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例一:简易跳高架在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中,由于学校沙坑场地器材限制,严重影响学生在课中练习密度和练习积极性。为确保学生在"动作技术与方法"的初步学习体会阶段能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我们利用标枪与皮筋组合成简易跳高架,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在沙坑中进行立定跳远教学,不仅可利用变换练习来改变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练习兴趣,还可解决学生落地时屈膝缓冲不充分带来的伤害问题,从而改进立定跳远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在沙坑中练习立定跳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课程标准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与体验。从教学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过去的跳远教学中,沙坑是唯一的场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受场地限制,而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都比较爱干净,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可是我们何不试试用跳高的海棉垫来代替沙坑来教学呢?不仅场地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了,教学方法也多样化(移动沙坑),也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使学  相似文献   

4.
<正>一、开发器材多元功能,增大练习密度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教学一般都在沙坑中进行,但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沙坑数目和面积有限,一节课中学生的练习次数往往达不到课堂教学的要求,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来看,这将影响到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体验和掌握。对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练习中来,通过反复练习、体验蹲踞式跳远技术,笔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跨越式跳高简单易学,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千差万别,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掌握不是相同.在教学练习中出现助跑速度过快、踏跳点偏离等现象,学生在越过横杆之后,身体会失去平衡,往往会落在跳高沙坑的外面场地上,容易造成伤害事故,也会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6.
<正> 俯卧式跳高是中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俯卧式跳高的技术比较复杂,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农村中学教授这一教材会碰到一些困难。下面就如何克服困难,谈几点体会: (一)准备活动要充分农村中学多数只有沙坑,学生在沙坑中练习,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因此,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特别是腕、肘、踝关节一定要充分活动开。另外,还要把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向学生讲明,多做一些关节柔韧操。 (二)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俯卧式跳高常规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7.
从小学到大学直至体育专业,体育教材的顺序都是先让学生学跳高后学跳远。可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学习跳远时,有一部分学生用跳高的助跑方式(最后几步)和起跳动作做跳远的相应技术练习,而且这一错误动作很难纠正,极个别的学生甚至到跳远课结束时,此错误动作还时有出现。人的基本活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先走后跑再跳。跳高和跳远都是提高人的跳跃能力的身体练习。从技术结构角度分析,跳高和跳远都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跳远的助跑,实际上是有相对固定距离和步数的加速跑,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多练五法     
多练才能掌握动作,因为熟能生巧。多练才能提高练习密度,增加运动量,促进机能发展,达到增强体质之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多练呢? 一、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需要尽力利用场地,如跑道、通道、公路、机耕路、甚至台阶、楼梯、墙壁以及现有各种各样器材等。比如在跑的教学中,可以分成四至八个组依次进行练习的,就千万不要二人一组轮流练习。在跳远教学中,一般可以二组同跳一个沙坑,如果沙坑横向助跑距离较宽,可以三至四组同练。在投掷教学中,铅球不够可增加实心球代替,手榴弹不够可用垒  相似文献   

9.
跳远动作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材之一,它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弹跳和灵敏等素质,同时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顽强等意志品质。但是我们在进行初一蹲距式跳远教学时发现:1、学生对学习此动作感到枯燥无味。2、动作概念不清,踏跳时关节蹬伸不直。3、沙坑少而人数多,练习密度低等几个问题,我采取如下几种组织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顾波 《体育教学》2008,(8):84-84
跳绳是中学体育课堂上常用的器材,在教学跨越式跳高时,利用跳绳进行教学和训练,不仅可以用变换练习和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利用跳绳练习跨越式跳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学习好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和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是教学的关键,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反反复复地练习基本动作,学生就会觉得课堂内容非常乏味。如何提高学生在立定跳远教学中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把小垫子运用到立定跳远教学中和传统的立定跳远教学进行对比,立定跳远教学中采用小垫子辅助教学可以起到集中  相似文献   

12.
<正>在浙江省小学体育区域联盟第五届研讨活动中,三节《直跑屈腿跳高》课的教学设计均注重以动作教学为主,体能发展为辅,教学流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为了能取各家之长,笔者对三节《直跑屈腿跳高》录像课课进行了反复观看,并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要使体育课堂教学更有效,必须做好以下五个关注。一、关注辅助练习,让技术迁移更有效汤老师将立定跳远作为直跑屈腿跳高教学前的辅助练习,虽然在学习单跳双落动作技术时,汤老师一再强调"单""双"的动作特点,但仍然出现部分学生起跳时两脚前后站立或并排站立的双脚起跳的现象,包括在学习后面的走两步做单跳双落动作时,学生也出现了双跳双落的现象,其原因在哪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音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时的兴奋性,及时缓解学生体育运动后的疲劳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一、利用有限音乐,打造高效课堂体育教师使用音乐来烘托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以及缓解运动疲劳的课堂,已经普遍出现,通过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为课堂教学服务,不仅可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音乐的艺术熏陶,陶冶美的情操,同时也减小了教师的工作负荷,让体育课堂得到高效运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使用音乐的经验,利用有限的音乐打造高效课堂,会使体育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和艺术力。  相似文献   

14.
一、要仔细检查场地器材。深翻沙坑,使它松软而无杂物;检查跑道是否平整有无杂物;检查起跳板是否平稳。 二、要认真检查学生服装。注意学生鞋带是否系牢,不准穿牛仔裤、皮鞋、硬底鞋和凉鞋,不准佩带徽章、钢笔、小刀、玩具等硬物。 三、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的各关节和肌肉充分活动开,特别是下肢关节和肌肉群要适当增加活动量,让身体发热防止拉伤,以适应跳远活动对身体的要求。 四、要加强纪律教育。要求学生服从教师指挥,有组织、有纪律地学习和练习跳远。不准学生进行前跑后追、接二赶三的练习,…  相似文献   

15.
<正>橡皮筋系列活动是学生们最喜爱的活动项目之一,巧妙地将玩皮筋活动与发展学生的跳高能力糅合到一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跳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橡皮筋发展学生跳高能力的练习简述如下,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我国中小学生直至大学生进行达标测试的必测项目。但是这个项目在体育院系的教科书中却无专门的讲述,在进行教学中,难度较大,可遵循的教学方法不多。大多采用的是:从低跳箱上向下立定跳远、沙坑前立定跳远、沙地(坑)上做连续蛙跳练习等,利用这些方法练习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为了较快地让学生掌握这项技术,提高成绩,近几年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新的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侧向倒地技术是跳远落地技术中的一种。合理有效地掌握侧向倒地技术,有利于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学习侧向倒地技术,最终使学生完全掌握了在沙坑中完成的侧向倒地技术,提高了立定跳远成绩,为学习跳远技术打下了基础。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8.
跳高是一项人体重心运动到最高点再下落的运动,它既刺激,又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在部分学校有少数体育教师图省事,课前没有认真做好场地的准备工作,常常两支标枪往沙坑边一插,或一副跳高架往沙坑边一放,系上橡皮筋,就开始让学生练习。这样课前图省事,课中就会有两大危险: 1.练习的学生未跳过橡皮筋,身体某个部分就挂住橡皮筋,就会拉倒标枪或跳高架,而打伤练习者。 2.学生助跑节奏太快,很容易摔出沙坑或摔倒在沙坑边沿上,坑边无安全保护措施,很容易受伤。 以上潜在危险,笔者曾亲眼见到三次,均出现流血…  相似文献   

19.
运动场地是学生练习和活动的场所,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工具,场地文化的首要特性是“学习化和活动化”。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如跨栏教学课中栏架的摆放等,倘若经过教师的构思和设计,合乎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必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设计和布置,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运动场地狭小,器材又短缺,给上体育课带来一定困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下面我提供几个办法。一、定位法。根据教材特点与教学需要,课前在有限的场地上画上点、线、圈等标记,上课时要求学生按固定的标记排列队形,练习时其位置不变,但力求教材教法多变。除在原地做各种发展身体素质的徒手体操、绳操、纱巾操、球操、藤圈操、跳绳、立卧撑、原地小步跑、高抬腿跑、徒手模仿等练习外。还可做曲线跑、躲闪跑、绕人运球、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等练习,使所有空间都得以充分利用。二、轮换法。根据学校运动场地、教学内容、学生的体育基础及健康状况,将学生分成体强组、体弱组,或男生组、女生组,采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进行活动。如女生由组长带领跑上坡,男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侧向滑步推铅球,以解决场地小、器材不足的矛盾。三、模拟法。教学时将主教材的专项素质练习与基本技术练习结合起来,能较好地解决场地狭小的矛盾。例如在急行跳远教学时,沙坑有限,等的时间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