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1三倍体无子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为何无种子?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无子西瓜是三倍体(3N=33),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利用二倍体西瓜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出来的。第一年:制备三倍体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四倍体(4N=44)西瓜植株;然后让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作父本(取其花粉授于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与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组,由其发  相似文献   

2.
应用气孔观测法和染色体计数法,开展秋水仙素诱导后的太子参各株系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太子参同源四倍体植株的气孔长度48-60μm,保卫细胞的叶绿体数量24-38个,染色体为2n=4x=64;二倍体植株的气孔长度36-44μm,保卫细胞的叶绿体数量12-22个,染色体为2n=2x=32.太子参四倍体植株的气孔长度明显比二倍体的长,四倍体的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大约是二倍体的两倍.对52个太子参株系的倍性鉴定显示植株成熟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大小及保卫细胞叶绿体的数量与其染色体数目形成准确的对应关系,气孔观测法可作为鉴别太子参四倍体与二倍体的简便方法,再用染色体计数法,能进一步确定其染色体倍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秋水仙素诱导串叶松香草的四倍体方法。方法:在串叶松香草组织培养基础上,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采用离体培养诱导法处理串叶松香草生长点,比较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串叶松香草的诱导效果,并通过形态和细胞学对诱导后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最佳诱导四倍体的条件为0.2%秋水仙素处理6 h,诱导率为7.14%。对16份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的保卫细胞长和宽、气孔密度、叶绿体数目及叶片厚度等性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5.27处将其分为4大类。多倍体苗气孔增大,单位面积气孔密度降低;叶绿体数量增多,染色体数加倍。结论:秋水仙素处理串叶松香草生长点获得同源四倍体具有可行性。本试验为后期创新串叶松香草四倍体新种质资源及优良植株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北京8家苗圃的试验林选取8个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2个二倍体对照系进行了前期生长期内的树高、地径、胸径、叶长、叶宽和叶厚生长特性的测定,并且测定了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不同CO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1)4月底到5月底期间为本次试验中的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缓慢生长期;2)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无性系中,401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和二倍体,是毛白杨新无性系中表现最优异的无性系;3)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得到的三倍体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不是所有三倍体无性系都优于二倍体对照系.  相似文献   

5.
我们一般食用的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西瓜的幼苗,染色体加倍,就可以得到四倍体(4n=44)。再用四倍体植株作为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就能在四倍体植株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3n=33)。三倍体的种子长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组合和分离很不平衡,也很不完备,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可育性的生殖细胞。所以胚珠不能发育成为种子。但其子房在受到普通西瓜成熟花粉的刺激后,能正常发育成果实。无籽西瓜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籽西瓜真的不结籽吗?吃过无籽西瓜的人都知道:无籽西瓜的果实里面有大量未发育不带硬壳白色的瘪子,但偶尔也有少量带硬壳的真正的种子。也就是说,无籽西瓜并非绝对无籽!这是为什么呢? 无籽西瓜属同源三倍体植株(3n=33),其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每三个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或组成三价体(三个染色体连在一起)或组成二价体(两个染色体连和单价体(一个染色体单独存在)。在后期时,二价体分离正常,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细胞两极的一极,而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细胞的一极,另一条则进入细胞的另一极。据观察,对于同源  相似文献   

6.
1三倍体无籽西瓜绝不可能结出种子吗无籽西瓜为同源三倍体(3n=33),是由四倍体母本(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而获得的),接受二倍体父本花粉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种子长成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果实。同源三倍体植株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三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组成一个三价体,或组成一个双价体和单价体。在后期时,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一极,一条进入另一极;二价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移向细胞的两极,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两极中的一极。  相似文献   

7.
三倍体无籽西瓜因其具有含糖量高、口感好、易贮藏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其培育过程未必人皆知之。笔者现从遗传学的角度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谈一浅见:1原理 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种植物碱)处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在细胞分裂的中期,阻碍纺锤丝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经复制的染色体组不能分向两极,并在中间形成次生壁。结果就形成了染色体组加倍的细胞,使普通二倍体西瓜染色体组加倍而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然后与二倍体西瓜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  相似文献   

8.
1 三倍体种子培育过程中的疑问 从理论上来说,培育三倍体种子可以有2套方案:一是以四倍体植株作为母本,二倍体植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教材中方案);二是以四倍体植株作为父本,二倍体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如果把第一套方案当作正交,那么,第二套方案则称为反交.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 在介绍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时,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若平常食用的二倍体西瓜的基因型为Aa,最终培育的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有几种,各基因型的比例如何?若诱导形成的四倍体西瓜植株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几种,各基因型的比例如何?2问题探讨2.1找准问题难点二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经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三倍体植株是由四倍体植株做母本、  相似文献   

10.
王学宏 《生物学教学》2005,30(12):67-68
1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发生 在自然条件下,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发生常常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二倍体植株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未知原因,形成了染色体加倍的体细胞,这些染色体加倍的体细胞,又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就形成了四倍体植株。由于加倍的染色体来自同一二倍体物种,因此又称同源四倍体;其二是二倍体植株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由于未知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40个组合的籼、粳杂种1代的植株形态及部分组合的一些生理学、米质、抗白叶枯病的性状特征及其表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12个性状中,杂种一代与双亲平均值比较,有8个性状的正向杂种优势达到显著水准,3个性状呈显著的负向优势,1个优势不显著;在所研究的与品质有密切关系的8个性状中,多数组合的杂种1代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其中有的性状较多偏向高值亲本,有的性状较多偏向低值亲本。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多数组合的杂种1代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而且较多偏向低值亲本。从上述对籼粳杂种1代的21项性状的研究中看出:只有在配组过程中,按照杂种1代各种性状的表现规律认真选配好亲本,以促进如每株有效穗数多、穗大粒多、颖花数多、根活力强等有利性状的形成和避免如植株偏高、剑叶面积大等不利性状的出现;并克服普遍存在的杂种1代结实率低的障碍,才能较好地把产量潜力大的籼粳杂种1代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外源耐盐基因SeNHX1导入4个小麦品种(品系)BN-64、YM-34、BM-1和AK-58中,并对转基因D0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转基因D0代植株的种子(D1代)千粒重、株高、穗长、旗叶面积均有所提高;D0代植株与对照组相比,株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甚至极显著水平;穗长除BM-1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受体均达显著水平.叶面积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叶长除YM-34外,其余受体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宽与受体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盐度(32‰、28‰、24‰、20‰、16‰)对三倍体和二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呼吸和排泄影响比较的研究表明:在盐度32‰20‰,牡蛎的耗氧率随着盐度降低而降低,在盐度20‰时耗氧率最低,三倍体耗氧率平均为1.345 mg/(g?h),二倍体为1.679 mg/(g?h),之后随盐度降低耗氧率稍有升高。在相同条件下,三倍体和二倍体太平洋牡蛎排氨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在盐度20‰达到最高,三倍体排氨率平均为530.256μg/(g?h),二倍体为360.765μg/(g?h),之后随盐度降低排氨率大幅度降低。以体重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盐度、倍性效应引起耗氧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二倍体太平洋牡蛎耗氧率大于三倍体,盐度引起排氨率差异极显著(p<0.01),倍性效应引起的排氨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索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烤烟巨型变异株系YK01农艺性状的影响,借助L16(4^5)正交设计表安排正交试验,于栽后70d测量未打顶的主要农艺性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1)施氮量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而叶数、茎围、最大腰叶的长和宽4项指标则主要受种植密度影响,且最大腰叶长受两个因子的影响均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其余指标的主要因子影响均达到0.08及以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株高、最大腰叶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数、最大腰叶长、宽和茎围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节距与施氮量或种植密度之间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使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问卷(MMPI)评定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患者的父母46例,并将评定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1.患者父母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低于常模;患者父母的强迫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2.在MMPI测验中,父亲组的轻躁狂(Ma)、诈病(F)、癔病(Hy)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抑郁(D)、社会内向(Si)量表分则显著低于常模(P<0.05);母亲组轻躁狂(Ma)、癔病(Hy)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1.双相障碍患者父母的强迫症状评分偏高可能反映了患者父母的固有素质特征;2.双相障碍患者的父母存在与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方向一致的个性特征,但在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10个苦荞收集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0个苦荞收集系中,除了TA4和TA14收集系的苦荞总分枝数与株粒数、主茎节数与株粒数呈负相关外,其余收集系的苦荞株高与株粒数、总分枝数与株粒数、主茎节数与株粒数都呈正相关。并且10个苦荞收集系中的TA8与TA15、TA15与TA4收集系的千粒重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收集系的千粒重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Althoughriceisanaturallyself-pollinatedcrop,strongheterosisisobservedintheirF1hybrids.HeterosisorhybridvigorismanifestedasimprovedperformanceforF1hybridsgeneratedbycrossingtwoinbredparents.Heterosiscanbedefinedquan-titativelyasanupwarddeviationofthemid-parent,basedonthemeanvaluesofthetwoparents(JohnsonandHutchinson,1993).Heterosismaybepositiveornegative.Dependinguponbreedingob-jectives,bothpositiveandnegativeheterosisareusefulforcropimprovement.Ingeneral,positiveheterosisisd…  相似文献   

19.
The genetic basis of heterosis was studied through mid-parent, standard variety and better parent for 11 quantitative traits in 17 parental lines and their 10 selected hybrid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The characters were plant height, days to flag leaf initiation, days to first panicle initiation, days to 100% flowering, panicle length, flag leaf length, days to maturity, number of fertile spikelet/panicle, number of effective tillers/hill, grain yield/10-hill, and 1000-grain weight. In general the hybrid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respective parents. Significant heterosis was observed for most of the studied characters. Among the 10 hybrids, four hybrids viz., 17A×45R, 25A×37R, 27A×39R, 31A×47R, and 35A×47R showed highest heterosis in 10-hill grain yield/10-hill. Inbreeding depression of F2 progeny was also studied for 11 characters of 10 hybrid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breeding depression were found in many crosses for the studied characters, but none was found significant. Selection of good parents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high yielding hybrid ric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