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件运动形式是指文件运动的类型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标准划分得到许多不同类型的文件运动,因而文件运动形式是多样的。但不论哪一形式的文件运动所能展示的文件运动状态都是十分有限的,无非就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所揭示和描述的文件运动状态,所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然只揭示出文件的纵向运动,并未揭示出文件运动的全部,但它揭示出了文件运动的全部状态。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电子文件的"逆向运动"进行了反思.首先查找了"逆向运动"一说的起源,进而对电子文件在实际工作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调查,并对电子文件的运动过程进行逻辑思考,认为电子文件是工作的副产品,工作不能后悔,文件自然也不会逆转运动.最后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仍然适用于电子文件,决定文件运动状态的不是载体形态的变化,而是业务活动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吴品才先生在《档案管理》2005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中的几个概念》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首先,对吴先生关于档案界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中由于概念不清而引起冲突与争论的认识谈了看法;其次,对吴先生关于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中的“文件生命”“、文件运动状态”、“文件运动”、“文件运动阶段”、“文件生命周期”、“文件生命历程”“、文件的现行性”、“半现行文件”和“非现行文件”等概念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提出:电子文件的运动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整个运动过程是单向线性的,无论是实践中,还是逻辑上都不存在“逆向运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代表业务活动的法定权威,针对个体文件,强调文件运动整体性与阶段性统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依旧适用;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中,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共同支撑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件生命周期”是文件纵向运动全过程的时间跨度 ,而所谓的“文件生命继续”应是文件纵向运动进入非现行期后还能呈现现行价值的问题 ,从文件生命周期到文件生命继续的变化 ,含义深刻 ,颇有启迪 ,出现文件横向运动研究的端倪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二者存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必然的,是对文件运动这一客观规律的体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理论层面的阐述,文件中心是实践层面的展示,仅仅用产生先后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甚妥当.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的确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中外档案界认为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需要有新的理解,因为电子文件的运动顺序以及各阶段的界限都具有不同特点.二是国际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提出了不同看法,要求分为设计、形成和维护三个阶段.三是国外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的文件各阶段特定价值与相关因素的对应关系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一些学者主张进入档案阶段的电子文件无需移交到档案馆集中保管,而应由形成机关继续保管.  相似文献   

8.
文件连续体理论否定了某些西方版的文件生命周期模式 ,却不可能否定中国版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讨论了两种理论的哲学基础 ,指出电子文件运动仍然具有阶段性 ,与管理、维护电子文件的社会主体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认为可以借鉴文件连续体理论 ,对建立包括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内的全新的文件运动理论进行全面探索。本文为导引之作  相似文献   

9.
张新 《北京档案》2003,(9):22-24
文件产生于人们的社会之中,它在社会活动中表现着自己的生命本质,演绎着自身矛盾运动及发展规律.观察文件生命轨迹,尤其是研究大多数文件正常发展的生命轨迹,对于科学保护文件,使文件处于良性循环的内外部矛盾之中以及探索文件生命运动规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仇壮丽 《兰台世界》2006,(5S):15-17
文件运动具有跳跃形式,文件跳过第二阶段并不意味着文件是编造的。判断文件处于运动的哪一阶段,要根据文件所发挥的价值和它的保管场所进行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经过文件运动的第二阶段,即不发挥现行价值的文件。  相似文献   

11.
文件运动具有跳跃形式,文件跳过第二阶段并不意味着文件是编造的.判断文件处于运动的哪一阶段,要根据文件所发挥的价值和它的保管场所进行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经过文件运动的第二阶段,即不发挥现行价值的文件.  相似文献   

12.
文件运动理论模型机理分析--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件运动理论模型的分析 ,指出文件运动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必然导致对文件的“档案化管理” ,阐述“档案化管理”与“归档管理”的区别 ;剖析文件整体运动的动因和状态 ,指出来源原则和全宗理论是文件运动模型的理论支柱 ;探究文件价值变化及其影响下各种相关要素间的内在关系 ,突出模型的理论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也谈电子文件运动阶段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骏 《浙江档案》2005,(12):8-9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现代档案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对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但随着电子文件的问世及其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问题: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适用于电子文件管理?如果适用,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阶段又该如何准确划分?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从现行文件的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馆藏档案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文件因其价值形态的规律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阶段,不同阶段的文件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电子文件自大量产生后,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档案界的重视,成为重点研究的新领域。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同样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因价值形态的变化也可分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两个层次来比较 :一是就基本原则而言 ,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文件的可持续价值、逻辑联系、文件管理业务制度化和对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继承 ;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则是注重文件运动中的价值变化、强调对于文件实体控制与智能控制并重、文档管理的线性一体化以及对传统档案学理论的高度依赖。二是从内容具体表述看 ,文件连续体理论引用了文件保管轴、证据轴、业务活动轴和来源轴四个档案学的论题 ,同时每个轴又分文件的形成、捕获、组织与组合四个维作为时空运行环境 ,表现出多元素跨时空的互动关系 ;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则主要研究文件运动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并在每个运动阶段中注重文件管理诸要素的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明确"文件运动"概念出发,重新分析电子文件"逆向运动"的实例及逻辑思考,在和黄新荣教授等学者商榷下,探索电子文件不能做"逆向运动"的真正原因,强调在研究电子文件运动过程时必须认识到电子文件管理过程对其的干扰,并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对文件运动的描述部分在电子时代仍然适用"进行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7.
在文件运动理论中,目前我们明显感到,“文件运动”概念较为常见,而“信息运动”概念却鲜有见到。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当前档案界不仅没有对“信息运动”概念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学者甚至把这两个概念不加区分、混为一谈。文件运动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文件生命运动过程的阶段性划分,且划分的主流标准是根据文件呈现的价值类型不同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认为文件定稿的原始记录性要比文件正本更为明显的观点有失偏颇,文件的原始记录性主要是由文件形成活动决定,并且在文件运动的每一阶段都会表现出差异性,其原始记录性完整度也会因阶段而异。因此不宜笼统地说文件定稿的原始记录性要比正本更为明显,或者说定稿的原始记录价值高于正本。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师大刘新安曾著文指出,档案物质实体具有双重构成。笔者则认为,所有运动阶段的文件(既包括现行文件,也包括档案)都具有同样的双重物质结构。"历史联系的记录"正是文件背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历史联系为纽带的"文件档案信息集合",就是文件的群体结构;文件正是在其刚刚形成从而启动运动过程之初就开始了其群体运动。  相似文献   

20.
西方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以来,该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何嘉荪、傅荣校所著的《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中也用了很大篇幅探讨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