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越绝书》是一部争议颇多的古籍。流传过程中的亡佚、窜改,使该书书名问题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文章从《越绝书》与《越纽录》的关系、《越绝书》与《越绝》的关系等来考证该书的书名,以求书名问题的清晰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地方志就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地区史地学著作。它导源于《尚书·禹贡》,有两千年的历史。传世的《越绝书》,记载着东汉扬州部会稽、吴、丹阳三郡的山川、城郭、冢墓和纪传,约著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可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自两晋南北朝以迄隋唐,修志不断,大多称某某“图经”,也有以“志”“记”“录”“乘”“书”“略”“传”为名者,可惜现存完整者无  相似文献   

3.
《吴夫差》是“梦—占梦—验梦”这一叙述结构的典型例证。本文对《太平广记·吴夫差》与《越绝书·吴王占梦》进行比较探讨,认识到《太平广记·吴夫差》篇是《越绝书·吴王占梦》篇的藏录;“梦—占梦—验梦”这一叙述程式取代了时间因素和史实背景而成为这两篇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女仙传》是中国道教文学史上的一部著名典籍,但其书究竟作于何时、作者何人,却众说纷纭,似难定论。今天传世所见《女仙传》的内容主要保存于《太平广记》、《三洞群仙录》等书中,尤以《太平广记》在后世影响为大,经考证发现,《太平广记》所引《女仙传》实为晚唐杜广庭《墉城集仙录》的别称,二者同书异名。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于1927年完成的《南宋人所传蒙古史料考》一文是我国北方民族史研究领域的一篇重要作品。然而该文提出的"金熙宗时期蒙金之间无大战事"及"《行程录》《征蒙记》其书其事皆伪"两个结论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行程录》及《征蒙记》二书绝不可等同而论。将《行程录》佚文与相关金朝史料、域外文献进行比对后,发现它们所记载的许多关键信息均可相互印证。据此可以断定,《行程录》绝不是一部伪书,它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对《越绝书》校勘、译注及翻译等方面的著作不少。本文以张仲清先生的《越绝书校注》为底本,以李步嘉先生《越绝书校释》为主要对校本,以张仲清先生《越绝书译注》及俞纪东先生《越绝书全译》为参校本,采用本校、对校、他校等方法,商讨里面的十点不足,以更好地明确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蝙蝠取经记》是纳西族东巴古籍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占卜类文献,纳西古语书名《碧帕卦松》是各地东巴对此经的统称,但是汉译名称各异,并凡纳西族东巴都熟悉此部经书。20世纪80年代初,傅懋勣先生将它译为《白蝙蝠取经记》介绍到日本。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有不同的写本、抄本、石印本、影印本、铅印本等及诸多异名译本,近年来学者们对其研究也包罗万象,比较普遍的是对其经书内容的字释和翻译研究,但很少有人专门从书的版本、书名方面去研究。文章根据第一手资料梳理研究东巴古籍《白蝙蝠取经记》的各种版本及同书异名现象,让读者对这本经书的认识,对以往的不妥之处也进行了相应的考释。  相似文献   

8.
关于《如意君传》,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记云:“《如意君传》,未见,刘衡如先生云:日人某书中记有青霞室刊本,四册。此书演唐武后事,嘉庆十五年御史伯依保奏禁。见《癸已存稿》。按:……据此,则《如意君传》亦明人作。”我所见的另外两种《如意君传》如下:1.前有“甲戌秋华阳散人题”的《如意君传序》本,书名又  相似文献   

9.
《南宋书》是明人钱士升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南宋史著作。编写体例上,无志、表,奸臣、叛臣未单独列传;遵循“以类合传”特点,相关的人物合为一卷,并且几乎每一卷人物都相当多。内容上,全书基本沿用《宋史》南宋部分相关记载,并有所改动。与《宋史》相比,《南宋书》传记篇幅较短、内容也较简单。但也增加了《宋史》所无的一些人物的传记,增补了新的史料等。本书的缺点主要是:记载比较简略,所补充的史料未注明出处,沿袭《宋史》原有的一些记栽错误等。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典籍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医典籍书名的有效翻译有助于促进医学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中医典籍书名翻译存在望文生义导致译文信息误读和偏离文化造成译文交际障碍等问题。基于此,以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三个代表性版本译文,试对中医典籍书名英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完善中医典籍书名英译策略,讲好中医故事,助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1.
《越绝书》除了具有弥补正史之不足的史料价值以外,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虽然仍穿着“历史”的外衣,但文学意识已不断强化、史学功能逐步减退。本文从虚构的情节、荒诞离奇的神话传说以及细节描写等三个方面分析《越绝书》本身所蕴舍的文学因子。  相似文献   

12.
《越绝书》是一部历史著作,它的史学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其主要表现为:重人事,但始终没有摆脱尊天命的禁锢;在发展观上,全书持历史循环论思想;坚持英雄史观,把国家的兴亡寄托于君主一人;在历史哲学上,坚持由天人感应为支撑的正统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汤显祖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题材,创作了《紫箫记》与《紫钗记》两部戏曲。这两部剧作虽都是以《霍小玉传》为本事,但其中表达的思想却有很大不同:因科举受挫,汤显祖在《紫箫记》中流露出浓厚的佛道思想;为与社会不公作斗争,在《紫钗记》中则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赞美。两部剧作的背后,一条共同的主线是汤显祖在“至情”道路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伯希和目二六八三为瑞应图残卷,书名已佚,只存龟、龙、凤(其鸟有“发呜”名称)三类。陈梁庵以《宋书·符瑞志》校之,谓应尚有秧新一类。按此卷书名虽缺,然以P.2005号《沙州都督府日经》背记归义军名号后记“瑞应图借与下”六字,则原卷之为《瑞应图》,了无可疑。图中字不避唐讳,陈氏谓犹六朝写本。青龙下两引孙氏《瑞应图》及《宋书·瑞》(即《符瑞志》);孙氏或孙柔之所著。又屡云旧图不载,旧图未知何所指,陈氏据《中兴书目》,疑此与顾野王之《符瑞图》略近,然野王书本名《符瑞图》,不作《瑞应图》。考《唐朝名画录》,…  相似文献   

15.
吴晓波 《留学生》2010,(12):62-62
我一直不明白,苏小和为什么要把他的这部新著的书名起为《中国企业家黑皮书》?本书其实是他与诸多企业家对话的结集,不过主题是同一个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也许在他看来,这个主题很沉重很多元、很无解.所以很“黑色”。  相似文献   

16.
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大禹治水神话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吴越春秋》广泛地运用了先秦以来的资料,《越绝书》只是其参考书之一,不存在抄袭关系。因此《吴越春秋》具有整合之功,内容更为丰富,也更具有文学色彩。《吴越春秋》对汉代神话传说的记录,体现出政治思想对神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书在风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刘向校书叙录,有四个争议问题:一是关于刘向校书的步骤;二是与刘向同时校书的是“杜参”还是“富参”;三是《列子叙录》的真伪;四是《列子叙录》所称“书录”问题。通过对历史献的考证辨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刘向校书过程分为七个步骤较为科学合理;二是“杜参”与“富参”应为一人;三是《列子叙录》虽有后人伪窜的成分,但并非全是伪作;四是《列子叙录》中所称“书录”,应是后人的伪窜附会。  相似文献   

18.
明人瞿九思所撰《万历武功录》中人物记载讹误比较多见.卷10《堵剌儿列传》记述明代蒙古左翼部落首领都剌尔的事迹,但所记不止一人.《小歹青列传》所记是察哈尔万户敖汉部首领小歹青事迹,没有混记其他人物.《堵剌儿传》中所记的一部分也是小歹青的事迹.这样,《堵剌儿传》与《小歹青传》是一人两传,辨析后两传更方便人们使用.  相似文献   

19.
李剑国先生认为干宝作《搜神记》在曹毗《杜兰香传》前,必不能取《杜兰香传》入书.故其《新辑搜神记》一书中删掉了“杜兰香条”.但通过深入考察曹毗、干宝的生卒年及作品成书时间发现,二者写作时间接近,再结合干宝《搜神记》著录方法来看,亦有抄录曹毗《杜兰香传》之可能;从之后的各种类书中所引《杜兰香传》篇名之不同来分析,似乎也不能断定诸类书未曾引干宝《搜神记》;西王母形象至东晋初已演化为道教女仙,与《杜兰香传》主题吻合.  相似文献   

20.
所谓地方志,就是专门记载一地区的疆域、山川、古迹、风俗、人情、方言、地方人物的传记以及重大事件的沿革的史书。地方志刚开始时,并不叫“志”,而是叫“书”、“记”、“录”,也有称“传”,还有称“图经”的。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地方史记之类的书籍。至汉隋之间,地方志的编纂逐渐兴盛起来,东汉袁康纂修的《越绝书》(相当于后来的浙江省志)。魏晋以后,出现了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到唐宋,地方志体例逐步完善了,内容逐渐充实了,使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