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教育”是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的一个全新的教育名词,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是受日本与德国社会教育双重影响的结果,在晚清后10年中,社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教育思潮,并直接影响了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育司的成立和后来的各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诸方面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固然,近代经济的发展是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潮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是其重要动因;新式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而历届政府对社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亦是社会教育产生并日臻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民初民众智识低下成为共和政治的最大隐患,经由复辟闹剧的刺激,推进文化革新、实现教育普及、提升民众智识渐成朝野共识。教育部因应时代要求,先是继承清末识字运动思路推行"注音字母"和国音字典,继之成立"国语研究会"等机构开展国语教育,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大潮中强化官民协作,促成了国语运动的全面推进,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城乡社区教育,不断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进一步推动开放大学系统社会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这给开放大学在社会教育发展中的定位指明了方向。如何在开放大学系统内形成一套成熟的发展模式,明确开放大学在社会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策略,对各地落实好社会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民智”、“作新民”是我国近代发展社会教育的主题。自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以来,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就受到教育家群体的关注,陶行知、俞庆棠、傅葆琛、雷沛鸿、陈礼江等对社会教育都有过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创造的社会教育、扩大的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制度化的社会教育、消极与积极的社会教育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教育理论。这些社会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社会对策性和教育对策性,总结他们的社会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民智”的开启、“新民”的养成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中国北方农村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变迁。在西学新知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社会教育体系不断式微,新式的社会教育形式渐次生长。山东莒南社会教育的发展和变迁在我国北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近半个世纪内,莒南境内相继出现了民众教育馆、乡农学校、冬学、庄户学等社会教育形式,这对促进乡村社会教育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莒南社会教育进行详尽的历史考察,“管中窥豹”,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20世纪上半叶我国华北地区社会教育发展变迁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7.
岑春煊作为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非常重视警察教育。他创办警务学堂,不仅培养了大量实用型警察专门人才,推进了清末民初整体警察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中国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研究岑春煊的警察教育思想,能够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社会教育的勃兴是在中国近代国情所急、民情所需、教育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社会教育承载着“开启民智”的重任,历经了艰难的发展历程。教育家群体对社会教育的关注,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力量。学制体系与社会教育关系之争,产生的“联络说”“并列说”“融合说”与“兼办说”,留下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尚未破解的教育难题——社会教育制度化。这个难题的提出是前辈探索教育尊重国情,尝试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系统的重要努力,为我们今天健全国民教育系统、完善学制体系、探索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制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本土经验。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近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始于明治初期,其发展过程与日本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努力和实践,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日本国情、适应本国需要的社会教育体系。这套教育体系,对日本现代化的实现,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那么,日本的社会教育是如何发展过来的,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和教益,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是推动近代社会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的第一人。作为一名教育家,他从一开始就站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主张社会教育,认为这是完整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他与梁漱溟、陶行知等人的社会教育思想的最大区别。本文从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的渊源、教育宗旨、教育功能、教育内容等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希望对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博 《安康学院学报》2013,(6):109-111,118
社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教育文化领域。民国前期,高等教育的变革贯穿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它加快了民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进程。同时,高等教育发展进步更是促使了整个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其它社会领域的变化。本文阐述了民国前期高等教育发展演变的历程,探讨了其对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百年来中国的大学自治与社会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自1904年确立以来,面临的重要命题之一就是调适大学自治与社会干预的关系。中国的大学自治经民国初年奠基之后,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干预尤其是政治干预始终保持着强劲态势。这既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路径和背景有关,更有着深刻的教育的内部原因。但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中国的大学自治与社会干预的关系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世纪初教育收费制度的确立,民国的助学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尝试。即近代的助学制度由清末的膏火转化为民国时期的公费、免费、奖学金和贷学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民国时期助学制度的鲜明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公平性的实现。民国时期的助学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1912年,随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制度终于经过清末的萌芽发展而逐步确立。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主要包含自由、独立、民主及社会关怀四个方面。考察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对当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快速发展,大大弥补了公立学校规模过小的不足,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其教育理念和办学体制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本编从民国、新中国两大时段继续探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自然之维"丧失的关键因素与过程,直至经典自然观的当代新生。其中,民国时期着重分析、揭示中国社会由近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为追求西式工业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倡与天地斗,将自然当作研究、征服和控制的对象。民国时期学术转型又使整体的自然被分学科的科学分解,整体的人被知识、伦理分解。教育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疏离了"自然"和"经典自然观"。新中国70年来历经曲折。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家经济实力急速增强,中央提出了新发展观。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经典自然观逐渐苏醒,重新生根。当代新自然观正在逐渐形成并呈现特质。基于"新自然观"的当代教育改革,需要直面社会新转型,从社会、教育系统内部和学校三个层面,把丢失的自然找回来,成就全局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由现代向当代的新转型,走向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开创"教育与自然"内在关联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边地腾冲女子学校教育是社会变革和西学东渐的产物。在一群“走出国门的腾冲人”影响下,开创腾冲女子教育的先河,在边地腾冲建立了从女子幼儿教育,到女子小学教育到女子中学教育,再到女子师范教育系统。女子学校教育系统门类齐全,形式多样,为女子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打开了一扇门。他们是腾冲女子教育的先行者,为腾冲教育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贵阳教育在曲折中发展。在民国的最初十四年(1911——1934),由于军阀连年混战,贵州教育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1935年,国民党开始控制贵州,贵州政局趋于平稳,贵阳教育开始恢复发展;特别是抗战时期,贵阳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西南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更为突显,加之内迁大学的示范作用,贵阳教育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促成了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引领贵州现代化教育潮流,对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派遣学生留学日本始于晚清1896年。此后至民国初年,东渡留学的学子络绎于途。学成归国后他们投身于各个领域,特别对教育领域做出了革新与建设,使浙江在清末兴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破旧立新,加快教育近代化步伐。本文将从整体上浅究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对浙江近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之后,为提高人口素质,挽救衰败的经济,以俞庆棠、高阳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在无锡创立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建立了多个民众教育实验区,发起成立中国社会教育社,开展社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当时的中国影响很大,形成了民众教育的"无锡模式"。无锡也成为江苏社会教育的策源地。当前,基层电大是地方推进社会教育最可依赖的中坚力量,民国时期的无锡社会教育在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实践等多方面值得基层电大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