当下武术博物馆英文解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在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结合实际操作情况,从设置解说内容、定时更新审查制度以及调动多感官解说等方面,提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宣传中华武术文化的英文解说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没有突出对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武术课教学内容陈旧,割裂了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武术教学重技能传授、轻理论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对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单一等。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通过高校武术教学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