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码周克华     
《中国新闻周刊》2012,(30):24-25
无所顾忌,无所怜悯。他的眼中,只剩下钱,已经没有了人。跟恩怨性犯罪不同,在他举起枪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不寒而栗。因为,这子弹所射,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当他终于暴毙街头的时候,当有关人士弹冠相庆的时候,仍有很多谜团也许永远无法解开。是什么魔力,让一个沉默寡言的底层青年,辗转成为冷面杀手。在第一次举起枪之前,究竟有没有人注意到他发生嬗变的迹象。要有多么深不见底的人性的幽暗,才能催促他一次次站在光天化日的闹市,公然举起杀戮之手,公然无视这个社会。更多人痛心于身体的死者时,却无视于灵魂的死者。周克华的暴行,给我们社会留下了太多的伤痛,也让我们产生太多的遗憾。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6月1日周三乌鲁木齐天气阴郁,不见阳光。微博上很热闹,一片节日快乐的气氛。"六一"儿童节,成人们也跟着互道快乐,成为一道有趣的风景。这里有怀念,有追忆,有期盼未来更快乐的良好心愿。有很多精彩言词,令人津津有味。我也写了两首小诗,引来一阵转发和评论。在酒店吃了丰盛的早餐,车赴迎宾馆,一路顺畅,不用半小时就到了。陪黄主任查看现场,听取汇报。又与建设者合影。我即兴安  相似文献   

3.
放牧心灵     
读书是读书人升华心灵的必经之路。好书是空气和阳光,是思想之舟,而读书则可以说是心灵的探险,思想的放牧。 少年青涩乱读书,喜欢优美词章,每每抄满案头。落日楼头的清丽,独上高楼的向往,随着心智的完善而飞扬。夜阑人静,万籁无声,或春风入帷,或秋月盈窗。此时一卷在手,犹如在人生寂寞的旅途上,与挚友小聚,获得一点点有用的信息有所启悟时,那份快意,犹如酷暑之饮冰淇淋般舒爽透彻,乐然,怡然。但因年轻气盛,阅历浅,毕竟只是读到了一此皮毛。  相似文献   

4.
在西安,我住闹市的一角,门前没有山,也没有河,但是依然有风景。每天看的是城市的风景。西安城内东南角,有一条街道叫建国路,名字是后来改的,1949年之前叫玄风桥。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在西安时的公馆就建在这里。小街直对的城门叫建国门,门开于文革时期的1968年,是为了红卫兵造反和游行方便。当时,陕西省委设在和平门与东门相夹的西南角,是除这两个门所不能进入的一个区域。文革后,省委搬走,这里就成了西安城内最安静的地方。那时,街两边是茂密的梧桐树,  相似文献   

5.
尼亚加拉大瀑布,是大自然的奇迹,如今已经闻名全世界。我去的那天,不是星期天,一样的游人如织。由于瀑布横跨美国和加拿大,两边都很热闹。在美国的这一方,瀑布周围已经开辟为一个树茂花繁的公园,叫做尼亚加拉公园。面积不小,尼亚加拉河从公园里穿过,河上有几座桥,分别供车辆和游人走,把园一分为二,公园的尽头便是瀑布了。在那里,公园提供了几处观看瀑布好角度的场所。游人一般都会在夜晚和白天两观瀑布壮丽的美景。按照我们旅游的经验,这样的景点,不会不收费。既然叫公园,而且是将这样  相似文献   

6.
沙漠里的星星果然异常明亮。繁星之下,仰望天空,深感天地将我包藏,几十年来沾染在身心的污垢和伤痕,在此刻真的一点都不再重要凌晨6点多,关掉吵闹的空调后,寒意袭来。飞机上的电视还开着,在介绍沙漠。蓦地,沙漠尽头出现一栋帆船形状的建筑。直升机盘旋在它周围,哒哒哒地响。嗬,下面怎么竟然是海。旁白道,这是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里面到处是镀金的,没办法用星级衡量,号称超7星。按遥控板,接着睡。  相似文献   

7.
<正> 天津大学图书馆有个范铮,他不是正常人,是位聋人——双耳双聋。然而他是图书馆研究馆员,是教授,在全国聋人中,他是唯一的。当真正了解范铮走过的人生轨迹后,人们无不发出感叹。范铮真是不幸,但他不屈,更不凡。时间倒退到1950年。20岁,风华正茂的年龄,范铮和所有的青年学生一样,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在当时的河北工学院(现天津大学前身),范铮是佼佼者,他是学校团总支的宣传委员,同时还担任班长。那时他热心社会工作,是个活跃分子。范铮也喜爱音乐参加了校口琴队。当他吹响一支支优美的乐曲时,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他感到是那么惬意。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50  相似文献   

8.
记者挨骂     
2008,是中国记者最忙碌的一年。这一年,大事一件接一件。报道这些大事,记者是尽了力的,效果有目共睹。但是,有的也挨骂了。有的是该骂的,骂骂有好处。譬如:汶川大地震,在抢救生还者的紧急时刻,一电视记者闯进急救帐篷,大声嚷嚷,要正准备给伤员做手术的医生闪开,他要拍电视,得先让他拍5分钟。这就太过分了!  相似文献   

9.
碧水蓝天锦绣太原是人们对龙城太原近几年变化的赞美,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我目睹了太原多年来的沧桑巨变,瞻望太原今日的辉煌不由触景生情,思绪万千。按动快门,把这些变化摄入境头,记录下这些历史的瞬间。今日龙城,汾河岸畔,微风送爽,碧波荡漾,繁花锦簇,远山绵延。清晨的熹微中有晨练的人群,休闲自得的人们在洒满阳光的路上散步。而曾经的太原是一座污染较严重的城市,天空被直上云端的黑烟刺破,烟尘蔽日,天昏地暗,一年中多数时间天空都是灰褐色的。进入新世纪后,治理污染更加紧迫。拔掉燃煤烟囱,代之以集中供热,是太原市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一步。我  相似文献   

10.
爆料叶茂中     
陈刚 《声屏世界》2012,(8):63-64
要讲叶茂中,有点无从下手。因为太熟太熟了,可说的太多太多了。首先要爆料的是,这厮不戴帽子不是难看,而是实在没法看。有点像普通二叔、文艺二叔之外的那种二叔,一副无法形容的模样。经常在一起聊天,因为很熟他就摘下帽子,每次我都说:兄弟,把帽子戴上,和谐社会别这样出去吓人。当然,有些人戴帽子会压运气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这种人。但叶茂中这厮命中必须戴帽子,他的名字中就有一个茂(帽)。所以,帽子对叶茂中不是装饰,而是护身符。没有帽子,就没有叶茂中,如我曾经所言,叶茂中的脸是长在帽子上的。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有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可京城名女人洪晃家的餐厅墙上,镶着一行由霓虹灯拼成的"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可谓深得中武社交三昧。有好事的调查公司调查显示,请人吃饭是46%的中国人选择的社交方式。如今就连学生、甚至小学生的课余联络,都靠聚餐。职场和官场更不待言,饭局几乎就是第二工作。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说起和作者打交道的经历时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没别的手段,只有一条——吃。因此到哪里去吃,重要的是我要了解他喜欢吃什么。饮食便于进入主题,就有话可谈了嘛。"饭局各有不同,有人总结得很好:同学请的饭局,可以随随便便,像家人;朋友请的饭局,可以大大方方,像主人;领导请的饭局,必定小心翼翼,像陌生人;请领导的饭局,一定要毕恭毕敬,像仆人。有饭多有局,不同位置、不同目的的饭局当事人,对饭局有着不同感受。  相似文献   

12.
蓝底碎花的披肩下,一袭黑裙流淌着优雅。曾经,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与在北京人艺做演员的父亲对台词;多年之后,作为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主持和经营着一系列谈话节目。许戈辉的人生轨迹,难道有着某种天作的巧合?曾经为在谈话中提升自我分量,背大量专业术语,以至夜不能寐;如今,追求深入浅出,开合自如,享受着对话的收获与快乐。十余年,文化学者、商界翘楚、著名科学家、演艺界名流……探索上千心灵的奥秘,展现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如邻家姐姐,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她说,好的主持人应该做到思想像刀锋一样犀利尖锐,但胸怀又像棉被一样温暖宽厚。在心与心的对话中,她是充分包容的,又是不失主导的。我衷情于‘谈话’。与众多嘉宾的对话,使我的心胸更大了。心大了,个人的烦恼就变小了。在京东的上岛咖啡厅,品着淡淡的菊花茶,许戈辉柔声说道。  相似文献   

13.
站在牛的细尾巴尖上,来不及回头看刚刚过去的那一年,自己是否牛气冲天。瞄准百兽之王脑门正中那个霸气的王字,纵身一跃,双臂伸展,八面威风。既然要威风八面,当然少不了添置行头。中国人过年讲究一个新字,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要崭新的新,因为那象征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修复黑夜     
你见过真正的黑夜吗?深沉的、浓烈的、黑魆魆的夜?夜和黑夜,是两样事物。夜是个时段,乃光阴的运行区间;黑夜不然,是一种境,一种栖息和生态美学。一个是场次,一个是场。在大自然的原始配置中,夜天经地义是黑的,黑了亿万年。即使有了人类的火把,夜还是黑的,底蕴和本质还是黑的。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这是《诗经·庭燎》开头的话,给我的印象就是:夜真深啊。那会儿的夜,很纯。一位苗寨兄弟进京参加原生态民歌大赛,翻来覆去睡不着,为什么?城里的夜太亮了。没法子,只好以厚毛巾蒙面,诈一回眼睛。在他看来,黑的浓度不  相似文献   

15.
重庆组织唱红歌者进京演出。其中有位名叫易如国的成员,临出发前,其9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易某于8日向亲友托付后事,9日凌晨将母亲遗体送上灵车,毅然上车赴京。换言之,他没有参加母亲的丧礼。对着媒体他这样解释:这次演出,我代表的是重庆三千万人民。如果在这时请假,整个团队肯定会受到影响。从大局出发,我不能拖后腿。  相似文献   

16.
正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两个不同的物种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先说尚武精神。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看来,林语堂的才气纵横,钱钟书的广博厚重,梁实秋的雅致简洁,而董桥的文章则可以用妖娆来形容。出版广我读董桥是选择有闲情逸致的时候。比如,和煦的阳光刚刚滑进房间的春朝;夏日栀子花开的黄昏;秋季月色正好的夜晚;冬日雪后初霁的午后。读书的时候,泡上一盏茶,或者煮一壶咖啡,不紧不慢地闲适地读。我是将董桥的文字当作小品文来读的,不动心思,只为愉悦自己的眼睛。刚刚看完他的新书《今朝风日好》。董桥的文字,正如此书书名一样。董桥的文字本来也就如此韵致,有清风朗月的疏俊,又犹  相似文献   

18.
丹飞 《出版广角》2013,(13):89-90
清明在愚人节之后。晨起天虽不美,半阴不晴,却也无雨,是个好天。十九岁远走他乡的人,在他乡没祖坟可祭。这么多年在他乡,我在京读书十年,工作则长春一年,上海两年,北京一年,广州五年,重新返京以来,父母从老家搬来与我同住,所谓家,于是就是我在北京的寓居。于我而言,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祖父母和外公故去有年,祖辈老人唯有八十多岁的外婆健在。在母亲的描述里,外婆肩能挑背能驮,脚能从几十里远的乡下健步到小镇上的家,找时在故乡的我父母吃两顿饭,得一点实惠,再步行回家。  相似文献   

19.
清明·致敬     
又是一个清明节。细雨纷飞,春花落红,引人浮想联翩。鸦片战争,流淌的是民族的血泪;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帝制。虽然赶走了皇帝,但可悲的是"三座大山"依然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阿Q的圆画得再圆,割掉辫子的头颅照样滚落在地上。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甘肃特支也建立了。两当兵变刺破了陇南黑暗的天,南梁星火燃遍了黄土高原,陕甘边人民在苦撑中等待东方的晨曦。中央红军来啦,走过了千山万水,飞越了天堑腊子口,点亮了哈达铺的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历史也是同样,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制造者。历史,应该是每个人的历史。历史距离我们是远还是近?似乎很遥远,因为我们看到的历史书籍,大多数是帝王将相、政治经济一类的宏大叙事,都是精英们的历史,与普通人无关。但细究一下,历史就是已经过去了的现实。现实生活,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历史也是同样,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制造者。历史,应该是每个人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检讨一下历史撰述,就感觉到存在着很大的缺憾,关于小人物的历史著作太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