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师生文化冲突指持不同性质文化的高校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对立、对抗,它具有冲突的多样性、冲突的隐藏性和冲突的复杂性等特点。高校师生文化冲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期的文化冲撞。大学生日渐成型的独立意识和判断挑战教师文化权威引起双方文化的对抗,大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各自存在不合理因素影响双方文化的对话,师生交往方式的时空变换导致文化沟通不畅。分析高校师生间文化冲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使高校师生文化朝文化整合的方向发展,淘汰旧的师生文化对抗冲突,倡导学校多元文化对话,以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文化各自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师生冲突是学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冲突,有助于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师生文化冲突指的是持不同性质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立、对抗。社会转型期的师生文化冲突,呈现多样的具体形态,且复杂难解、激烈速变,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师生文化冲突尽管会损害冲突双方的健康、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削弱学校教育的实效,但是它在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进步、推动学校变革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师与学生群体间的文化冲突在学校最为普遍和常见,并主要表现为代际文化冲突和目标文化冲突,其实质则是文化角色冲突、文化价值冲突和文化内涵冲突。要处理好这种文化冲突,应在保留师生间建设性文化冲突的同时,积极整合两者间的对抗性冲突。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的师生文化冲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和文化冲突走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成为学校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这种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教师代言主流文化与学生浸染多元化价值的冲突;教师强调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生兴趣多样化的冲突;教师实行统一标准与学生渴望差异性对待的冲突;教师采用家长式管理与学生崇尚民主平等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民族学校,课堂管理存在极其特殊的民族型文化冲突和代际型文化冲突交织的文化问题。本文尝试从文化管理的层面提出最大限度消释师生文化差异,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策略,以期为民族学校教师的课堂管理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文化冲突是诱发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深层原因。在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冲突方面,表现为师生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和行为方式上的冲突;在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冲突方面,表现为平等型学术文化与等级型管理文化冲突、自由型学术文化与控制型管理文化冲突、包容型学术文化与统一型管理文化冲突、自律型学术文化与它控型管理文化冲突等;在大学合并升级过程中表现出不同校区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升级后两种新旧教育层级之间的文化冲突等。  相似文献   

7.
正师生的文化交往是学校文化的中心。师生文化冲突基于师生文化的诉求、特质等差异而产生。刘易斯·科塞的功能主义冲突论认为冲突是关系稳定的标志,没有冲突就没有稳定。[1]但是一旦冲突没有直接爆发而长久积压,则会产生更具破坏性的后果。而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却将师生文化冲突隐藏于看似理所当然的现象背后,致使师生文化冲突长久得不到解决。对隐藏师生冲突的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对教师和学生意识到潜在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文化作为影响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出来,对教育活动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基于多元文化的视野,从文化、师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入手,探讨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明晰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影响,旨在寻求解决师生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使师生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以创建和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学文化冲突是难以规避的常态现象,其核心是师生文化的冲突。师生文化冲突的背景复杂,可概括为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对立,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两方面。文化冲突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消极的后果,因势利导完全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融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文化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教学文化冲突是难以规避的常态现象,其核心是师生文化的冲突。师生文化冲突的背景复杂,可概括为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对立,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两方面。文化冲突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消极的后果,因势利导完全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融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文化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后,我国高校进入后合并时期。后合并时期高校校园文化难免存在排异和冲突。作为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和主体部分———校园精神文化的冲突是造成高校不能实质性融合的主要症结所在。校园精神文化和谐形象整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制约合并高校精神文化整合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及地区文化、合并高校的传统和性质、员工的素质、决策者的追求等主要因素;在价值观上,坚持为教师创造机会、为学生创造价值的价值主张,在理念上,要以创新为导向,把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制度上,要建立一整套新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西教师文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宁娟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2):38-43,57
在文化领域中,教师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的教师文化具有不同的演变轨迹和发展特征。圣贤文化、官僚文化和公仆文化依次是中国教师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西方教师文化的演变轨迹则依次表现为教仆文化、僧侣文化和专家文化。它们体现了文化比较中的殊相特征。在中西教师文化不同的演变历程中,也存在着一致性,即教师文化与历史发展、教师形象和教师知识的关系具有文化比较中的共相性。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组织行为,是存在于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导致师生人际冲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师生间存在意识、文化、沟通和心理背景方面的差异。化解师生人际冲突的途径要从师生双方寻求,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意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全面解放教师,让教师成为自由快乐的教育者;同时,还应通过师生间良性的沟通,重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下教育信息化普遍使用于各个领域,教育正处在中西文化、新旧课程文化冲突融合的时代。传统教师文化面临崩溃的危险、利用教育信息技术的不良文化泛滥。这种现象在课程转型时期出现是不足为奇的,但需要教师具有理性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如何避免教师在课改中重复出现的弊病,又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更新变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是当前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师生共同自觉遵守的课堂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体。课堂文化按其性质分为课堂自身文化和课堂载体文化,课堂载体文化包括课程文化、师生文化和环境文化。课堂文化具有特殊性、统和性及内隐性等特点。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丰富和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助推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院校文化的培育过程中,高等院校亚文化占据极为的重要地位。现代高等院校文化建设应坚持"人本"、"包容"、"自由"等理念,积极传承中国传统儒家管理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大力推进领导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管理层文化等院校亚文化之培育,以推崇教师文化和营造学生文化为依托涵养院校主体文化,以"人本"、"包容"为理念和以"儒"、"道"为内核,革新院校领导层文化与管理层文化。  相似文献   

17.
The original concept of a subculture of learning support in secondary schools developed from a study of ‘Support Teachers,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The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culture on the service delivery model used by these support teachers in three case studies, one of which is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Both research and policy recommend consultation and co‐teaching with a minimum of withdrawal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for intensive instruction. To employ the recommended service delivery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support teachers need to be immersed in a subculture of learning support within the school, which involves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who share similar values and beliefs about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f such a subculture does not exist the support teacher must play a major role in its development. The use of the recommended service delivery model will enhance the education provided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