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一、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邓小华 《时代教育》2009,(8):231-231
教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际,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要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努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就是说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要牢固树立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理念,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学习等问题进行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课堂教学如何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教学内容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一、让书本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强调教学资源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接轨.营造生活化的课堂环境,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吴品培 《广西教育》2012,(18):80-80
初中生的数学知识不仅来自于课堂,也来自于实际生活。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曾有人说,数学教学就是传授社会经验。其意思是,数学知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知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通过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从心理上接纳数学,产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和亲切感,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常识与生活背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力图把生活问题引入我们的教学教学中使数学更加生活化,在这些实际生活例子中找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学习过程中渗透出的趣味,把一些很难懂的数学问题简易化、通俗化.使学生从生活的细节中熟悉身边的事物,从而达到不断学习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学了数学知识后,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江红 《小学教学研究》2000,(11):20-20,31
在数学教学中,注意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学源于生活,必须回归生活,实践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联系生活开展教学,让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切实体验数学的魅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模拟一些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便利,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在“做数学”中体验“生活数学”,进而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同时标准中强调的"生活"是学生世界中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立足于现实,它不仅仅只是停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不再囿于"三点一线"式(家长、学校、老师)的日常生活,而是把数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数学课堂延展到家庭、社会,同时将数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若能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热爱数学,用心学习数学,并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