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亓延敏  代洪强 《科技风》2011,(2):267-268
本研究根据我国大空间建筑迅速发展的现状,介绍了二维线源浮力羽流的理论模型,及其在溢流条件下羽流的质量流率,用FDS软件对溢流羽流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2.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地处海河流域,据不完全统计,有大小河流百余条,分布于永定、潮白、北运、大清、蓟运河五大水系。大多数河流发源于西北部山区,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而下,流经平原地区,注入渤海。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烟台金沟寨岩岸潮间带三个不同区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其分布情况、偏好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核螺在垂直带上主要分布在下带和浸水带,其空间分布型为斑块分布。文章还记录描述了核螺的运动、摄食、集群、避光性以及核螺对环境的选择行为,研究了核螺在低盐度和高盐度及高温等不良环境下的行为及适应方式,并评价了核螺对盐度及温度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广大沿海地区日夜受到太平洋潮波冲击,潮汐现象十分明显。在长江、钱塘江河口更发育了巨大的暴涨潮。在夏秋台风季节,风助潮威,风暴潮灾异常严重。河流三角洲和广大沿海地区在古代很早就发展成农业经济区,人口集中、文化发达。在潮汐、暴涨潮、风暴潮的特殊条件下,中国古代不仅有着发达的潮汐文化,并且历史悠久富有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有着发达的黄河文化,而且有着发达的海洋(农业)文化,而在发达的海洋文化中,潮汐文化又是非常重要,光彩夺目的。 所以,不系统了解中国传…  相似文献   

5.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的OE-W01区块波浪能资源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勇  张杰  孟俊敏  王晶 《资源科学》2014,36(6):1278-1287
波浪能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常规能源短缺所带来的能源问题,波浪能资源分布状况的可靠评估是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的前提条件。利用ECMWF ERA-Interim 1992-2011年0.75°×0.75°的较高精度的海浪场数据,计算了OE-W01区块(中国渤海、黄海及东海的部分区域)的波浪能流密度以及波能资源的可用度频率、富集度频率、变化指数等评价指标。对该海域的波浪能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发现:渤海海域波浪能资源呈现非常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秋冬季较丰富、春夏季较贫乏,秋冬季为波浪能资源的主要利用期,波浪能资源的相对富集区集中在渤海海峡以及渤海和黄海相连通的区域;黄海海域(包括东海部分海域)波浪能资源也呈现季节分布特征,与渤海不同,该海域90%的区域年平均波浪能流密度均在2kW/m以上,波浪能资源的可用范围较大,时间较长,波浪能资源的富集区集中在长江口东部海域以及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波浪能资源的重点开发利用区,可为该海域的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小水母的游动会像潮汐一样搅动辽阔的海洋,你是不是觉得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呢?不过,看了科学家们新的研究结果,也许你会改变看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在ENSO的暖期(Ei Ni ̄/no)有ENSO的冷期(La Ni ̄/na)西藏高原夏季(6 ̄8月)降水、印度洋风场以及海温场分布特征的差异,发现在ENSO的暖(冷)位相期间,印度洋低层出现东(西)风距平,高层出现西(东)风距平,西印度洋海温场为负(正)距平,对应着印度夏季风偏弱(强),E1 Ni ̄/na(La Ni ̄/na)期间高原中西部等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普通偏少(多)。  相似文献   

8.
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海水深度较浅,适宜进行各种类型的科研试验及部队的训练。本文根据以往的水文历史资料,概括性地分析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水文要素的基本特征,主要研究潮汐和海浪等,可为未来的种种不同项目的试验提供水文要素特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峰  谷思念  高云骥 《科技风》2012,(12):238-239
本文列举了 Zukoski、Heskestad、McCaffrey、Thomas 几种常用火羽流经验模型及使用条件,并通过设计算例,对上述几种常见羽流模型的适用情况及进行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运用FDS火灾场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海拔地区开放空间无风条件下稳定燃烧的庚烷油池火的羽流特性,包括中心线上的温度、中心线上的速度。对模拟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热释放速率为62.2kW的稳态火羽流中心线上的温度和速度。将并将其与Heskestad羽流中心线温度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FDS模拟值与理论值较为一致,可为计算不同直径的庚烷池火羽流场景时火羽流的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恒熙 《大众科技》2012,14(4):115-116,112
博罗水文站属国家一类精度水文站,是东江干流的控制站。近年来由于东江下游河道大规模的采砂活动,导致河床不断下切,潮水上溯,现测验河段已成感潮河段。同时又受惠州东江水利枢纽蓄放水发电影响,这两个原因致使博罗站的流量测验及资料整编造成严重影响,使得传统的流量测验及整编方法解决不了博罗站的主要问题。为此博罗站引进了在线测流系统,进行流量连续实时监测。文章结合水文资料整编软件HDPS就博罗站采用在线测流系统的流量资料整编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用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对比手段,从水文年的年际年内变化结合深泓线的摆动和变化特点入手,对钱塘江尖山河湾治江围涂前后的河势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该河湾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河湾西南岸的建港条件作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河湾西南岸兴建港口的时机日渐成熟,并提出了可兴建开敞式专用码头和闭合式港池码头两种型式,运输船舶宜采用浅吃水肥大型船型,针对涌潮强、潮差大的河口地区,建议船舶采取"三乘、三避"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The Bay of Fundy in Eastern Canada has the highest tides in the world, with a range from low tide to high tide that can exceed 15 m in Minas Basin at the head of the Bay. Interest in harnessing these tid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has raised challenging questions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tidal power development, and stimulated basic research which has elucidated the role of the tides in the general oceanography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4.
宋代以来,松江鲈广泛分布于沿海通潮的河口、河道与湖泊中。其分布范围,北至鸭绿江口,南到慈溪古窑浦。沿海湖泊和通潮河流状况,是引起鲈鱼种群、松江鲈资源数量以及地理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镜湖、吴淞江和小清河是宋以后松江鲈资源量变动最为剧烈的三个区域。  相似文献   

15.
基于Kriging和Cokriging方法的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河湖水系连通演变过程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湖水系连通是古今中外行之有效的治水举措,也是适应我国新时期水利发展需要的治水新方略。河湖水系连通是以水循环物理过程为基础,伴随化学、生物和人文过程的复杂过程,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本文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人水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的历史演变过程,划分出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河湖水系连通演变特征,辨识出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湖水系连通的关键驱动因子,分析了不同驱动因子对河湖水系连通演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引入完全深度平均紊流模型,对姚江船闸河道的脉冲状非稳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河道内盐水流速和浓度场的分布。提出"环境容量河段"的概念,以内河盐水浓度作为控制目标,为在感潮河流修建无泵站船闸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优化了船闸的水工设计。  相似文献   

18.
吴丰林  方创琳  蔺雪芹 《资源科学》2008,30(11):1640-1647
在研究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本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评估;汇总了该地区1997年~2006年间的风电场装机情况以及对应时间序列的社会经济相关指标,总结了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现状;根据风能禀赋、土地覆被类型以及已有和规划修建风电场等影响指标,以10km×10km为基本空间单元,将研究区划分为5852个基本网格,通过格网分析的方法,对环渤海地区风电场选址和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建设布局适宜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将风电产业基地布局的适应性分为高度适宜区、较高适宜区、中等适宜区、较低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探讨了环渤海地区建设1 850×104kW风电产业发展目标和风电场选址方案,以及相应实现的节能减排目标,提出建设环渤海地区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与高耗能无碳型产业基地的设想,该基地包括辽中南及辽东半岛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山东半岛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和冀西北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最后提出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布局以及相关非并网风电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土壤含盐量空间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分对农业发展和土地生产力有很大影响,土壤盐碱化会降低耕地质量并造成土地退化,及时了解区域内土壤盐分含量及空间分布很有必要。地理加权回归是一种局部回归预测方法,其利用主变量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根据空间位置和距离特点,实现主变量的空间扩展。本研究目的即是探索地理加权回归在土壤盐分空间插值中的可用性,并与多元线性回归和协同克里格作对比来检验其精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所选择的环境变量包括NDVI,高程和距河流距离。研究结果显示,地理加权回归在土壤盐分空间扩展中效果较好,精度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均方根误差为0.305,相关系数为0.649,决定系数为0.421),该方法降低了协同克里格插值的平滑效应,又比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具有更多的空间细节展示,故本研究认为地理加权回归是一种较好的土壤盐分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走航式ADCP在感潮河段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卫文 《大众科技》2012,(8):95-96,85
在感潮河段受上游径流、潮汐的影响,水位、流速变化较快,水文现象极为复杂。采用传统的常规测验方法验证代表线,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下。而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除可以快速测量断面流量外,也可以定点(固定垂线位置)通过WinRiver软件中的命令控制ADCP定时按时长获取垂线(代表线)流速、流向,应用上述方法在北江石角站完成感潮河段的流量连续测验,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为感潮河段流量连续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