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古已有之。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例,现存最早的鉴赏可以追溯到西汉初期毛苌所作的《毛诗序》,距离今天已大约2000年。最初的鉴赏视野很小,以注解为主,比如:鉴赏《王风·黍离》,《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阂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  相似文献   

2.
黍、稷是《诗经》中常见的两种农作物的名字。在《王风》、《唐风》、《幽风》、《小雅》、《周颂》和《鲁颂》等诗中计有三十七见,其中黍在十三篇中二十见,稷在十篇中十七见。绝大部分都是在同一篇中出现。如《王风·黍离》篇说:“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唐风·鸨羽》篇说:“不能艺稷黍”,  相似文献   

3.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小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2000年12月第2版)注曰:“[《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首句是‘彼黍离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  相似文献   

4.
兴义简说     
《诗经》六艺中的“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现象,也是《诗经》和古文 论研究中争论较多的问题。本文试就“兴”义的沿革,“兴”在诗歌创作、鉴赏中的理论意义,“兴”对后世诗歌发展、诗论建设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做一点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互文是古典诗词中“互文见义”的艺术手法,意即相关的两个句子,用词此有彼无,意义互为补充。杜甫是诗歌完美艺术集大成者,其诗作的铸句艺术是后世诗人的一面旗帜。通过对杜甫几首诗歌中“互文”艺术手法的举例分析,可以领略杜甫铸句艺术中“互文”手法的妙用。  相似文献   

6.
<正>是否当一切渐行渐远,时光飘逝在风中,我们才会为青春苍老而瑟瑟惊栗、涕泪满衫?在《诗经·王风·黍离》里,周大夫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满目苍凉,而黍稷茂盛,物是人非,不由发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的感慨。孔子在河边,见河水滚滚东去,也不由吟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就连兢兢业业,平生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目标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二单元为诗词教学单元,主要选取了《诗经》至唐宋时期我国古代诗词的部分代表作品。具体学习目标有下面三点:1.了解《诗经》、《楚辞》、汉魏晋五言诗特点,了解唐诗、宋词发展概况;2.了解古代诗词中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3.感受、品味诗中意境,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杨璐 《文教资料》2006,(15):154
古典诗词是中国语言的精华,重叠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将具有这种特点的诗词翻译成英文时,要既符合英语诗歌特点,又体现原作重叠的语言风格的语言文本十分困难。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诗经》以及唐宋诗词为语料,对古典诗词重叠修辞英译的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9.
《诗经》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在艺术意境方面留给后世诸多宝贵财富。本文主要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对《诗经》艺术意境加以阐释,分别从"意"与"境"的生成,"虚"与"实"的调配以及接受方法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诗经民歌和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 ,作为诗歌鼻祖的“诗三百”,在形式、内容、思想、艺术技巧等方面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其后的两汉乐府叙事性民歌 ,不仅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并且对其叙事艺术技巧加以继承和发展 ,在矛盾冲突、结构布局、人物刻画、语言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类似后世戏剧艺术手法的特色 ,汉乐府中这些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也可以说是后世戏剧艺术表现手法的滥殇。  相似文献   

11.
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其原始意蕴起源于《诗经》。《诗经》中涉及到的雁存在有序、情思、猎杀、哀号四个方面的属性。本文根据雁的原始属性,试析雁意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振虹 《学周刊C版》2013,(4):162-163
在中华文化的长廊中,古典诗词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乐府,到丰富多彩的南北朝民歌;从以鄙弃官场、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为代表的魏晋诗歌,到拥有被后世誉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唐诗,再到以风韵雅致、千姿百态著称的宋词……古典诗词可谓源远流长,千古流芳。阅读古典诗词,我们可以领略文言语汇的神奇魅力,可以沉醉在诗歌所描绘的诗情画意里,还可以和各式各样诗人进行灵魂的沟通,进而得到  相似文献   

13.
《诗·王风·黍离》各章之首分别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旧注“离离”来释.另于《诗·湛露》“其实离离”.毛传:“离离.垂也。”分句间的关系.毛传于第二、第三章下分别注:“诗人自黍离离见稷之穗.故历道其所更见”;“自黍离离,见稷之实。”显然.毛传将各章的“彼黍离离”都当成诗人刚离家之所见.而将“彼稷之苗”、“筱稷之穗”、“彼稷之实”诸句当成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路途之所见。此实为强为之解.难以服人。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语言的发展变化引起了历史上诗歌形式的发展变化,诗歌形式的发展变化,也影响着音乐形式的发展变化。《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二者皆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就是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首先有了诗,接着才依次有了歌曲(声乐)舞蹈和器乐。春秋时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代的《乐府》唐宋的诗词、宋元的曲牌等等,这些艺术语言的变化,都表明语言与文学和音乐的发展有着  相似文献   

15.
张心悦 《成长》2020,(4):181-181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怨妇诗”在《诗经》中亦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即通过举怨妇之例,并结合当时时代背景,通过怨妇诗产生的原因、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浅析《诗经》中的怨妇诗,展现当时社会下的女性的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比兴是其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本文较深入全面地论述了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并阐发了它对后世文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古典诗词和音乐从起源到发展一直是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的。在音乐中,我们会感受到诗词的意境美,在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教学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莉 《江西教育》2009,(1):61-62
中国是诗歌与辞赋的国度,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辉煌的诗词再到元曲等,无一不是这个国度可爱的精灵。古典诗词承载着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在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上少有新的突破,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强调接受学习、强调对诗词死记硬背、强调机械训练的教学要求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着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爱好。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吸收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19.
《诗·王风·黍离》各章之首分别为:“彼黍离离,被稷之苗”;“被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被稷之实”。旧注“离离”未释,另于《诗·湛露》“其实离离”,毛传:“离离,垂也。’汾句间的关系,毛传于第二、第三章下分别注:“诗人自黍离离见稷之穗,故历道其所更见”;“自黍离离,见稷之实。”显然,毛传将各章的“被黍离离”都当成诗人刚离家之所见,而将“被稷之苗”、“彼稷之穗”、“被稷之实”诸句当成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路途之所见。此实为强为之解,难以服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于“彼稷之苗”下注云:“这两句…  相似文献   

20.
刘兴波 《现代语文》2011,(2):113-114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的诗词。这一单元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李煜的诗词对后世的苏轼、李清照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李煜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