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雪 《体育科研》2017,(3):78-83
运动性胃肠综合症是由运动引起机体胃肠系统出现功能性紊乱的一种病症,具备发病率高、范围广、原因复杂等特点,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及比赛,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成为研究重点。随着人类元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学者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研究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后发现保证运动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可有效改善其症状,成为防治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新方法。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运动性胃肠综合症的发病类型、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剖析以肠道菌群为介入点改善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深入总结前人研究,为运动性胃肠综合症及其防治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述已有的研究显示: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发病范围广,频率高,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正常训练和比赛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胃肠的化学屏障,免疫学屏障和生物学屏障上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结合中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从多个方面了解运动性胃肠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为早日认清和治疗运动性胃肠综合征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是运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大运动量运动训练和比赛中造成的机体胃肠功能紊乱,它不同程度地妨碍了运动员正常的运动训练和比赛。 作者认为,目前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对运动性胃肠综合征产生的机制仍无定论。然而,在众多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忽略了定植在胃肠道内对人体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微生物区系,即胃肠道菌群结构。 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中长跑运动员胃肠菌群区系结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是指由运动引起的胃肠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症,出现在高强度和高压力的超极限训练中。多见于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运动项目,并以女性及训练年限低的运动员多见。它主要分上消化道综合征和下消化道综合征。上消化道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反胃、烧心等症状;下消化道综合征表现为痉挛性腹痛、腹泻、便意等,严重可出现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运动员心脏研究现状,并针对运动性心律失常和运动性心脏猝死两大热点问题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其中包括了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过程心脏传导系统中窦房结、房室结和浦氏纤维等三大结构的电生理与分子病理学改变,运动性猝死的七大相关心血管疾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和儿茶酚胺介导的多形性室速)的遗传学特征、相关基因标记以及运动性猝死早期基因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性疲劳对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四诊"对大负荷量运动后出现运动性疲劳做出中医分型与诊断,同时监测与运动训练及运动性疲劳密切相关的代谢物质[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尿素(BUN)]等生化指标.结果:运动性疲劳者中以筋肉疲劳症为多,占54.4%;运动性疲劳各症之间伴有一定数量的兼症,脾胃功能失调症兼症百分比相对偏高,占81.8%;疲劳组C K、LDH、BUN值明显高于无疲劳组、实验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疲劳组高于实验前组低于疲劳组.结论:用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能较灵敏地反映运动负荷量的变化和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运动性疲劳程度,为中西医结合诊断运动性疲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控制训练负荷,判断运动疲劳,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发生,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已成为科学训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谭锐 《体育科研》2018,(3):86-91
过度训练对机体刺激-应答反应具有强烈刺激作用,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会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发生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植物多糖作为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主要阐述过度训练对机体肠黏膜屏障的影响以及复合植物多糖干预对机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凡氏综合征是近年来被受医学界关注的先天性心脏病,也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在医务监督方面应予重大排查,防患于未然。本文目的:提高教练员和医生对Marfan氏综合征的认识,更好地预防运动性猝死,同时为掌握身材高大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测量的规律提供参考数据。实验方法:通过对4例确诊和疑似马凡氏综合征运动员从疾病发现、发展变化、死亡、转归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贫血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在儿童少年运动员中发生率(39.5%)明显高于成年人(22.4%).此病不仅会影响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而且对身体有害.本文通过对儿童少年运动员运动性贫血发生机制和项目特点的分析,论述运动性贫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田野  赵杰修  曹建民  金丽  满君 《体育科学》2004,24(1):20-23,43
为了探讨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本实验通过对 Wistar大鼠实施递增负荷跑台运动 ,建立运动性贫血模型 ,观察了“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对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血象和血清EPO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补充复合剂后贫血大鼠的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数目 (RBC)和红细胞压积 (Hct)水平显著升高 (P<0 .0 5 ) ,而血清 EPO水平无显著性变化 (P>0 .0 5 )。结果提示 ,“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大鼠的运动性贫血 ,其作用机制并非提高血清 EPO水平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时间递增负荷运动后以及营养干预对大鼠红细胞老化的影响,试图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的防治方法。方法:本实验在大鼠运动性贫血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唾液酸(SA)、丝氨酸磷脂(PS)外翻率的测定,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红细胞的老化。结果:运动性贫血时大鼠红细胞唾液酸(S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丝氨酸磷脂(PS)外翻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抗运动性贫血剂能明显提高大鼠红细胞唾液酸(SA)的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PS)外翻率(P<0.05)。结论: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老化增加,抗运动性贫血剂通过降低自由基的生成,有效减少红细胞的老化,改善红细胞损伤来治疗运动性贫血。  相似文献   

12.
模拟运动性骨疲劳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性骨疲劳发生发展过程的机制,为防治运动性骨病和了解骨健康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将8周龄雌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2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3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跑台运动各组大鼠均按照同一负荷训练方案进行.每周动态观察大鼠骨刚度、锝99m标记的亚锡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骨显影、血清雌激素(E2)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大鼠胫骨刚度显著下降,下降比例大概是33%.2)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大鼠左、右侧胫骨/头放射性计数比值均显著升高,胫骨核素骨显像异常,表现为胫骨核素分布不均,局部出现核素聚集.3)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大鼠血清E2,ALP均显著下降,TRAP显著升高.结论:1)经过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导致雌性大鼠骨刚度明显下降, 99mTc-MDP骨显像异常,出现运动性骨疲劳现象,提示本实验建立的运动性骨疲劳动物模型是成功的.2)在建立运动性骨疲劳模型过程中,血清E2水平发生显著下降,提示雌性大鼠发生运动性骨疲劳与雌激素密切相关.3)在建立运动性骨疲劳动物模型过程中,骨转换指标表现出高转换状态,提示,可以作为监测雌性大鼠运动性骨疲劳发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低血睾酮大鼠某些功能的变化及补肾中药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大鼠为对象 ,目的在于观察运动性低血睾酮状态下 ,机体血睾酮浓度及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变化 ,并就补肾中药对上述变化的作用加以研究。结果发现 :运动性低血睾酮状态下 ,大鼠的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服用补肾中药的大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运动性低血睾酮组大鼠股四头肌中α- actin基因表达较正常有所下降 (为正常的 78% ) ,而服用补肾中药则可避免这种下降 (为正常的 10 2 % )。认为 :补肾中药的确可以避免大强度耐力运动造成运动性血睾酮浓度下降及骨骼肌α-actin基因表达受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艾灸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运动性疲劳运动员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治疗一周,分别对治疗前后的疲劳主观感觉评分(RPE)值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进行纪录,经统计学处理,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对照.结果:艾灸气海对运动员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心率、反应时、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尿素氮(BUN)浓度、血红蛋白(Hb)浓度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艾灸百会可以改善运动员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心率、反应时、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结论:艾灸疗法对改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抗运动性贫血剂对运动员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以及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本实验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从运动训练时间较长运动员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角度出发判断运动员的运动与贫血关系,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运动性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贫血组运动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指标显著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红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抗运动性贫血剂不同程度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抗运动性贫血剂通过改善红细胞形态,有效减少红细胞的老化,从而达到治疗运动性低贫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了非专业运动员人群跟腱断裂的发生特点、病理生理变化、诊治中的问题及预防.对收治的15例非专业运动员运动性跟腱断裂患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疗效进行总结、分析.非专业运动员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病率为53.5%,6例术前误诊,占40%.经对端Bunell's缝合法直接缝合和Lindholm's修补法治疗,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判优12例,良1例,差2例,优良率86.6%.结论非专业运动员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病率较专业运动员高,慢性跟腱退变是主因,病理生理具有显著特点,诊治中误诊率较高,疗效优良率不高,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指标中皮肤导电水平在运动性疲劳时的变化特征,为运动性疲劳的监控提供新的方法和实验支持。方法: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员16名,分为男子组(M组)和女子组(F组)各8名,曲线分析时又依安静时皮肤导电水平(Skin conductance level,SCL)均值是否高于8μs分成高基线水平类(H类)和低基线水平类(L类)。实验采用Bruce方案,以跑台运动的方式,使运动员逐渐达到疲劳。同时联合应用反应时、RPE和即刻最大心率以确定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并通过自身前后对照与男、女比较,测定安静、疲劳、恢复时SCL变化特征。结果:曲线方面,疲劳时L类女子出现较为显著的双波峰现象,L类男子未有双波峰现象,但呈振幅剧增;H类女子曲线大致分成震荡上升期,急速上升期,急速下降期,不应期等四个阶段,而H类男子则为上升、下降期出现急剧地直线型变化。数值方面,疲劳时男子SCL值低于安静时(P<0.01),高于恢复时(P<0.01),似斜线型变化;女子则是均高于安静、恢复时(P<0.01),类倒U型变化。结论:运动性疲劳出现时,作为皮电技术指标的SCL,呈现规律及特征性变化,其特征及规律性的变化可用于运动性疲劳的监控。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将其归纳为机械损伤学说、代谢学说(包括能量代谢紊乱学说、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学说和自由基学说等)、炎症反应学说等不同假说。认为: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机制仍处于探索之中,应综合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等假说解释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成年人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男14—16g%,女12—14g%,如果低于上述范围就可列为贫血。一、运动性贫血目前关于运动性贫血的认识和定义尚不一致,但一般认为;训练中的运动员,如果血红蛋白及血球比容(正常40—45%)为正常低值或低于正常值,则被称作“运动性贫血”。根据运动性贫血发生的原因和情况又分为假性运动性贫血与真性运动性贫血。 (一)假性运动性贫血一些研究者发现,在长跑、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性降低。Martin及其同伙发现,优秀运动员的红细胞比容低手正常值,而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其他研究者把运动员比赛期间与赛后静止时间的血红蛋白的浓度相对比,并无明  相似文献   

20.
运动对大鼠谷氨酸神经递质的量及其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运用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就力竭性运动对大鼠脑干、间脑和端脑3个脑层次中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的量变及近似昼夜节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3个脑层次中Glu的含量表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近似昼夜节律(P<0.01)。(2)择时运动对3个脑层次中Glu的含量及近似昼夜节律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其量变表现出“运动性双向量变”现象;其节律性改变表现为峰相位群体超前,中值和振幅改变。(3)为探讨“运动性双向量变”现象的生理学机制,我们提出“神经递质贮备”假说,认为“运动性双向量变”与运动前“神经递质贮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