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音节形容词“AABB”和“A里AB”重迭式的语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形容词,具有“AABB”和“A里AB”的重选形式,而当它仍重迭成这种形式以后,如何作语素分析?尤其是对单纯词双音节形容词的这两种重迭形式如“马马虎虎”“马里马虎”如何作语素分析?——这是我们在汉语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企图重点对单纯词双音节形容词“AABB”和  相似文献   

2.
浅谈小学古诗的朗读与讲解陕西梁关勤一、古诗的朗读(一)准确划分音步(节拍),朗读注意节奏的鲜明、整齐、匀称,体现音乐美,切忌唱读.小学教材精选的古诗主要是五言古诗(五绝)和七言古诗(七绝)。一个音步可以是一个音节,也可以是两个音节。一个音步中包括音节...  相似文献   

3.
诗作者为了强调某种语气,或者突出某个内容,或者调和音节,特地调换句子词语的习惯次序。这种倒装的句式在古诗中常常见到。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诗,有不少诗句就是倒装句,现择取几例,仅供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 ,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 ,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 ,引导学生读好诗韵 ,读准诗意 ,读出诗境。下面以《泊船瓜洲》为例谈谈古诗朗读教学。一、抓准韵脚 ,读好诗韵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 ,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 ,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因此要让学生明白 ,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 ,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 ,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ji劋n”。如果读成平音“ji仭n” ,就会损伤音节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具备着独特的魅力.然而要将诗词蕴含的内容、意境等移入英文,则需要译者大费周章.《姑苏诗咏》的翻译实践显示出古诗英译的部分内在特征,主要包括意义单元、音步、音节、押韵、专有名词、信息补充、无效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6.
新编小语教材选了三十多首古诗,大都是以歌咏景物为主要题材和抒情媒介的写景诗。这些诗篇幅短小,格调明快,音节铿锵,语意浅显,孩子们易读易记,学起来很有兴趣。现从听说读写要求、观察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这样三个方面,谈谈这类古诗的教学。一写景古诗同一般课文的教学一样,也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又有一  相似文献   

7.
13.古诗朗诵会黄仲达(抚州市教研室)龚蕴芳(抚州市一小)[活动要求]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设计带有音节、汉字,连线成象的纸板学具;2.布置学生准备参加朗诵赛。[...  相似文献   

8.
一、理论背景 音节是音系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古典音系学对音节的研究注重音节的定义和音节结构.在以SPE为理论框架的古典生成音系学中,音段序列本身就是以线性和无层次的结构的形式排列着.在音系表达中,音节基本没有任何结构功能.然而音节在结构音系学中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的非线性音系学对音节结构作了详细的解释,如:CV音系学、特征矩征、自主音段音系学.但是非线性音系学主要还足旨在使用底层表达式对音节结构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9.
互文例析     
互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人行中,有时两个词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其中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前边省略“汉”字后边省略“秦”字,句中“秦”“汉”互,“明月”与“关”互。诗句意思应该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古诗中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0.
刘苹 《现代语文》2007,(7):17-18
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及表现 (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 "音节语素化"也有学者称为"语素化音节",关于它的定义,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教材上.教材第三章(P151)指出: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这种提法从总体上指出了音节语素化的实质,即音节升格为语素.但善于再思索的人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疑问:音节是怎么变成语素的?"不表义的音节"具体又指哪些音节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能从此定义中得到解答,显而易见,这个定义是不完备的.笔者在这里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音节语素化,即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一种语言现象.这里指明了音节语素化的动因,音节的所属范围,音节化为语素后的作用,从而给人的一种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古诗重在自然之音节,原无所谓声律。至南朝宋末而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名目,沈约著《四声谱》,四声应用于诗歌文学创作,古诗开始由自然声律向人为声律转型。五言之诗,字配四声声调,调声构律,组合计算之理,类九宫之算法。由是探研律调之秘,释解拗律之谜,制成声律九宫格谱图,古诗之格律一目了然:永明律诗,四声分用,二五异声,九宫之四正四维,句多入律;唐宋律诗,平仄二元,二四异声,律句在四正,拗句在四维,“特拗”别立中宫。教学唐诗,或从图谱索句,或按宫格填联,声律无不中规合矩。  相似文献   

12.
1.在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中,都有一个读得特别响亮的音节,叫做重读音节。多音节词除有一个重读音节外,还有一个次要的重读音节,叫次重读音节,何处重读?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单音节词读音规则元音字母在英语单词中比较活跃,每个音节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闭音节以及r音节中有不同的读音。所谓开音节就是指以一个元音字母或辅音字母加一个不发音的e结尾的音节;以辅音字母结尾的就是闭音节;含有“元音字母 r”的重读音节,称为r音节。元音字母在这些音节中的读音如下表:二、双音节词读音规则英语双音节词的重音多数在第一音节上,有一部分双音节词重音在第二音节上。在重读音节中,其中元音字母读法和单音节词相同,例如:party〔‘pati〕student〔‘stjudnt〕blackboard〔‘blkbd〕mistake〔mis‘teik〕在双音节词中如何划分音节要注意以下三点:1.在两个音节的分界线上如果只有一个辅音字母(r除外),这个字母归右面的音节,例如:stu/dento/penla/bourslo/gan2.分界线上有两个辅音字母(第一个不是r),这两个辅音字母分别划归左右两个音节,例如:mem/berles/soncom/radecon/cert3.分界线上有两个辅音字母,第一个是r,这两个字母可分别划归左右两个音节,第一音节按重读r音节读音,例如:cor/nerpor...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语音识别中连续大词汇量的语音识别率较差.若能把连续大词汇量的语音进行实时自动切分为单个音节,便可提高系统的识别率.如何做到对语音识别中音节的自动切分,首先需找出汉语语音音节的特征.本文综合了当前对汉语音节特征的研究成果,通过深入地比较分析,系统地给出了汉语语音音节的功率谱特征和时域特征,为汉语语音音节的自动切分提供算法依据,对提高连续大词汇量语音的识别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尤其如此."七分诗三分读",这个"读"就是指朗读,可见在古诗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小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渠道,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充分品味古诗的语言,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为古诗中的情感感染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很好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功能.所以,应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探索和实践朗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I 划分音节(Syllabification)在英语学习中,学会划分音节很重要.它的好处:1.正确发音;2.有利记忆;3.便于移行.划分音节应依据单词的发音单位,哪里有一个元音,哪里就有一个音节.每个音节至少包含一个元音.将一个词划分音节,是根据其语音形式,而不是根据其书写形式如reach,书写形式有两个元音字母ea,但这两个字母只发/i:/一个元音,因此只算一个音节.又如tube、like词尾e不发音,这两个词也只算作单音节词.  相似文献   

17.
这道题前一部分要求读写的八个词,部是按ABB式重迭的形容词,重迭部分的声调在连读之中发生了变化.徐世荣先生在他的《普通话语音知识》一书中谈到,ABB式重迭形容词,"除叠字本身为阴平调即不再变外,其余各调的都可把后面两个字变为阴平调.例如:'亮堂堂、明晃晃、硬捧捧……'等.如果念得缓慢些,念清楚它的原调,显得读字清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汉语音节中声韵调概念的阐释直接影响到汉语音节的描述与分析.笔者认为,现代汉语中处于同一语音系统的声韵调概念的界说标准不完全一样,因而有失准确.为统一标准,可从位置、作用、构成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界说如下声母是音节开关头起辅助作用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之后起主要作用的音素或音素组合体;声调是音节中标注在主要元音上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用文言写成的,固然与今天的白话文有许多不同,同时又因为它是韵文,特别讲究音节和格律,所以,它的特殊句式就更多。一、使动句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相似文献   

20.
从《阅微草堂笔记》中穷尽性地搜集了12 952个双音节复音词,并以此为讨论对象和讨论范围,首先根据构造方式系统地考察了《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然后详尽地分析了双音节复音词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和特点,折射出了汉语词汇发展至清代中叶时汉语双音节复音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