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文献学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现代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应至少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古典文献理论研究,二是古典文献整理与利用的实践。作为传统学科的古典文献学领域,应该注意现代技术和新趋势的走向,方能开拓出新视野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图书馆发展史。在中国古典文献中记录有极其丰富的图书馆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分析和归纳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是梁启超所言"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 利用价值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分析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的构成。[结果/结论] 归纳出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的五个方面的构成,分别是:文以载道,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文献价值观;藏书以传道,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价值观;治书以供治学,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功用观;爱书须传布,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藏书流通观;馆职为美职,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王绍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献学家,在学术界与顾廷龙、冀淑英两先生相齐名。《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体现了当今学界的公论。王先生是目录版本校勘学专家,是王献唐之后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是国内外研究张元济的权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界的领路人之一,他的去世,是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古典文献学界的重大损失。王先生离我们而去已有50天了,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家吴枫先生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记载了吴先生文献学术成就,被誉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又一力作”。文章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吴枫先生的其它文献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许琰 《图书与情报》2006,(4):97-101
唱和文献是我国古典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的唱和文献直到唐代才出现,并在唐宋两代逐步发展繁荣起来。文章对现存的唐宋两代唱和文献进行了简略考述,以考察唐宋唱和文献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收藏中心和传播中心,还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基地。但古典诗词类文献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作了调查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古典知识库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综合性知识总集,是实现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性工具。古典知识库建设是将散布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的知识析出,经过整理,将无序的知识有序化、体系化、结构化,变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古典知识库的建设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如何表达知识,如何认识古代知识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知识单元如何抽取和标引,如何处理隐性知识,如何揭示知识之间的关系。一个能够完整、准确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特点的古典知识库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支持古代文献的阅读、研究,支持古代文献的全文检索和语义检索,是拥有知识且具智能性的系统,是结构化、标准化、开放的、可扩展的知识平台。类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知识工具,类书的编纂过程就是一个从知识发现到知识标引、知识分类与组织,再到汇编成专门或综合性知识工具的过程。类书从性质、特点到具体的编纂方法,与古典知识库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可以为后者提供借鉴和素材。同时,用古代知识名称进行标注的文献如《山海经》《尔雅》《事林广记》《永乐大典》等也是建设古典知识库重要的语料资源。图5。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8.
王纯 《津图学刊》2001,(3):41-43
孔子最早把“文”与“献”连用取证;开创整理古典文献之先河;创立整理古典文献的方法和传统。本文从宏观上对孔子古典文献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加以总结和概述,使之理论化、系统化,这本身也是我们图书馆员批判继承和整理利用中国古典文献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中国文献学的研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先后有《文献学讲义》、《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文献学概要》、《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目录学概论》、《广校雠略》、《校雠广义》、《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乃至《中国藏书通史》等通论性著作的结撰问世,但汇编清代以来文献家事迹于一编;却是长期以来文献学界的一个空白。日前,中华书局又出版了郑伟章先生撰著的《文献家通考》三大册,该书在一个极高的学术水准上填补了这个令人遗憾的空白,对于全面总结清以来文献家对中国学术文化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典文献著录中的“互著”和“别裁”两种特殊方法。通过追溯其源起和演化,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理论解释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揭示了它们在中国古典目录学中所表现出的宝贵价值。以及对现代文献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其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保护整理以及对古典文献学的创新开拓,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凡事求"真",坚特纯学术态度,采用乾嘉学派手法的严谨,悉心整理古典文献,并且从不只限于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历史、文学史、小说史以及碑刻、汉字、宗教、画像等诸多方面也都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饱读经史,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情有独钟。从他的写作理论和实践中,可以看出古典文献对他的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13.
《文献》季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学术刊物,自1979年创办至今已历30年。为了总结30年的办刊经验与不足,进一步加强刊物与海内外各专业古籍收藏及研究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图书馆于2009年11月13-16日举办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学  相似文献   

14.
佛教典籍是中国古典文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杨仁山居士创办的金陵刻经处,在近代刊刻了很多佛教典籍。其所刻佛典内容纯正,校勘严谨,刻印精致,版本精良,被学界推为金陵善本,蜚声于海内外。  相似文献   

15.
赵逵夫先生《古典文献论丛》是当前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本书对出土文献、敦煌文学文献、宋前戏剧以及诗赋文献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在学术界倡导‘走出疑古时代’的今天,本书的很多内容可以看作是对。如何走出。这一命题的具体回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献学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本文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体系和新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同历史文献学、哲学文献学等一样从属于专科文献,为三级学科。文献学史、古文献学、现代文献学从属于综合文献学,为二级学科。现代文献学申建议增设“文献现代诠释学”。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表。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一切皆可量化,古典文献亦不例外.在云计算、文本挖掘、社会化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以古典文献数字化工程为基础,实现古典文献的数据化出版、交互式出版,发现古典文献新价值,建立大数据出版平台,创新古典文献产业链,成为大数据时代古典文献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献学定义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正> 引言文献学,按其所讨论的年代范围可分为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1930年,郑鹤声和郑鹤春曾著有《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但此书主要讨论古籍的分类、校订、编纂和印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著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文献学的兴起和发展,我国一些文献学家脱出了传统的古典文献学的藩篱,而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贮存、传递和利用及其规律的探讨上。近年来,中国文献学界十分注意吸收西方国家现代文献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对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认为目录学的演进动力是由目录学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文化合力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系统 ,目录学的演进与文化的演进相一致。中国文化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大致可划分为独立文化圈期、文化冲突与交融期及文化综合期三个阶段 ,中国目录学也相应地经历了古典、近代与现代三种形态。在现代科学及文化的综合化趋势之下 ,目录学正在由古典期对文献的重视和近代对读者的重视转而将两者综合研究 ,并以书目情报传播将两者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戏曲小说文献专题多媒体WEB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中国古典戏曲小说文献专题多媒体WEB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