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全面产教融合背景下,发展产业学院既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实践.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动力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模式低效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合作模式、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
全面产教融合背景下,发展产业学院既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实践.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动力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模式低效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合作模式、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指挥棒,随着产教融合逐渐深化,有必要对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程度进行衡量。基于共生理论,利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维度将产教融合成熟度分为五个级别,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产教融合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全国30所地方高校调研数据显示,平均产教融合成熟度为0.5320,位于规模规范级,说明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取得了成效,但具有区域不均衡特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产业集群经济圈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成熟度相对高于中西部地区。未来,政府应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以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地方高校应加强产教融合组织建设以提升资源要素匹配能力,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寻找产教融合绩效提升点。  相似文献   

4.
新发展阶段,推动产教融合发展能够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激发,使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两翼齐飞”。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面临着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高校公益性与企业逐利性融合紧密度不够高以及人才培养形式与企业社会功能融合广深度不到位等问题。文章提出共建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产教融合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模式和产教融合纵深发展模式三大新模式,旨在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商共建共享,构建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以期为产业转型升级、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进一步的突破创新。文章着重从突破路径和协同路径两大维度入手进行研究,其中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包括把握内涵,明确人才培养需求定位;激活动力,营造高效优质教学条件;促进转化,助推人才培养成果落地。而协同路径则包括政策协同,打通纵横双向政策体系;队伍协同,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协同,打造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仍然存在教育与产业间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人才供给与需求间“错位”、产教融合合作深度不够等瓶颈。为此,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系统论、资源依赖等多理论融合,凸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功能,运用CIPP-IPO模型,从产教融合背景、投入、过程、结果 4个维度,进一步构建1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检验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使指标体系的实施运用价值得到彰显。研究结果表明,该套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指明产教融合建设目标、内容和方向,具有引导、调节、诊断、激励与管理等功能,是推进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和夯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型组织。基于我国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的范例,解析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未来行动路径。研究显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国家重点领域;赋能产教深度融合,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程教育组织形式,深化新工科建设;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共同形塑现代产业学院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进一步,当前现代产业学院的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集中在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混合式组织架构;注重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反向设计;创建浸润真实工程环境的项目式教学范式。最后,指出未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全方位深层次推进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现代产业学院的演变历程来看,我国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其功能与内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建设方案。然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定位认识不清、缺乏“产业”元素、合作机制不健全、治理体系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为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明晰现代产业学院的定位与建设理念,创新企业、行业多方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机制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反馈体系,提高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师资团队的适配度,并形成促进它们之间有效联动的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应用型高校与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产教融合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但如何对其实施方式、管理机制、实施成效等进行合理评价,从而进一步改进与优化产教融合实施策略成为实施主体的一项重要诉求。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与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特点构建“资源投入—过程管理—成果产出”三维评价框架,建立“高校—企业—管理—产出(U—E—M—O)”产教融合实施状态评价体系,并将该模型应用于重庆财经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产教融合实施状态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适用于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状态评价,评价结果能够较客观地反映校企合办型产教融合学院的项目实施状态,其评估结果服务校企产教融合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世界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给教育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国家做出试点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种制度保障。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文本,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进行逻辑梳理和理性思考,分析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内涵维度,探索产教融合型城市的价值结构,审视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学生、市民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城市命运共同体”框架,推动产教融合型城市多元主体融合的协同机制建设,提高教育、产业、城市协同发展效能;形成技能型城市发展样板,打造技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作为我国应用型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既是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升教育链与产业链契合度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产教融合政策制度体系欠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缺乏针对性、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供需存矛盾、产教融合企业主体作用不明显、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建设较薄弱等现实困境,导致应用型高校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结构性矛盾。要为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高质素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明晰产教关系是关键所在,必须对产教融合参与主体权、责、利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强化政府顶层设计,完善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健全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深化多方协同共建,推动产教融合互动升级;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打通产教融合发展壁垒;完善产教融合平台,奠定产教融合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小燕  卢集富 《大学教育》2023,(18):115-119
产教融合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牵涉多方主体的跨领域系统合作。了解产教融合现状、分析产教融合水平层次,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高度有效衔接。文章指出产教融合的深度取决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学校等各方主体,并提出提升产教融合度的对策和建议:教育服务外包或组建现代产业学院;明确政府定位,健全配套制度;组建工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基于市场需求培育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呼应了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推动了区域产教融合的纵深发展。相比市域产教联合体,县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拥有的产业基础、职教资源、多元主体的积极性调动,以及共赢互惠目标的实现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江苏省常熟市基于产教共生的理念,通过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构建政策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效能等路径,建立县域产教联合体,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研融合是高等教育中一项跨系统的、涉及多个主体利益的改革。分析了产教研融合理念和融合动力,提出增强“形而上”宏观教育理念,改善应用型高校的资源配置,缓解各主体间的矛盾冲突,建立责任约束机制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产教研融合动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战略举措。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经历了自我探索、政策引导和内涵提升三个发展阶段,现在较为成熟的“1+N”多元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根据建设内容可细分为单位共建模式、专业共建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三种类型,从规范建设程序、完善组织结构和制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实证研究表明:产教融合主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总体上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四种模式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产教融合要求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办学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与企业活动的相互融合;产教融合研发模式和产学项目牵引模式受政府部门政策、市场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影响较大;解决研发机构、经济实体以及基地的孵化是产教融合共建模式重要表征;产教融合要求高校与企业相互融入,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行高校与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能够依靠其教育性、经济性、职业性等基本属性散发教育能量,赋能乡村社会发展。在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的能量供给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之间仍旧存在矛盾:共生单元价值取向对立,农村职业教育陷入角色冲突;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非兼容,共生模式失范;物质与生态双重共生环境缺失,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贫瘠。对此,提出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统筹共生单元的价值取向,厘清农村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提升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兼容度,优化共生模式;营造优良共生环境,培育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如何以产教融合支撑高端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困境发现,产教融合法规碎片化、协同推进机制局限化、高校合作能力内卷化、成效评价机制机械化等问题依然是阻碍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学术界有关产教融合研究现状和浙江宁波实践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应当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思维、完善考评机制,以法治化、系统化、精准化、规范化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时代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也是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